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顧美芬(作者為新聞工作者)
針對年代風災新聞開放call in爭議,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今天公布調查報告證實,年代通報有「延遲」、「疏漏」等新聞倫理「瑕疵」。且8月10日當天,年代新聞部「沒有做好事先規畫。」基層員工「不太了解」是否要通報,因此視同一般call in作業處理。這也印證《無聲哀號》一文對年代的質疑。
經過一個多月的調查,NCC比對了年代提供的call in 彙整記錄、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的通報資料、調閱年代call in 專線電話的通聯記錄,以及NCC側錄帶等資料發現,8月10日在年代65筆call in 電話中,有28筆已通報,37筆未通報,通報率只有43.1%;8月11日接了17筆call in 電話,15筆已通報,2筆未通報,通報率達88%。由此顯示年代在災情通報上的確有疏漏。
且根據內政府消防署提供的資料顯示,年代通報的時間,分別是8月10日晚上10點45分、8月11日晚上11點33分,由於事涉重大災情時間緊迫,對此NCC調查報告認為,年代確實有「延遲通報災情」的情形。
此外,負責承辦調查年代事件的NCC營運管理處科長朱文彬指出,NCC在8月14日訪視年代時,發現年代「沒有做好事先規畫。」且新聞部處理災民call in,並沒有規畫適當的工作場所,沒有預先做好記錄表單,僅以便條紙記載災民call in 內容,也沒有設置專用的收納器具,事後還有若干便條紙遺失,更沒有適當地保存原始記錄。
儘管年代高層曾向朱文彬表示,新聞部「一開始」就決定要通報。但問了中階主管,得到的回應是「還來不及處理」,而基層員工「也不了解作業流程」,所以才會視同一般call in 作業處理。
從NCC針對年代新聞的側錄帶中也發現,7位新聞主播,接受災民call in 時有承諾「轉報相關單位處理」類似的用語,還有一位主播對觀眾表示,「我們會儘快處理」,對照年代延遲到當天深夜10點以後才通報,顯然有明顯落差。
對此,NCC發言人陳正倉表示,從「營運管理」角度來看,NCC將對年代予以「行政督導,並要求改進。」但就call in 處理內容呈現上,NCC將此案提到廣播電視節目廣告諮詢會議中處理。
(本文轉載自http://newtalk.tw/news_read.php?oid=628)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