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轉讓風暴 壹傳媒聯合工會漸成形

蘋果日報企業工會舉行公開說明活動。(蘋果日報企業工會提供)

901反媒體壟斷大遊行 近萬人民站出來

2012年9月1日,反媒體壟斷大遊行隊伍行經台北車站前。(宋小海攝)

拒絕成為紙糊的城牆──守護新聞專業 18年後再上街頭

1994.09.01「新聞室公約」遊行。(謝三泰攝)

籲改選公視董事會 媒改社火力全開

傳播學者22日在文化部前舉辦傳播政策新書發表會,並要求文化部立即促成公視董監事改選。(記者宋小海攝)

第二次旺中案公聽會 總裁蔡衍明現身

旺中案在NCC審查超過1年4個月,日前旺中媒體集團總裁蔡衍明要求NCC主委蘇蘅,在公聽會2週內決定此案,才會出席,但蘇蘅強調沒有承諾。最後仍然出席的蔡衍明表示自己睡不著覺,又聽說壹電視要實況轉播才會前來。(記者宋小海攝)

都更拆遷衝突 民眾、記者拍攝受阻多

「文林苑」都更案3月28日由警方執行協助拆遷,時至清晨當中員警以手電筒干擾拍攝影片的民眾,與其他包括本刊在內之記者。(記者宋小海攝)

美牛專家討論閉門遭批 農委會擬公開聽證對應

行政院跨部會美牛技術諮詢小組於21日召開第二次會議,是否開放各界人士與媒體記者進入旁聽成為討論焦點。(記者宋小海攝)

蔡衍明專文回應受訪言論風波 《華郵》堅稱報導無誤

旺旺中時媒體集團董事長蔡衍明日前接受美國《華盛頓郵報》採訪,其中訪談內容引發爭議,《中國時報》自2月9日起接連數日刊登相關報導與蔡衍明的回應專文。

奮力與時代共鳴─獨立媒體青年工作者思與見

在街頭抗爭中,貼近社會運動的獨媒記者是旁觀者?還是聲援者?(攝影/宋小海)

獨立記者在香港

香港獨立記者陳曉蕾受邀出席今年2月台北國際書展分享採訪經驗。

公視董事會延任逾13個月 學者發起靜坐抗議

傳播學者羅世宏靜坐抗議公視董事會延任超過13個月,腳旁橘子由現場支持人士贈予。(記者宋小海攝)

2011年8月31日 星期三

【封面故事】數位書房-深度報導找到新平台



文/周易正(行人文化實驗室總編輯)

儘管現代社會追求速度與效率,新聞報導日趨輕巧短小,有心人仍開拓了新的出版模式,讓具有深度報導能力的優質作家,找到發聲空間。

《紐約時報》研究員比爾頓(Nick Bilton)曾說過一則小故事:他朋友的表妹有一次跟他借電腦要查新聞,大家以為接下來會看到BBC或者CNN的網頁,沒想到電腦一打開,她上的網站是Facebook。這位表妹說:「這就是我的新聞。」
這個例子非常具有象徵性,標示了「新聞」意義的改變。一方面,新聞不再專指由專業人士寫出來的報導;另一方面,「新聞」的定義也改變了:我們的朋友現在在哪裡吃飯、在聽什麼音樂,都算一則「新聞」。

無論這個變化帶來哪些優缺點,新聞篇幅變短似乎是全世界的現象。過去動輒4000字到5000字的文章已經很難見到,長篇深度報導幾乎就此絕跡。不過,仍有一群人,對於長篇閱讀、深度報導充滿熱情,希望藉由新的平台或營運模式,找回現在看來相當「傳統」的閱讀樂趣。

Byliner專攻深度報導▉byliner.com 

今年4月,《阿拉斯加之死》(天下遠見)作者強.克拉庫爾(Jon Krakauer)發表了一篇名為〈三杯騙局〉的長篇文章,內容揭露《三杯茶》(馬可孛羅)作者摩頓森慈善縮水的內幕。克拉庫爾曾捐款給《三杯茶》的相關基金會,後來發現《三杯茶》許多內容與事實不符,基金會的善款也有問題,例如基金會自己曾經用零售價買過上萬本《三杯茶》,等於是將「善款」洗成「版稅」。這篇充滿話題性的文章,成為美國新聞節目《60分鐘》的主題,經過追縱調查和報導後,讓這場慈善造假的爭議,發展成全球注目的國際新聞。

同樣令人注意的是,克拉庫爾發表這篇文章的場所,不是在《紐約時報》或《紐約客》這類傳統刊載深度報導的媒體,而是在一個名為Byliner的網站。Byliner是一家出版公司兼社交網站,由《Outside》雜誌前任編輯泰曼(John Tayman)所創,專門出版「比書薄、比雜誌長」,篇幅約在10,000字到35,000字之間的非文學性、深度報導作品。除了創業作《三杯騙局》之外,Byliner還陸續出版了福島核災深度調查、美國內戰的起源、紐約第一位女偵探等非文學故事。

Byliner的書籍主要以電子書型式出版,部分作品也提供有聲書版本或隨選列印功能。電子書主要透過Amazon銷售(雖然也提供Apple store和Google的購買方式,但目前台灣只接受Amazon),所有書籍定價都不超過3塊美金。無論閱讀器是使用iPad、Amazon Kindle或新推出的Kindle Cloud,讀者購買之後,檔案會自動出現在Kindle程式的頁面上。除了出版,Byliner網站還會推薦各種人文科學類文章以供閱讀,成為另外一種好作家好文章的聚集討論點。覺得短文太輕薄無法滿足,喜歡享受讀完一篇文章至少要花半小時的讀者,會發現這裡充滿樂趣。


Atavist報導永不過時▉atavist.net 

另一家數位出版公司Atavist,同樣專門出版非文學性深度報導作品,文字篇幅也設定為「比書薄、比雜誌長」。但相較之下,Atavist比較有「未來感」,每本書同時都附有完整的有聲書,聆聽時,頁面會隨著聲音檔移動,聲音與文字能準確同步。有些作品還搭配了一些簡單的圖片,例如事件發生的地圖跟年表;讀者可以看到其他人對書的評論,也可以將書的部份內容分享到社群網站。Atavist公司強調,他們的報導文學都經過事實查證(該公司內部配有「事實核查員」),如果出版後有新的訊息資料出現,文章也會跟著修改,讀者永遠不會讀到過時的作品。

Atavist目前的出版品主題包括:數位科技在埃及革命中的角色、歐巴馬如何在6個月內贏得選舉、《Wired》雜誌專欄作家追溯自己母親情人的故事,還有知名自然作家追蹤螞蟻的故事等。Atavist的銷售管道也是從Amazon到Google都有,但要擁有上述的多媒體功能,則只能在iPad上購買,雖然要比其他通路多花一美金,但多媒體的附加價值還是相當值得。

面對變化的世界,許多人都希望能把過去優秀的媒體精神留下來。Byliner與Atavist兩家新的出版服務平台,都希望找到新的發表與盈利模式,讓具有深度報導能力的優質作家,找到新的發聲空間。

身處在閱讀輕薄化的時代,我們非常樂見新舊出版社找到新的模式,挑戰既有的「書籍」型式與觀念,提供不同的閱讀體驗。不過,正如一位評論人所說,或許我們缺乏的不是可供長篇閱讀的優質文章,缺乏的其實是可以讓我們閱讀這些文章的時間與空間。從這個角度來看,雖然「比書薄、比雜誌長」的概念已經算是一種與時代的妥協,但能否讓讀者在閱讀社群網站龐大的資訊流之餘,還有力氣閱讀「長篇」文章,這可能才是真正的挑戰。

(本文原刊於8月27日中國時報開卷週報,經授權轉載)

【封面故事】卓新首設調查報導獎共53件參賽



記者宋小海/台北報導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於今年6月公佈第10屆卓越新聞獎獎勵辦法,增設「平面媒體類調查報導獎」及「電視類調查報導獎」兩大獎項,期待提升台灣投入調查報導的風氣。至8月12日收件截止後,平面媒體類有26件、電視類有27件,共計53件作品參與台灣首度舉行的調查報導獎。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董事長胡元輝於今年6月宣示成立調查報導獎的用意。(記者宋小海攝)



胡元輝於今年3月擔任卓越新聞獎基金會董事長,在獎勵辦法公佈記者會上指出,調查報導對新聞業是重要核心的文類,需要耗費更多時間、資源,進行對公共文件的檢閱或深度專訪查索事件真相,這也是新聞業存在於民主社會的重要目標。

「希望透過這樣的獎勵推動新聞界實質的進步。」 胡元輝也指出,目前台灣新聞業經營模式面臨改變與衝擊,經營者考慮成本效益,自然把調查報導、國際新聞、甚至是地方新聞予以裁減。然而透過設獎,不僅讓實務界從事調查報導者得到肯定,同樣也希望讓媒體經營者看到,調查報導等文類對於媒體組織是重要資產,狹義而言對媒體聲望有幫助,事實上也是社會責任的貢獻。


資助調查報導 民間籌組網路媒合平台



記者宋小海/報導

在今年4月成立的優質新聞發展協會,其理念在鼓勵深度調查報導,而於8月26日舉行「優沙龍」聚會當中,分別贊助新台幣3萬元及1萬元,給予《大學圈地運動》獨立媒體人陳香蘭,以及《不能戳的秘密》導演李惠仁,另外預定最快在11月下旬推出「調查報導媒合平台」,讓更多調查報導採訪計畫可獲得社會捐款力量支持。


首先獎助獨立媒體人

該協會獎勵兩位報導者的調查報導作品,皆是他們離開媒體固定專職後,以獨立新聞工作者身份進行,媒導於今年7月分別見諸媒體。

陳香蘭《大學圈地運動》探討反映大學靠著一片片圍起的土地追求發展,區段徵收的過程,小老姓被迫離農離地。李惠仁則是在離開電視台後,自費拍攝製作紀錄片《不能戳的祕密》,旨在批判農委會等相關政府學界單位,對媒體及社會大眾隱藏禽流感擴散實情的現象。


李惠仁自費拍攝紀錄片《不能戳的祕密》,26日優質新聞發展協會理事長蘇正平致贈1萬元獎助金。


當天出席的李惠仁指出,影片製作完成後,曾聯絡幾家新聞頻道詢問能否播出,但多數則私下回應表示拒絕,原因在新聞電視台因接受農委會置入行銷等廣告預算,頂多只能稍微跟進報導,而不願開第一槍。

最後影片透過網路媒體新頭殼、蘋果日報動新聞等處播放,李惠仁對此認為,媒體收受置入行銷,就有如影片中雞隻打了非法疫苗,短期存活但長期整體傷害極大。他另表示已行文總統府、行政院要求調查農委會隱匿禽流感疫情,調查後續發展。


媒合平台網站盼11月上線

優質新聞發展協會常務理事胡元輝指出,建置「調查報導媒合平台」為目前主要目標工作,希望透過網路媒合機制,讓各界人士出資贊助各類議題報導,再由申請計畫報導者獨立判斷完成調查報導作品,並獲取工作應得經費。

胡元輝表示,目前仍在調整機制架構當中,除了他自己之外,協會常務理事王錫河、中正大學傳播學系副教授羅世宏、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執行長邱家宜、中央通訊社資深記者賴秀如等人,共為該平台建置小組成員。

另外,該協會推動的「優沙龍」,則提供贊助者與媒體人針對不同議題討論的聚會場合。胡元輝並表示,雖然協會募款尚有不足,但為了鼓勵優秀的新聞報導,由理事長蘇正平等5人做為審核小組,接受報導提案或主動予以補助;《大學圈地運動》、《不能戳的秘密》即是因此獲得贊助。

胡元輝表示,相關制度尚在研擬當中,目前預期未來媒合平台網站成立後,完成報導作品傳播流通則以平台網站本身為主要管道,並以創用CC的概念供各媒體發佈;若有媒體希望獨家刊登調查報導的內容,則需支付一定比例的贊助經費。

胡元輝說,雖然協會尚在募集資金,專屬網站也還未建制完畢,但其他有意願獨立從事調查報導者仍可在11月平台建置前,先透過協會信箱(abj0430@gmail.com)聯繫,瞭解如何參與計畫。


相關報導:《一個關於愛的名字--賴亦恩 》



調查報導的前鋒與後衛 專訪新聞人林照真



力倡調查報導的資深記者林照真,轉任教職後仍心繫深度新聞採訪教育;今年6月她帶領學生組織採訪團隊分析核電安全議題,完成後並陪同學生舉辦發表影展。(記者宋小海攝)



編按:


 調查報導做為新聞專業及理念的極致展現,卻也在媒體經營日益困難的環境下,而漸難以獲得支持。然而今年台灣新聞圈則掀起振興調查報導的行動,除了優質新聞發展協會籌組媒合平台,募款支持調查報導探訪,卓越新聞獎基金會也成立台灣首度調查報導獎,鼓勵新聞機構投注經費與人力在這項新聞類型。


 在九一記者節之前,目擊者除了簡介這一波調查報導呼聲,並刊載行人文化實驗室總編輯周易正的國外趨勢觀察,另外專訪在新聞界長期從事調查報導的林照真,分享她從新聞圈至學術圈之間,對於調查報導的投入及關懷。





特約記者羅心彤/專訪


在當前台灣新聞界提及調查報導,林照真的名字絕不會缺席。

現為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助理教授的她,今年6月先是在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公佈增設調查報導獎時,獲邀參與對新聞專業探討的論壇。而在台大新聞所舉辦的「媒體公民會議」當中,當時主持人胡元輝表示,剛成立不久、以推動調查報導為宗指的「優質新聞發展協會」,需要180萬元捐款始能運作時,林照真更宣布要以一己之力捐出尚缺的170萬元,好讓該協會立即上路。台灣深度調查報導興起與衰落之間,林照真在新聞圈創造輝煌,在學術圈雪中送炭,期盼初春再臨。

林照真在今年媒體公民會議表示,願自行捐170萬元,給予優質新聞發展協會推動調查報導。(記者宋小海攝)




調查報導為何重要?

從1985年至2005年,林照真在研究所畢業後即投入新聞業,先後在台視熱線追蹤、中國時報和天下雜誌擔任記者。在中國時報跑了10幾年專題新聞,其中曾以「戰慄土石流」 獲吳舜文新聞獎。經歷過新聞從業人員最意氣風發的時代,到後來因為媒體過度開放造成同業高度競爭,犧牲新聞品質,新聞業踏入黑暗時期;林照真20年的記者生涯暫時結束後,便將舞台轉向大學新聞教育,用不同於記者的方式,持續為創造台灣更優質的新聞環境努力。

在新聞傳統相對長久的西方民主社會,調查報導常被視為是媒體專業的表徵。一個調查報導作品的完成,意味著新聞工作者通常必須獲得媒體機構的支持,才能以長時間投入耗費人力與金錢的特定新聞題材。因而調查報導所經常體現的,是新聞媒體監督龐大社會機構的職責,亦是記者專業成就的指標。

曾撰有《記者你為什麼不反叛》鼓吹調查報導的重要,離開新聞圈進入學術工作之後,2009年更以《收視率新聞學:台灣電視新聞商品化》一書探討新聞界對收視率的迷思,獲得曾虛白先生新聞學術著作獎。不過台灣新聞媒體整體經營環境並未見起色,林照真念茲在茲的調查報導文類,也更加顯得稀少。

今年台灣民間響起重振調查報導的呼聲,筆者因而前往訪問林照真的種種看法,問答當中她說有些問題仍正在思考,並謙虛的說她試著回答。

2009年林照真以《收視率新聞學:台灣電視新聞商品化》獲得曾虛白先生新聞學術著作獎。(記者宋小海攝)



百花齊放後的寒冬

林照真回想當初在報社工作的情形,認為那是一個可以讓投身新聞界的記者有培養專業能力、發揮理想的時代。「當時會覺得真的是在做記者,雖然報社難免有政治立場反應在社論上多,但在新聞上的干預不多,那是一個真的在做新聞的時代,新聞報導空間其實是不斷在拓展。」林照真說。

在林照真眼中,在1985年她進入新聞這個行業,執政者管制已有鬆動,大環境雖然還是3家電視台2家報社的壟斷局面,對於政治新聞也依舊存在管制,因此民生相關新聞較多,尤其是環保議題,但同一時期的記者在即將開放的關頭,通過其他各種層面的訪問,例如政府部門和其他NGO團體,台灣新聞記者正慢慢建立一個完整的調查事件體系的脈絡。

林照真指出,與環保新聞相較,當時其他社會議題還無法獲得太多較全面的報導,但很多運動也在那個時間點,已經慢慢解除管制,社會運動開始風起雲湧,例如原住民要求「還我姓名」,女性爭取平權,還有農民、勞工捍衛生存權力等運動,在解除管制之後,「記者在自由開放的地方更願意為弱勢族群說話,這種心態是很明顯的」。

林照真說:「新聞界比其他行業更受到注意,跟著台灣的歷史社會開放一起往前進,無形中好像讓記者變成了推手,因為記者報導和媒體造勢讓弱勢團體的抗議形成某種輿論氛圍,開放了他們的空間。」

解嚴前後確實是新聞記者最意氣風發的階段,報禁解除、有線電視台合法化後開啟另一局面,林照真認為「當時記者是很熱血澎湃的,台灣走向自由民主的關口,媒體百花齊放,每個人都覺得是個大好前程,沒想到過度開放讓媒體新聞品質大幅下降,新聞界進入寒冬,這都是記者始料未及的。」


第一線記者必須能維持專注

只是面對市場競爭,記者的自主性不如以往,林照真認為衡量是否留在媒體的標準,在於「想寫的東西是不是登出來了」,更認為「想做的事不一定需要通過總編同意」。她以自己撰寫專題和書籍的經驗為例,許多都是她自掏腰包,利用休假獨自出國完成。

但林照真亦瞭解,例如現今平面媒體報社開始迎向新媒體科技時代,為了配合主管政策,第一線記者沒辦法專心只做好記者工作,還需要在新聞現場採訪後隨時發佈線上新聞,更甚者需要自行錄製影音新聞,額外的工作要求對記者來說,其嚴重性更高於來自總編輯的限制。

「以前對於一個專業記者的要求是對於事件掌握的程度越全面越好,長時間對於事件的追蹤,能夠培養記者成為該面向的專家,但因太過忙碌一直被打斷,只是消耗記者的專業能力,現今報社不想培養記者而是等記者疲憊之後再換新人的心態,既無法培養專業記者,對於整體環境也是相當不良的。」林照真指出,在新聞現場,新聞記者應該要參與整個過程,如果要趕回報社發網路文字新聞、影音新聞,這些額外工作需求所造成的中斷都會打擾記者對事件發展的掌握。

林照真也不諱言現在是卡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結合的時代,同樣的內容如何能被多元複製,如何從文字新聞轉換成手機或是其他新聞,是現在報業面臨的最大挑戰。但林照真還是強調第一線內容提供者絕對是最關鍵的一環。

「如果一個媒體想要走的長久,新聞後面的媒體匯流分枝應該是取決於後面的技術人員,而不是讓第一線的記者忙的不可開交,造成新聞的破碎化,又如果媒體匯流沒有辦法讓現在的新聞達成最大的媒體效果,那就不應該這樣做,現今的媒體應該有這樣的體認才是。」林照真說。


不要輕言退出啊!

當前嚴峻的媒體生態,使得許多記者期待新聞成為社會公器,卻時而事與願違,而主管以廣告主或收視率為標準要求呈現內容,也限制了記者的自主性。不少記者受不了這樣的體制和結構,選擇出走。

「沒有一個環境是一塵不染的,有很多判準可以來批判這整個大環境,也許福利越來越少,老闆也換了,但只要你想寫的東西都有被刊出來,就算有些事可能管不上, 但表示這家媒體還可以待的。」在林照真看來,待在媒體裡絕對不比跑出來容易,還是有很多有理想、有能力的人,選擇待在新聞產業裡努力,因而她從不鼓勵別人離開媒體,但她指出,如果有些報導無法被媒體刊出來,也許就意味可以離開了。

面對現今社會輿論普遍對記者汙名化,林照真則認為其實記者改變不大,但大環境改變了,電視台和報社的意識形態,以及市場走向都在左右記者,但林照真表示這種現象可能存在每種產業:「新聞界追求收視率、學術界選擇熱門主題研究、追求評鑑制度,沒有任何行業是完全沒有缺點的,新聞界有缺點,但還是有好的報導產生,不應該先要求完美的環境才有完美的記者,在不好的環境之下也確實有優秀的記者。」

她也鼓勵還在主流媒體奮鬥的記者們絕不能輕易放棄,長時間觀察新聞界,她認為新聞圈其實不乏優秀的人才,主流媒體的影響力也還是大過於公民記者,「在主流媒體做起新聞報導也比較過癮,不要輕言退出啊。」


新聞機構與公民記者並肩努力

今年6月她曾出席卓越新聞基金會舉行的座談會,聽到線上記者談到,當初想寫北市府究竟花多少錢來支撐焚化爐的運作,但主管建議不要寫,避免惹來麻煩,經營專題與應付Daily News時間也令人無法負荷;自體制內出走的前聯合報記者朱淑娟則沒有上述壓力,環境報導部落格成為她自己經營的新聞媒體,甚至成為環保署必須每天監看的媒體之一。

最近前電子媒體的攝影記者李惠仁自費籌拍《不能戳的秘密》,深入追蹤政府部門隱瞞禽流感的醜聞,引起廣泛討論和注意;看起來似乎有理想的記者紛紛走向體制外,在體制外做更多事,公民記者也正逐漸成為引導重大社會議題的舵手。

對此現象,林照真認為傳播科技帶來很多改變,公民記者的出現在預期之中,但是公民記者必定有所侷限,採訪上也會遭遇諸多不便,包括許多地方無法進入採訪、很多人難以約訪到,以新媒體作為反擊和抗衡的力量來說,公民記者的抗衡力量還是不足,但擴散的力量以私人的方式擴散相當可觀,只是林照真也提醒閱聽眾,並非所有掛著公民記者的新聞就都是好新聞,有些公民記者雖然有心但沒能力和環境去培養獨立的言論和獨立的角色,這也是公民記者在資源上不足之處。

新媒體的確開放了空間,也開始有獎項也開放給公民記者,刺激傳統媒體報導所陷入的某種慣性,但林照真認為制度性運作的公司在實力上還是與公民記者相差懸殊,「公民記者當然要持續壯大,但我不認為我們可以期待公民記者改變台灣的整體新聞生態。」

然而公民記者的力量和資源與主流媒體差異極大,總體人數也少,林照真認為給多主流媒體壓力,讓他們正確的對待新聞以及記者,再加上更多公民記者的空間,「兩者合作才會讓新聞環境更好」。


2011年8月16日 星期二

5新聞台核准換照 業者承諾自律

記者宋小海、實習記者李柏霖、劉宗祐、簡秀芳/報導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於8月1日通過TVBS、東森、年代、三立、民視等新聞台的換照案,但NCC亦要求5家新聞台業者承諾成立新聞自律機制及各式製播規範準則,再送交NCC備查。


報導自家新聞應特別規範

此為5家新聞台於94年7月31日由新聞局通過換照審查之後,首度由NCC換發。NCC除要求各新聞台自行成立內部「新聞諮詢委員會」及相關製播規範,並要求民視、年代新聞台須訂定「涉己事務之製播準則」。

針對「涉己事務之製播準則」之案例,陳正倉指出,在年代綜合台去年12月執照失去效力後,年代新聞台大幅報導逾500則相關新聞;針對民視部分,則是對於其創辦人蔡同榮的相關報導偏多。陳正倉強調,不只是因為這兩家新聞台曾有相關事實需要改進,也希望其他新聞台處理「涉己事務」格外小心並特別規範。

業者承諾建立自律機制及製播準則

NCC指出,5家新聞台承諾將於3個月內,提出內部「新聞諮詢委員會」等自律機制的規劃及運作方式、「以實驗或示範方式製播新聞之規範」、「線上新聞之製播規範」、民眾或公共機構提供事件畫面及引用方式之製播規範、提供目前製播國際新聞的情況與未來如何持續提昇質量之計畫。其中「新聞諮詢委員會」的運作方式須每半年向NCC提出報告。

NCC發言人陳正倉指出,各新聞台新聞諮詢委員會成立後,每半年將營運計畫及運作成效向NCC報告。

對於「以實驗或示範方式製播新聞的規範」一項,陳正倉指出,新聞報導會以抽樣詮釋個案,但實驗抽樣總量及統計的方法令人存疑,建議要制定一套實驗或示範方式製播新聞的原則或規範,在未來類似的新聞製作時,考量更嚴謹的科學方法或邀請相關專家參與,增加可信度。

陳正倉表示,對於網路影片的使用,如YouTube影片的擷取及使用,建議訂定出一套線上新聞製播規範,對於網路上的影片來源、拍攝的真實性都應該要去作好查證的工作。

另外,對於民眾或公共機構提供的投訴內容及影片等製播準則,陳正倉亦建議應訂出如何新聞線上的使用規範,並且去確認影片內容的真偽,來提升整體的新聞品質。

陳正倉說,由於民意與立法院曾多次向NCC反應,台灣的新聞須增加國際視野,因此建議新聞台應提高國際新聞製播品質與數量的比例。他補充,NCC不會干預新聞的內容與新聞自由,以上建議僅希望社會大眾得到更好的新聞。
此外,NCC並要求東森、民視、三立等新聞台提出「SNG、重大新聞事件等製播規範及災難新聞現場的受害者報導處理原則」。

審查討論費時

NCC委員會於1日上午召開,討論換照除了5家新聞台,亦包括TVBS娛樂台、東森戲劇台等;事關未來6年執照是否核准通過,年代總經理吳健強、東森總經理陳繼業、TVBS總經理楊鳴、三立總經理張榮華、民視執行副總廖季方皆同公司相關人員與會。原訂下午4時召開記者會說明換照,因討論未完而延至5時方才召開。關於民視及年代換照結果則在記者會一邊進行中,同時才完成結論。


【傳媒時評】短期記憶恢復症候群

文/李子瑋(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執行秘書)

日前(8月14日)馬總統對青年學子演講時表示,法令要求黨政軍退出媒體後,國民黨在媒體上反而弱勢,但有些政黨,雖然沒有黨營媒體,有些媒體作風卻和他們的黨營媒體相近。而在馬總統演講的前兩天,國民黨立委謝國樑就質疑民進黨,在他一個月前(7月18日)質疑民進黨立委候選人林濁水、羅致政在媒體發表專欄文章與主持節目,如此行為在這一個月內遲遲尚未改善,謝國樑甚至質疑長期主張黨政軍退出媒體的民進黨為何現在違背當初的主張,更認為民進黨不應該雙重標準。


兩黨互批對手控制媒體 

而在上個月當謝國樑作此指控時,民進黨發言人鄭文燦則認為,真正與媒體掛勾的其實是國民黨本身,他指出由國民黨中央委員兼行政院中部聯合辦公室執行長侯惠仙夫妻經營的《台灣公論報》,就是政黨與官員掛鉤媒體的最壞示範。而鄭文燦更進一步指出,馬政府利用新聞置入性行銷進行收買媒體,而他認為國民黨一直試圖操控和影響媒體,國民黨才是政治、政黨掛勾媒體的最壞示範。

藍綠陣營都說對方緊抓著媒體不放,同時,更要對方貫徹政治退出媒體的立場。看到這樣的爭論,我們也許可以感到些許欣慰。讓我們欣慰的是,對於媒體應作為一個社會與人民的公器的觀念而言,乃不分藍綠,兩大陣營有志一同。而至於雙方陣營所爭辯的候選人主持節目、政治人物或是政黨持股的問題上,筆者認為如果是藍綠共識,這樣的爭辯將會越辯越明!


公視虛耗 視若無賭

只是,讓筆者越看越不明白的是,兩大陣營都認為媒體應該作為社會公器,那更應該去關注由台灣公民共同持股的公共電視,然而,我們卻看到公視卻在這次的媒體爭論中缺席。仔細回想起來,新任公共電視的董監事遴選過程,從今年一月之後,幾乎宣告中止,而舊任的董監事則繼續延任,到七月底為止。掐指一算,應該半年有餘了吧!如果,我們把它當成是一個民間的股份有限公司來看的話,公司的經營者已經半年多沒有改選。舊的下不去,新的上不來,公司的經營方向一直無法決定,用這樣來比喻全民持股的公共電視,或許一點也不為過。

然而,全民出資佔幾近經營預算三分之一的公共電視台,就如同筆者所言,可說是公民們共同持股的媒體。如果說,媒體是社會公器的話,那麼公共電視就是最符合這樣形象的電視台(實質上也是)。只是,這樣的問題,在這次政黨退出媒體的爭論中我們似乎沒有看到任何討論。而這就是筆者所不解的地方。如果藍綠的政治人物都認為媒體作為一種公器,應該符合全民利益,而不對任何一個政黨有所偏頗,則更應該認真看待已經延宕半年的公視董監事改選。除了認真看待改選過程外,更要不分藍綠去解決選任過程的爭議。


選前記憶恢復 選後再度遺忘

面對遲而未決的公視董監事改選問題,不分藍綠雙方皆持續閃躲或是忽略。除了可能因雙方對公視各有盤算外,也有可能是公視問題還深鎖在藍綠政治人物的大腦深層結構裡面,遲遲未被抽出來思考。只是,藍綠政治人物的大腦皮層已經可以把媒體問題拿出思考,怎麼沒把公視問題一起拿出來呢?

每一個人其實對一些事物都會遺忘。但是,到了一個特定時節,掌管我們記憶的大腦皮層,都會把這些記憶恢復,只是恢復的時間不長。這個現象在醫學上尚且無一個定論,不過,我們就把這一個症頭姑且稱做:「短期記憶恢復症候群」吧。

這樣的症頭或許在我們生活中很難發現(可能都藏在我們生活的小細節中)。最顯著的是,在台灣,每次選舉前藍綠就會開始討論一些平日甚少聽到的公共議題,這些公共議題諸如:替代能源、非核家園、農業議題、媒體改革等。似乎到了選舉前,所有政治人物的大腦皮層都會瞬間復活,從這一個現象我們不禁得讚嘆上帝創造人類乃是不分藍綠的公平與上帝的大能外,只是,令人惋惜的是,選舉後這些記憶彷彿又消失在百慕達三角洲當中,比如說,民進黨或許絕口不提新聞置入性行銷是從民進黨執政之後的創舉,而國民黨也不願在回憶起中廣、中視當初的交易過程。

或許,他們不是沒有恢復記憶,而是選擇性遺忘!

延伸閱讀:
對黨政軍退出媒體跳票之聲明:
http://www.atj.org.tw/newscon1.asp?number=1475

公視基金會第五屆董監事審查會議第一次會議會議逐字紀錄稿:
http://www.mediawatch.org.tw/node/1556

第5屆公視董監事審查會第二次會議全程錄音:
http://psavep.pixnet.net/blog/post/27537399

【新聞人語】打破恐怖平衡 我在壹電視較自主




小風(壹電視新聞台記者)  

Q:為什麼會想轉進壹電視新聞部?
自真相電視台、超視等新頻道開台時,我開始投入電視新聞工作,而在TVBS、中天、東森等全天候新聞台相繼成立的1990年代,我在電視新聞圈一待就待了10年多。剛開始的那時大家都力求創新,也都很有熱情做新聞。
但各家電視經營習慣了,上頭搞關係,有些新聞專業就會被扭曲,特別是政治新聞;上頭安逸了,就也覺得可以少給員工些薪水。加上系統台定頻等因素,久而久之電視新聞圈形成恐怖平衡。我在2010年上半年選擇進入壹電視,雖然每個人都戰戰競競,也會怕被考核「搖蘋果」搖掉,但可以好好認真地做新聞,這是我想要的。

Q:現在工作環境與過去有何不同?

最明顯的是不必常常「打雜」,像我過去在某台跑政治,卻不時被主管叫去跑娛樂組,次數一多,你會覺得沒有辦法累積專業路線。在壹電視跑什麼就是什麼,除了像颱風這種大事情,否則不用擔心被長官胡亂使喚,感覺比較自主。
目前工作流程跟其他新聞台並不會差很多,一樣是約在早上8點半、下午1點半開會,新聞產出是早上1則,下午1則,在其他新聞台下午多是要求2則。整體人力、排班,大概台灣24小時新聞台的模式都是那樣,不過壹電視在分配上著重於生活新聞,有20多組記者,社會、突發等組別也是重點。
在壹電視可以感受到「重質不重量」,處理報導原則會把事件的各方說法在1則報導做到好,1則新聞可能會動用到3組記者。雖然有時候要花時間等其他組的人併稿,有時候補不齊,整個新聞就被上頭擋掉,拉長工作時間感覺也會不好,但還是值得。
每個採訪中心都有幾名研究員,專責為記者調閱資料,或把採訪資訊轉交動畫等部門後製。這樣減輕許多工作負擔,可以把眼前的事情處理好,不像過去什麼資料都要自己來,一天採訪時間壓力非常大。
過去任職的新聞台,有些主管比較相信報紙寫的東西,記者現場有什麼觀察容易被忽略;多數新聞台呈現已經變得綜藝化,再加上子母畫面,各種分割特效,記者採訪的事件本身非而不像是重點。
我感覺壹電視偏重採訪畫面呈現,讓受訪者自己講話,不會讓記者自己講太多旁白,畫面也比較清爽,比較有把一件事好好講完。曾有記者在財經新聞的報導中,呈現股價數字卻使用舊資料畫面,因此被主管懲處,就是不希望觀眾被畫面誤導影響。

Q:執照通過對工作有什麼影響?

從壹電視新聞台製播以來,就像爭議最大的動畫部分,在使用時機及長度其實調整很多次,有些動畫在我看來比較類似平面的「漫畫評論」。內部網絡訊息也會告知記者處理各類新聞的注意事項,在這段嘗試過程中也漸漸抓到新聞呈現的風格。這次黎智英對NCC審照的幾項承諾,包括如何使用動畫、引用網路訊息等方面,台內其實已經有一定的模式因應。
壹電視新聞台每天會有「鋤片會」之外,另外針對像「行車紀錄器」、「監視器」、「網路影片」等相關畫面,壹電視新聞台處理會要求記者對事件本身再進行訪問,像偏向社會新聞事件,就會採訪播出警方、相關當事人的說法,而不會單純地搭配記者口白資訊只播畫面內容。台內目前已經有一套標準要求,因此就算NCC有「引用網路消息為新聞來源」的製播規範等其他要求,對我現在工作流程其實沒什麼影響。

Q:對未來工作前景期許?

壹電視新聞台的工作團隊,從其他電視台過來的、蘋果日報主管轉任,兩者之間比例不會差很多。也許是因為平面工作文化的緣故,蘋果日報那裡來的主管較重視採訪路線、線索開發。
但整體而言,其實這裡就是一個新的環境,有過其他新聞台經驗的人都覺得比較沒有包袱,盡量往理想去做,就有不少新聞主管是在台內當記者後內升上去的。國內有一些新聞台在學壹電視的風格,像我覺得中天因為壹電視的出現,也在增加畫面的運用,減少記者的旁白;另外像年代使用雙主播、新佈景也是很明顯的正面效應。
今年5月壹電視裁員15%,其中也有自己認識的人,有的人也是表現備受質疑,旁人也不知道他在幹嘛;有的則還可以但相比之下就是被淘汰掉了。現在壹電視漸漸踏入各種通路,正式進入有線電視系統之後,工作狀態可能也會有轉變,也許壓力更大,但目前看起來,這裡讓人覺得比較能夠發揮理想。

記者宋小海採訪整理

李惠仁6年調查 紀錄片批農委會隱疫情


紀錄片《不能戳的秘密》。




文/簡秀芳、李柏霖、劉宗祐(慈濟大學傳播學系學生)


正當人們漸漸遺忘台灣曾經受到禽流感疫情威脅,甫於今年7月發表的紀錄片〈不能戳的秘密〉,透過網路散播,影片批判指出當台灣家畜生試驗所檢驗得知雞隻已有高病原性禽流感,農委會等相關單位卻未主動向OIE(世界動物衛生組織)通報。


這部紀錄片導演──李惠仁,在全台各地養雞場找尋線索,前後解剖200多隻雞,透過檢體一次一次分析拼湊的資訊,他發掘出重大的秘密──台灣至今仍流傳著高病原性的禽流感病毒,若置之不理更可能轉變為人畜共傳的新型病毒。而在李惠仁的鏡頭下,台灣雞農業者、疫苗製造者、相關學者及農委會的共生結構,導致這樣的危機警訊受到刻意隱瞞。



紀錄片《不能戳的祕密》導演李惠仁。(李柏霖攝)



一路追尋真相

時間回到2004年,當時台灣爆發禽流感,官方認定是候鳥所帶來的病毒,大陣仗地出動噴水車清洗電線桿來安穩民心。時任東森電視新聞專題企劃處執行製作人的李惠仁,起先在東森副總裁趙怡的要求下,調查背後有無其他原因。

然而,經李惠仁探訪追蹤結果顯示,背後原因可能是民間為了避免禽流感而製造的非法疫苗,在減毒失敗施打於雞隻後,反造成這一波的禽流感。

然而官方並未承認「非法疫苗造成禽流感」的說法。隨著天氣逐漸的變熱,流感的趨勢逐漸緩和下來,農委會也對外宣布已全數撲滅病毒,雖然李惠仁對這個結果心有疑慮,但沒有更多線索的他也只能做成一般新聞處理,未能深入非法疫苗問題。

「雞群的狀況不對」2006年前後,國外傳出禽流感病例,養雞場朋友並打電話告訴他,雞隻出現大量死亡,產蛋量也下滑甚多,這消息讓李惠仁又開始繼續追蹤禽流感問題。休假就到雞場外撿拾雞屍,自行解剖採樣、送驗。

就算在2008年離開媒體之後,他的這項調查拍攝計畫卻仍持續進行,另以婚禮攝影等其他打工,維持生活開銷。雖然過程艱苦,但家人亦給予支持鼓勵,有時候媽媽怕他生活過不下去,還會偷偷的塞一些錢給他。這部片子最後製作完成,從事發之初拍攝歷時6年,除了自行拍攝的影片內容,部分新聞畫面亦須向電視台購買,前後總共自掏腰包花費了近100多萬才完成。

克服生活問題之後,為了避免在訪問政府官員時資訊不對等,李惠仁也在訪問前閱讀相關領域書籍及資料,並且請教幾位專家,以了解那些專有名詞的意義,防止在訪問時,對方不斷的迴避問題、轉移焦點並在字詞之間玩文字遊戲。

「我跟黃金城所長的對話當中就可以看到,他就先築一道牆,他不斷的在and跟or之辯論,然後在我攻破時,再去跟他對談。」李惠仁回憶在訪問家畜衛生所所長黃金城時,當中雙方各自築牆又拆牆的過程。


批判隱藏疫情的共生體系

影片談到「共生」概念,農委會補助許多動物防疫相關學者研究經費,即是利益結構。李惠仁對此指出,背後整個關鍵在於農委會隱匿疫情,然而採訪當時參與官方會議的學者,多數學者卻避重就輕、甚至不承認自己有出席會議。

「你知道農委會是一個很大的怪獸嗎?」紀錄片揭露重大公衛漏洞的議題只能藉由網路來炒起熱度,起初並未選擇在主流媒體報導;網路播出後續主流媒體尚未見大幅跟進報導、究責政府,李惠仁對指出政府文宣預算對媒體的影響:「雞為什麼要打禽流感疫苗?因為打了疫情就不會爆發出來,那媒體給它預算會怎麼樣?它就一樣不會報阿!你不覺得是一樣的嗎?」言談中間流露出媒體被政府綁架的無奈與不滿。

因此,李惠仁最後把目光轉向任何人可以參與討論的網路平台。影片在新頭殼網路媒體、《蘋果日報》「動新聞」等_播放後,再被熱心網友轉錄Youtube上,各平台通路累計的點閱人數至今已超過40萬人,而知名的BBS討論版PTT實業坊上也開始引起網友們群起討論,


「我不是專家,我只是一個拼圖者。」

除此之外,李惠仁也在尋找其他的發聲管道,目前正在將影片翻譯成英文,打算爭取參加國內外各大影展,提高這件事情的曝光率,期待能讓更多人了解並試著去改變這些事情。

不過許多人對影片內容感到震驚,但也有人對導演的科學專業度提出質疑。對此,李惠仁也很清楚自己畢竟不是專家,所以將採集來的檢體交給專業的單位來負責分析,資料出來則請專家幫忙解讀,他舉例說,就像要去高雄一樣,不一定要自己會使用交通工具才能到的了高雄。他強調:「我有去讀一些相關的資料,可是你問我是不是一個專家,我不是專家,我只是一個拼圖者,我把對的事情還原到它一個應有的位子而已。」


號召全民灌爆政府信箱

在8月5日那天,李惠仁也發函給總統府、監察院跟行政院,等著看政府如何來處理這樣嚴重的問題。他說他不知道有沒有用,可是能做的他都去做了,假如說政府還是這樣忽略的話,他將會去追蹤這個議題繼續做。

李惠仁提到有位網友寄信給總統府,說「馬總統,你以前宣誓過,要保護我們的,那現在農委會隱匿疫情,現在該怎麼辦」,府方卻機械式地回答「我們已經把相關信件轉寄給農委會來處理。」

李惠仁大笑地說,那就好像以前上京去告御狀,告縣太爺魚肉鄉民,然後皇上就說,有人告你魚肉鄉民,你去處理一下,怎麼會有這麼匪夷所思的事情。面對這樣的狀況表示,李惠仁認為社會大眾可以發起一人一信,寄到總統府、行政院,讓政府去重視這個問題,儘快填補破損的防疫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