2009年10月24日 星期六

公廣版圖中,華視擺哪裡?


編按:近來新聞局提出的公視法修正草案第26條明確提到,未來捐贈公廣集團預算,從原有的16.7億,提升至「至少28億元」,但這塊預算大餅,還是沒有算到同為公廣集團之一的華視,儘管華視可以容許較大的空間接廣告,其收入也是杯水車薪。以下是本刊專訪一位曾在華視任職多年的新聞工作者,見證華視併入公廣集團後的內部矛盾。 


口述整理:顧美芬



 「三年前,華視剛納入公廣集團時,新聞部走了一批人,但留下來的人,對華視的未來,還是有些期待,希望能做出一些優質的好節目。」一位曾經在華視多年的新聞工作者回憶。

 不過,後來慢慢發覺,事實並非如此。他說,「華視就是一個商業電視台,跟公視的屬性截然不同。」製做出來的新聞,就像把「蔡依琳」放在「卡門」堆裡,極其不協調。

 後來又被要求,新聞不能色羶腥,不能藍,不能綠,開始用一堆公約,綁手綁腳。「可是做新聞,就像是進了廚房,又要優雅,怎麼可能?」他認為:「很多新聞不是不能做,看你怎麼做。」

 他說,大家都想做優質節目,但「優質」二字聽起來太虛幻,許多記者跑到後來,充滿了無力感。記者人力大幅流失,甚至不及其他商業電視台1/3的人力,怎麼可能不漏新聞?編輯會議前不斷地被檢討,長官不重視的新聞,還是被公視撿去播。

 一間辦公室裡,同時存在著華視和公視新聞部,楚河漢界,公視的新聞,可以公開地溝通討論;華視新聞部,則不時傳來長官的語言暴力。相較於公視,每年9億的新聞局捐贈;而華視就像「二娘生的」,沒有來自政府的經費奧援,還要承擔廣告壓力,自負營虧。

 現在兩三年過去了,老三台時代華視的招牌逐漸褪色,高層的領導角步也愈來愈混亂,收視壓力愈來愈大。許多對新聞還有些憧憬的記者,幾年下來熱情都被磨掉了。他不忘自嘲:「記者已淪為麥克風架子,攝影淪為剪接工人。」

 去年中又走了一批記者,雖然公司再補人,但有人來了三個月又要走。高層也不在乎,反正有政府短期就業方案,政府出錢,你不做,多的是有人排隊搶著做。新聞記者的專業,已經淪為人力派遣的製造業。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