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31日 星期一

尊重母國語言 移民、移工需要資訊對等



文/潘承甫(記協志工)

 在台灣,約有70多萬的外籍、陸籍配偶及外籍勞工生活,儼然成為台灣第五支重要族群。但過去討論國際移工、移民,大都圍繞在其社會適應或去除其差異的同化議題,很少人以他們的心聲、想法及需求為出發點做思考。

 今年媒體公民會議即針對這種傳播政策現象,邀請外籍配偶暨勞工之聲協會副秘書長陳平、四方報總編輯張正,一同分享媒體服務與觀察之經驗。

 陳平提到,過去自己在勞工電台工作,並策劃主持越南籍勞工收聽的節目,但台灣提供外籍勞工與新移民使用的廣電資源,的確是以公部門資源為主,不僅播出時間短、時段冷門,節目製作理念以台灣為中心,內容以政令宣導為主。

 陳平認為,國內提供給移工、移民的媒體內容,都強調協助其適應與融入台灣社會,而忽略其對母國語言與文化的傳播需求,因此政府該對這方面有所思考,重視跨國移工移民的傳播權,使其有資訊接收的權利,並能深層表達自己的心聲與想法,才能達到文化交流的效果。

 創刊於2006年《四方報》,經營至今有越南文、泰文兩個版本,除了打進零售通路,並參與舉辦多場相關攝影展及音樂會。總編輯張正說,《四方報》以國際移民、移工為出發點,也提供大量版面讓他們以母國文字發聲,分享在台灣的遭遇與心事。他認為,以母國文字呈現的定期移民、移工刊物,不只是穩定其情緒,更是要達到資訊對等,甚至能凝聚力量為自己發聲。

 張正認為,移民、移工會是台灣未來一百年的競爭基礎,台灣應視他們為助力,尤其隨著國際移民、移工增加,台灣應當重視權利的保護。陳平也認為,政府應培訓台灣相關語言的人才,以了解新移民們的傳播需求,另外,也需培育新移民從事傳播產業,從節目的企劃、製播做起,才能保障其資訊、溝通、娛樂及文化延續的權利,也讓新移民們有機會替自己發聲,替自己爭取應有的工作權及媒體使用權。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