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轉讓風暴 壹傳媒聯合工會漸成形

蘋果日報企業工會舉行公開說明活動。(蘋果日報企業工會提供)

901反媒體壟斷大遊行 近萬人民站出來

2012年9月1日,反媒體壟斷大遊行隊伍行經台北車站前。(宋小海攝)

拒絕成為紙糊的城牆──守護新聞專業 18年後再上街頭

1994.09.01「新聞室公約」遊行。(謝三泰攝)

籲改選公視董事會 媒改社火力全開

傳播學者22日在文化部前舉辦傳播政策新書發表會,並要求文化部立即促成公視董監事改選。(記者宋小海攝)

第二次旺中案公聽會 總裁蔡衍明現身

旺中案在NCC審查超過1年4個月,日前旺中媒體集團總裁蔡衍明要求NCC主委蘇蘅,在公聽會2週內決定此案,才會出席,但蘇蘅強調沒有承諾。最後仍然出席的蔡衍明表示自己睡不著覺,又聽說壹電視要實況轉播才會前來。(記者宋小海攝)

都更拆遷衝突 民眾、記者拍攝受阻多

「文林苑」都更案3月28日由警方執行協助拆遷,時至清晨當中員警以手電筒干擾拍攝影片的民眾,與其他包括本刊在內之記者。(記者宋小海攝)

美牛專家討論閉門遭批 農委會擬公開聽證對應

行政院跨部會美牛技術諮詢小組於21日召開第二次會議,是否開放各界人士與媒體記者進入旁聽成為討論焦點。(記者宋小海攝)

蔡衍明專文回應受訪言論風波 《華郵》堅稱報導無誤

旺旺中時媒體集團董事長蔡衍明日前接受美國《華盛頓郵報》採訪,其中訪談內容引發爭議,《中國時報》自2月9日起接連數日刊登相關報導與蔡衍明的回應專文。

奮力與時代共鳴─獨立媒體青年工作者思與見

在街頭抗爭中,貼近社會運動的獨媒記者是旁觀者?還是聲援者?(攝影/宋小海)

獨立記者在香港

香港獨立記者陳曉蕾受邀出席今年2月台北國際書展分享採訪經驗。

公視董事會延任逾13個月 學者發起靜坐抗議

傳播學者羅世宏靜坐抗議公視董事會延任超過13個月,腳旁橘子由現場支持人士贈予。(記者宋小海攝)

2010年4月28日 星期三

在地覺醒,環境行動再突圍:專訪《台灣減碳紀事》審校卓亞雄



聯合報記者卓亞雄長期撰寫環境新聞,應卓越新聞獎基金會邀請擔任《台灣減碳紀事》一書之審校。(宋小海攝)



文/王玉燕(作者為〈傳媒與教育〉電子報特約記者)


 由卓越新聞獎基金會主編、聯合報高級記者卓亞雄審校的《面對真相、即刻行動——台灣減碳紀事》甫於日前出版,近年地球暖化議題日形受到關切,2009年莫拉克颱風重創台灣,民眾的危機意識更是大幅提升,明白救治台灣自然環境的急迫性,「該做些什麼?能做些什麼?這樣做對嗎?」成為社會大眾的焦慮,也是促使本書付梓的核心動力。「希望能夠發起讓每個人都有這種感受,每個人都能來思考、來觀察;庶民當中蘊藏非常多關於環境的智慧,如果能開發出來的話,那個效果非常大!」卓亞雄誠心地說。


 本書採集體寫作的方式,企圖讓環境書寫的種子發芽成蔭。卓亞雄認為其出版意義在於,透過第一線環境守望者書寫下各自綿密的觀察,讓環境議題中涵蓋的多元意識得以廣泛傳播。「集結成書非常重要,因為留下紀錄,有了一個比對的基礎,才知道往後我們走得怎麼樣。」


喚醒在地支持的力量

 卓亞雄認為,任何一個行動要發揮力量,不能端賴外部接收的資訊,自我覺醒才是重要的。「換句話說,怎麼保護台灣的環境?如果從國際的角度教民眾怎麼做,效果是小的,要台灣自己覺醒,有這種覺醒之後化成行動,那才有效果。希望這本書能夠找到一些在地支持的力量。」


 《面對真相、即刻行動——台灣減碳紀事》採取少見的集體寫作策略,廣邀眾多跨媒體、跨單位的環境新聞寫手共同參與,提供了另一種新聞生產的可能性。卓亞雄表示,這批人的聚集完全是開放的,任何人都可以加入,主動參與者都是基於關心環境、關心台灣的立場而加入,「環境運動已經做了二十多年,但我們既有的方式並沒有發揮預期的力量,如果大家可以見面討論,也許就有一些新的發現、碰撞和激勵,會有新的火花。」


 本書由卓亞雄負責審校,在文體或論述軸線上他並未訂立標準化、統一化的指標,數度討論後,發現一旦要建立軸線,就必須決議哪一條軸線最為重要,如此一來,也代表必須捨棄非常多東西。「對環境議題而言,有非常多我們不知道的題材,譬如我們要找一些在地證據,在地證據在哪裡你不知道,比重各有多少、哪一個最重要、哪一個次重要完全不知道。」討論到後來,卓亞雄已經完全放棄訂定論述軸線,憑藉長期新聞工作的經驗,他自有辦法將各篇文章的相關性和比重找出來,「想想應該怎麼安排才能夠產生一些力量,也讓大家覺得目錄是流暢的。」


放眼國際 落實台灣

 「我們試圖把國際上的現象呈現」,卓亞雄特別強調,地球篇每一篇文章的執筆者不但長期投入環境領域,更實際至活動現場,「從台灣的角度、台灣的文化背景、中國人對於環境的定位來思考我們怎麼看這個問題,如果不能把我們對環境的定位找出來,提出來的藥方只是進口一些外國藥品,老實講不太可能管用。」值得肯定的是,這些青年寫手以在地文化、在地思維為基礎,回頭檢視散佈於國際上的環境資訊應如何轉達、過濾給台灣民眾,而非全然接收。除此之外,這些寫手本身都具備全球暖化的相關知識,「價值的轉化比翻譯用詞的轉化更難,這一點在地球篇的寫作上發揮非常大的功能。」


 卓亞雄認為,目前市面上諸多聚焦於環境議題的書籍多半具有示警意味,以一種指導的姿態告誡民眾應如何作為,「做新聞非常強調鄰近感,若沒有鄰近感、在地感,不會產生力量,如果要產生力量一定要有在地覺醒!」卓亞雄進一步指出,近期出了幾本相關書籍,包括《氣候戰爭》、《全球新政:氣候變遷下的世界經濟改造計畫》,這些書都是名家所述,堪稱權威之作,「但跟台灣的價值是有距離的,而且基本調子是一個警示,以台灣人的性格,憑藉警示或恐嚇是不起作用的,一定要讓大家從自己的生活裡有感覺。」
  

 反觀《面對真相、即刻行動——台灣減碳紀事》一書,則是從台灣研究者和觀察者的角度出發,以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劉紹臣的文章為例,「他用的很多計算基礎,除了引用國際數據外,更強調台灣的數據,證實台灣強降雨要比同樣位於南北回歸線的低緯地區要更嚴重。台灣證據比國際上的證據更周延,以此分析大家就知道這是切身的議題。」


 針對本書的切入觀點與立場,卓亞雄說,「它不是一個指導者,它是一個鼓吹行動者。」書中提供了不同的行動指南,也鼓勵讀者自行發覺一些觀看角度及行動方針。卓亞雄認為,民眾不應只是期待國光石化開發案被拒、台塑六輕關廠,除了一方面監督工業造成的碳排放有無減輕外,也該由自身做起,從小著眼,即刻行動!


創造議題、集結議題 提升環境新聞能見度

 早期卓亞雄因結識一批關注生態、流連於國家公園的生態學者和攝影愛好者因而接觸到生態保育、野生動物保育、基因保育,這些物種保育也跟環境息息相關。他形容自己像個老賊,東碰西碰,拈花惹草,進而發覺很多事情的相關性非常地高。

 長期投入新聞工作且關注環境議題,又是如何看待新聞工作者和環境行動者雙重角色?「我不算環境行動者,我寧願去做一個協調者。」卓亞雄如是說。早期台灣新聞並沒有所謂的環境線,「這個領域沒有人碰,我們看到這個問題,開始寫,不斷地寫、不斷地寫,從來沒有被要求這是我們的責任。」


 「我一直訴求於中間群眾,如果是一個非常積極的環境運動者,訴求是需要找到一些環境運動者的接續力量,這個力量在社會上永遠不是主流。任何激烈的環境的言辭在台灣不管用。很多人有環境覺醒,在家裡做資源回收做得非常徹底,你問他會不會上街頭,他不會,但他覺醒了,這些力量才是大的。我覺得不管做環境教育或環境報導,一定是鎖定這一塊!」既然希望採取溫和路線,親近大眾,卓亞雄特別強調寫作時有一點非常重要:「不能以指導者角色自居,結論讓讀者下,讓讀者覺得這是我決定的、這是我發現的、這是我體悟的,這麼一來行動的動機就存在了,後面的力量就會強很多!」


 「我一直鼓吹新聞工作者絕對不要去當一個環境運動者,你該做的是找到更多證據,不斷找到新的證據,將這些證據告訴你的讀者。」卓亞雄同時也想告訴社會大眾,環境新聞對讀者也許不是馬上管用,但長久下來會漸漸反應出其作用。


 環境新聞基本上並非主流,要奪得版面,卓亞雄認為最重要的是「創造議題」。例如,綠黨發言人潘翰聲提到,先前發起募款,鎖定綠能企業作為主要募款對象,未料綠能企業沒有一家捐款,卓亞雄認為,「這種事反差性非常大,創造議題,直指綠能企業根本就是附庸風雅,這種新聞操作一定見報!可是如果是綠黨又去什麼地方抗爭,一定不見報!」


 「我很強調集結議題的重要,單一議題是很弱的。把各議題之間的相關性找到以後,整個事情的張力就不一樣了。」卓亞雄以他最近寫的文章〈傷心濁水溪〉為例,文中將養蚵高峰會、搶救中華白海豚、高鐵雲林段地層下陷、雲林地區本土型沙塵暴等相關議題串連起來,「呈現現象,讓大家知道這些事情通通都是出於同樣的原因,我覺得力道非常強。」



(本文由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傳媒與教育電子報〉授權轉載)



卓亞雄與卓越新聞獎基金會董事長陳世敏、資深媒體人楊憲宏齊為新書出版合影。(宋小海攝)




台灣置入性行銷 對岸新聞人被誤導



記者宋小海/報導

在17日舉行的《兩岸新聞大不同》論壇中,台灣新聞報導的「置入性行銷」現象,也一度成為兩岸新聞交流的插曲。

當《中國經濟周刊》總編輯季曉磊為了突顯兩岸新聞題材差異,提及自己曾看到台灣財經報紙的頭版頭條新聞,報導麥當勞的食物很好吃,美女吃了大叫一聲,結果正好嚇跑尾隨在後的色狼。季曉磊故事未說完,在旁的黃清龍等人告訴季曉磊,該則「報導」其實是廣告。

「這東西是廣告嗎?還是報導呢?」季曉磊提出疑問說,那則「報導」上面並沒有標示廣告。黃清龍又強調這就是「廣編特輯」。季曉磊聽又問:「廣編特輯是什麼意思?是廣告嗎?」最後才似懂非懂地說著:「這東西看起來好玩,但我們不太會登這種東西。」這一來一往之間,台下眾多新聞從業人員與傳播科系學生聽了爆出笑聲,其中也有人因此皺眉。



兩岸媒體首度在台公開交流 陸媒透露2年完成企業化



兩岸公開媒體交流,與會者除了現職新聞從業人員,傳播相關科系學生也從座談中瞭解未來就業環境的輪廓。(記者/宋小海攝)


記者宋小海/報導


 隨著兩岸經貿議題發燒與新聞採訪限制日趨放寬,中國主流財經媒體記者受商周集團《Smart智富》月刊邀請,首次組成「大陸財經媒體訪台採訪團」進行為期5天的行程,17日並在台北福華文教中心進行兩岸新聞媒體主管對談。在會議中,《中國經濟周刊》總編輯季曉磊指出,中國目前隸屬於政府與黨的官辦媒體機構,預計在2年內完成企業化工作。


首次「大陸財經媒體訪台採訪團」在4月14日抵達台灣,加上中國駐台的8位媒體記者,參訪團共計14人。出席《兩岸新聞大不同》論壇的中國代表,分別為《中國經濟周刊》總編輯季曉磊、財新傳媒集團華南新聞中心主任盧彥錚,而台灣方面則由《旺報》社長黃清龍、商業周刊執行副總編張毅君出席與會。


「內參」與「揭弊」 陸媒觀點不同

 論壇中除了分析兩岸媒體的差異,中國代表季曉磊、盧彥錚,兩人分屬官辦性質及批判性質的媒體差異亦受到關注。首次來台的季曉磊表示,《中國經濟周刊》是隸屬於《人民日報》的刊物,前身為官方「內部參考」,讀者為中國黨政、國營企業官員,後來才變成公開發行的刊物,優點是有一定的權威性,但市場化不足。報導選材面向偏重宏觀的「經濟熱點」,延續「領導決策的經濟參考」之精神,而且全為訂閱並無零售。


 相對於官辦《中國經濟周刊》,去年底北京《財經》雜誌主編胡舒立率領新聞團隊集體離職,並自行創辦的財新傳媒,則突顯專業報導與資方經營的衝突。跟隨胡舒立一同進退的盧彥錚表示,在1998年創刊的《財經》雜誌,藉由「基金黑幕」等揭弊式報導打響名號,也影響中國證券市場運作發展;然而新聞團隊去年離開的理由,主因並非外傳的新聞團隊企圖分享經營利潤,而是與資方理念分歧。因為在「獨家、揭黑」危險報導的背後,任何瑕疪都會是一個炸彈,而資方並不願意再有過多風險。盧彥錚指出,現在財新傳媒是由新聞團隊自行成立的公司,也是開中國新聞界之先河。


財新傳現階段旗下分別有《新世紀》週刊、《中國改革》月刊及網站「財新網」,目標是「全媒體」發展。盧彥錚表示,財新傳媒在報導選材上,編輯最常追問,「這個事情有什麼全局意義?」例如廣佛一體化(廣州、佛山同一市場)在廣東是很大的事情,但在全中國很多地方都在建構區域經濟,最多只會佔兩頁的篇幅。然而《新世紀》周刊的其中一期封面故事〈最壞的私有化〉,報導中的深圳航空雖然是地方性企業,但總裁李澤源挪用公司資金,最後遭到逮捕的故事,卻突顯中國企業私有化過程許多環節監管失控,而有了全局意義。 


台灣報導中國 各有策略

 至於創刊至今已逾8個月的《旺報》,總編輯黃清龍也對聽眾解釋為何會在台灣發行報導中國事務的報紙。他指出民調顯示有72%受訪者表示不瞭解大陸,但逾半數表示希望更加瞭解,而且認為目前台灣所提供的大陸資訊並不足夠。


黃清龍認為,兩岸社會缺乏共同歷史記憶,唯一比較接近的是影視娛樂。雖然去年兩岸交流人數飛快成長,台灣一年有四、五百萬人次前往大陸,但經貿往來對於價值、思想及認同,其實沒有直接關聯。

 黃清龍並指出,《旺報》也調查發現讀者最關心的依序是財經資訊、旅遊資訊,接下來才是政治、教育及求職等層面的議題;報導區域《旺報》則偏重台商較為集中,也是中國開發程度較高的地方,而當地的媒體也就成為《旺報》的合作對象。中國當地的新聞資訊,透過《旺報》的分析編輯改寫,內容也讓台商比較容易瞭解。

《商業周刊》執行副總編張毅君則說,雖然中國13億人口是很大的誘因,但《商業周刊》亦是觀察超過5年才前往中國。當初為了取得發行「刊號」,張毅君跑遍重慶、成都、杭州 蘇州 北京等地,不過創刊後仍才要開始面對兩岸思想邏輯,新聞需求不同的問題,例如中國重視總體經濟討論、國際局勢,並有政策宣傳導向,而台灣則著重個體企業家等報導。

另外張毅君也提及關於新聞尺度的問題,例如他在上海工作2年,發現物價上漲將近50%,而國家統計局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卻只上升1%,但當地同業提醒他這種文章不能寫,寫了就是要跟國家統計局對幹。在讀者定位與尺度拿捏的種種考量下,商業周刊才暫停在中國發行計畫,至於未來是否重回中國大陸發刊仍要評估。


中國媒體即將企業化 

 會談之中,季曉磊另提到,中國媒體在2010年將開始進行「文化體制改革」,隸屬於政府與黨的媒體機構都將改為企業型態,預計在2年內完成。政策背後的理由乃是因中國媒體數量雖多,但在國家戰略上規模仍不夠大,為了朝向國際化媒體發展,企業化有其必要。


 旺報總編輯黃清龍聽聞此言,隨即反問季曉磊說,中國是否已設想開放外國進入媒體產業,所以打算把本國市場做大之後,再開放才有足夠的體質與能力。季曉磊則笑答「黃總這個問題是一個非常深刻的問題」,並表示不清楚是否有媒體開放的時間表。




新聞局祭出假處分 公視董事會雪上加霜



記者宋小海/報導

本月25日,朝野兩黨領袖辯論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政策利弊,透過公共電視主辦轉播,據調查全台將近有90萬人同步收看。然而,公共電視成功直播的背後,掌管大政方針的董事會卻在同一時期陷入新的僵局。


繼年初鄭同僚據合法性的理由對陳世敏等8名增聘董事進行假處分後,新聞局也以同樣方式,在本月19日針對公視董事長鄭同僚等7名董事,向法院提出假處分申請。現階段公視董事會僅存5名董事可行使職權,而鄭同僚則在27日對外宣佈已向台灣高等法院提出抗告, 請求停止執行假處分。


鄭同僚等人提出抗告

新聞局先前已針對鄭同僚未經董事會同意,動用200萬公款對8名增聘董事進行假處分一事,向法院聲請解除其董事及董事長職務;此次假處分,新聞局則是認定鄭同僚等7名董事,數度於董事人數不足之情形下召開董事會,卻作成包括原住民、客家電視台台長遴選規劃、華視董監事法人代表指派、公共電視台總經理及副總經理之年度考核案等多項重要經營管理決議。


新聞局認為鄭同僚等7名董事已嚴重違反法令及章程,向法院提出假處分後,經歷「地震餘生」的最後5名董事發表聯合聲明,要求新聞局維持公視基金會正常運作。

另外,媒體改造學社、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聯合公開呼籲新聞局、公視雙方皆撤銷假處分;在野黨立委則是要求新聞局撤回假處分,重新進行董事審查。遲至27日下午,鄭同僚協同虞戡平、朱台翔、陳邦畛等其他被新聞局假分之董事召開記者會,表示已向高等法院提出抗告,並對新聞局的決定表示遺憾。


鄭同僚在記者會提出相關資料,重申自己乃因監察院對新聞局提出糾正案,才代表公視基金會對8位董事提出假處分,並反批汪琪、陳勝福、盧非易、周建輝及林谷芳5位董事刻意抵制開會,才無法達成原法定開會人數席次。更質疑新聞局「指示」未被聲請假處分的5位董事「儘速提出恢復董事會運作之方案」,不當干預公視獨立自主。


爭議尚待司法裁定

新聞局27日晚間則發布聲明回應,認為鄭同僚於年初聲請假處分8名增聘董事,並限制其於傳播媒體以董事身分公開發言,才造成後續公視董事會無法正常運作,並強調公視董事會的爭議事件既已進入司法程序,各界應尊重法院裁定,靜待司法公正的判決。


關於引爆假處分效應的陳世敏等8名增聘董事合法性問題,新聞局則對此強調,其選任過程均係依現行《公共電視法》辦理,亦正就針對外界較關注之董監事審查委員會的組成、開會方式及公視董、監事會的組成結構等修正《公共電視法》,期使公視董監事會的選任程序更為周延。


公視工會理事長謝啟明對於現階段公視董事會爭議則表示,目前除了公視重大議案擱置,員工日常工作尚未受到直接衝擊,但工會仍將持續觀察,避免有心人士藉此機會傷害公視。



【記協聲明】《個資法》三讀,仍有戕害資訊自由疑慮



20100427 記協聲明

 在未經與相關團體深入討論下,立法院27日三讀通過了《個人資料保護法》修正草案。在媒體的壓力下,法案納入了「大眾傳播業者基於新聞報導之公益目的而蒐集個人資料」所謂「媒體免責條款」。對此,台灣新聞記者協會認為這雖然看似有所進步,然而,我們仍必須鄭重指出,此法相關規範仍有疑慮,難免有傷害資訊流通自由之嫌。


 台灣新聞記者協會身為社會的一份子,明瞭隱私屬於基本人權的範疇之一,不應隨意侵犯。但是此次《個資法》修正過程中,另一個應受重視問題是,此法很可能讓全體國民均納入被限制的對象,造成民眾在取得、利用、或揭露資訊時,隨時可能陷入被政府或其他團體、個人追訴的危機。


 朝野黨團在三讀時,以增訂例外規定「於公開場所或公開活動中所蒐集、處理或利用之未與其他個人資料結合之影音資料」不受《個資法》規範,但記協必須鄭重指出,這樣的規定還是存在許多模糊空間,在法律實施後,勢必由主管機關解釋、法院判決來認定,不但將衍生無窮爭議,也等於賦予公權力過大的裁量空間。


 記協必須指出,真正有能力、系統性侵犯人民隱私的,是那些有權者,而不是處於資訊流動弱勢者的一般人民。保障人權的第一步是在於防止有權者濫權侵犯人民的生命、財產、人身自由與其他基本權利。《個資法》所該規範的對象應該侷限於享有壟斷權力的政府機構、政府所委託執行准公權力的法人或自然人,以及人民因就醫、就學、工作、通訊、金融交易、電子交易、購物、保險時,而需向該機構或自然人交付的個人資訊。


 《個資法》應該要求那些掌握或接近資訊的強勢者在取得資訊後,必須善加保護當事者的權益,也不得違背雙方交付資訊時所該有的信任原則。除此之外,對於其他第三者,除非得以證明有嚴重危害公共利益之嫌外,都不應隨意被納入限制取得或利用資訊的對象,而不是要求一般人民自我證明在使用資訊時符合公共利益。


 台灣新聞記者協會之所以強力反對《個資法》如此草率通過,並非基於新聞工作者的特權利益,而是擔心一旦本法通過後,只要在訴訟過程中享有優勢地位的政府或財團,都可以援引本法濫行追訴一般市井小民。屆時,台灣所有資訊流通與自由都將陷入一潭死水而無法運作。

個資法曲折三讀 人權團體仍憂心



記者宋小海/報導

 《個人資料保護法》修正草案4月20日在立法院完成二讀後,引燃「侵犯新聞自由」爭議,在連日輿論壓力下,立法院朝野兩黨轉向共提復議,而延後至27日朝野協商,修改第9、19、20、51條之條文,隨即迅速完成三讀。修正條文包括「大眾傳播業者基於新聞報導之公益目的而蒐集個人資料」不在其限。


 朝野立委此舉除了試圖平息「限制言論自由」之質疑聲浪,也避免個人隱私無限上綱而使民眾動輒觸法。然而,包括台灣人權促進會等倡議立法保護個資的民間團體則表示,目前通過的《個資法》恐將變成擴大蒐集個資的法源。


民代、媒體免告知條款遭刪惹議


 《個人資料保護法》前身為公布於1995年的《電腦處理個人資料保護法》,但是因為原法僅適用徵信業等8類行業,面對商務行銷廣泛蒐集個人資料,個人隱私權受到威脅。另外台灣近年網路詐騙盛行的外在情況,也增加修法的迫切性。


 2008年2月,行政院法務部提出的《電腦處理個人資料保護法》修正版本,並提議擴大適用範圍,將修正草案更名為《個人資料保護法》,不再以經電腦處理之個人資料為限。


 在當時法務部提送版本中,在第9條規定「非由當事人提供之個人資料,應於處理或利用前,向當事人告知個人資料來源」,不過也附帶「大眾傳播業者基於新聞報導之目的而蒐集個人資料」可不用告知。此法送給立法院委員會增訂時,立委也增加民意代表基於問政,使用個資也可免責之相關條文,最後兩項附款卻被刪除才通過二讀。


 立法院本月20日完成二讀後,隔日「新聞自由跟著民代條款陪葬」之說法開始發酵,電子媒體高層抨擊「連戒嚴時期都沒這麼嚴重」,平面媒體也力陳新聞揭弊豈有須經報導當事人同意的道理。


避免言論封鎖效應 兩黨共尋轉機

 做為獨立機關,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認為二讀後草案「違背新聞自由精神」;新聞局則表示「尊重立法院修法過程」;法務部面對媒體逼問有無媒體業者參與公聽會,最後僅表示曾有1名《自由時報》記者與會,然而該報則回應未收到公函,與會記者亦沒表示贊同刪除媒體免責。


 當媒體列舉各種可能觸犯《個資法》的狀況,其中甚至包括一般民眾在網路張貼親友聚會照片,使得把關法案的立法院更形窘迫,幾位立委接受訪問時也透露沒想到狀況會這麼嚴重。原訂週五23日三讀通過的《個資法》,電視媒體主管們還為此事先拜會立法院長王金平,表示應設法暫停三讀。


 在一片反對聲浪下,兩黨態度軟化,22日,民進黨團幹事長李俊毅表示暫緩三讀;行政院長吳敦義呼籲立法院重新思考,以及總統府針對此事發表三點聲明,也幾乎是確立執政黨的立場。最後朝野決議隔週二27日再審。


法務部再提修正條文 

 27日朝野協商當天,兩黨確定以復議方式進行,並協商通過法務部提出的修正版本。


 法務部在一度成為眾矢之的後,即先於26日建議復議4項條文,爭議源頭的「媒體免責條款」重新加入第9條,並強調為「公益」目的蒐集、使用個資;條文規定:「大眾傳播媒體基於新聞報導之公益目的而蒐集個人資料」,得免為告知。另外第19、20條增訂,非公務機關得為「公共利益有關的目的」,蒐集、處理、利用個資。

 51條明定適用《個資法》的例外情況,除了為個人或家庭活動之外,再增加「公開活動所取得的個人資料」不受本法限制。例如在公開活動中拍照、攝影,取得他人影像,只要不和其他個人資料結合,在網路上公布並不會有觸法問題。


民間團體仍存疑


 對「公共利益」、「一般可得之資料來源」等《個資法》中的不確定概念,立法院並在《個資法》三讀同時通過附帶決議,要求政府機關邀集民間團體、學者專家等,進行討論,共同研議相關施行細則。

 這次修法結果對於長期關注個人資料保護的「全民個人資料保護聯盟」而言,法務部因應媒體輿論提出《個資法》修法條文,內容其實並不夠週延。該聯盟秘書處「台灣人權促進會」在三讀後即發表聲明表達不滿。

 「難道我們人權團體罵得不夠大聲?」對於法務部短時間內恢復外界俗稱的「媒體免責」條款,民間團體的意見卻未受充分採納,台灣人權促進會秘書長蔡季勳更進一步指出,修正法案增加「公共利益」一詞,即讓「敏感個資」及「一般個資」之管理更加混淆,規範也過於鬆散。

 早在2002年,因為健保IC卡可能導致病歷、基因等敏感個人資料外洩,甚至造成加深歧視的現象,逾50個人權、司法、醫療、性別等團體因而共同組成「全民個人資料保護聯盟」。

 蔡季勳說,「全民個人資料保護聯盟」在2008年4月得知法務部提出修正草案後,開始對照條文版本,並提出應區分「敏感個資」及「一般個資」、明定主管機關等修正意見,但法務部一直以來便宜行事,顯然沒有完全弄懂整個結構設計,對於持有個人資料的上游機構如何蒐集、處理與利用,也並未正面積極規範。

 蔡季勳並表示,相對於朝野立委已多次協商的法務部版本,民間立法版本送案相對較遲,因而最後民間團體選擇先就法務部的修正草案討論。《個資法》三讀通過後,台權會未來將關注該法是否反向變成各機構過度蒐集資料的法源,並持續從個案監督,進一步發掘《個資法》運作中可能存在的漏洞。


2010年4月15日 星期四

卓新獎基金會新書發表暨座談會



文/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近年來地球暖化、海平面上升、冰山融化、氣候異常等名詞越發頻密的出現在國人生活裡,地球環境惡化,已慘烈的反應在世界各地的氣候災難中。2009莫拉克颱風重創台灣,讓民眾的危機感陡增,但令人焦慮的是,在危機感不斷上升的狀況下,我們能做些什麼?該怎麼做呢?

理念並不高遠,時時可印證於行動。《面對真相、即刻行動-台灣減碳紀事》一書從環境新聞的現場出發,告訴讀者目前國際聯手正積極推動的減碳抗暖化大業進展如何,有哪些困難仍待克服;再回過頭來觀照台灣這塊土地上,有哪些人正持續為不會說話的環境或大聲疾呼,或默默努力。

4月16日(五)下午2點,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將邀請多位環境記者、民間團體代表,與您一同分享生活中可實踐的環境倫理。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贊助單位:財團法人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

         協辦單位:中央通訊社

         時  間:九十九年四月十六日(五)
                              下午14:00-16:00

         地  點:清華大學台北辦事處月涵堂一樓會議室
       (台北市大安區金華街110號)

         主 持 人:陳世敏(卓越新聞獎基金會董事長)

         與會貴賓:(依姓氏筆劃排序)
             周志宏/台達電基金會副執行長
             卓亞雄/聯合報高級記者
             陳曼麗/台灣婦女團體全國聯合會常務理事
                許心欣/社團法人環境資訊協會代表
             張楊乾/低碳部落格主編
             楊憲宏/資深環境記者
             潘漢聲/綠黨中央執行委員

【活動佈告】台灣新聞攝影大賽頒獎典禮



文/編輯室


2010台灣新聞攝影大賽頒獎典禮將於4月17日(六)上午11:00舉行,敬邀各位得獎者能夠出席頒獎典禮,也歡迎各界到場觀禮。

時間:4月17日(六)上午11:00

地點:倉庫藝文空間/台北市八德路一段34號3F

得獎名單及作品:http://tppa1.blogspot.com/


當日流程:

10:45~11:00報到

11:00~11:05主持人宣布頒獎典禮開始、研究會致詞

11:05~11:10致贈評審感謝狀及致詞、合影

11:10~11:50 頒獎及致詞、合影

11:50~11:55研究會宣傳巡迴講座活動

11:55~12:00茶敘






「暫停之家」移工攝影展





主題:暫停之家─移工攝影展

攝影:張榮隆

策展單位:台灣國際勞工協會

展出地點:法雅客攝影走廊(台中店/台北信義店)

時間/地點:

2010.4/1~4/28  台中市中港路二段111號9樓(新光三越百貨)

2010.5/1~5/31 台北市松夀路9號B2(新光三越百貨)






泰國示威衝突 日本記者中槍殉職



文/編輯室

泰國10日發生鎮暴警察與紅衫軍大規模衝突,造成21人死亡、800多人受傷,其中一名任職於路透社東京分社的攝影記者村本博之在採訪現場中槍身亡。
 
村本博之享年43歲,其遺體13日已運抵日本成田機場;日方將進行司法解剖,並循外交管道向泰國政府追究其死亡原因。

亞太記協要求美國解釋駐伊記者遇害事件



文/編輯室

 民間網站Wikileaks於4月5日公佈一支影片,顯示2007年駐伊拉克美軍以直昇機攻擊巴格達市民,並造成路透社攝影記者Namir Noor-Eldeen與駕駛Sameed Chmagh死亡。先前路透社曾要求美國政府公開影片,卻遭軍方拒絕。

 4月8日,亞太記者協會發佈聲明,要求美國政府說明駐伊採訪記者之遇害事件。除了2007年美軍直昇機攻擊事件之外,另一起類似事件發生在2003年4月8日,長期提供國外記者住宿的巴格達巴勒斯坦飯店,遭受美軍坦克炮火攻擊,導致西班牙Telecinco電視台攝影記者José Couso與路透社攝影記者Taras Protsyuk死亡。





普立茲新聞獎首見網路媒體



發展調查報導是網路媒體ProPublica的成立宗旨。(擷取自網路)



文/編輯室

 今年度美國普立茲新聞獎在12日公佈,並首度出現新聞網路媒體獲獎。非營利的網路媒體ProPublica與《紐約時報雜誌》(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共同合作獲得調查報導獎(Investigative Reporting),記者Sheri Fink追蹤2005年卡翠納(Katrina)颶風期間,新紐奧良的一間醫院遭大水圍困陷入混亂,為減輕病患痛苦,最後院方則面臨是否替病人安樂死的道德爭議。

 獨立非營利新聞網站ProPublica於2008年1月成立,總部設於紐約曼哈頓,只靠基金及捐款支持營運,經費主要由 Sander基金會支持。ProPublica成立目的在於改善調查報導日益漸少的狀況,尤其一般傳媒漸漸將花費大量時間與人力的調查報導視為奢侈品,而將調查部門予以裁減。該網站指出,在網路時代,「我們面對『意見』來源不斷擴展的狀況,但這些意見所根據的『事實』來源卻不斷萎縮。」

 ProPublica目前有32名記者專門從事調查報導,其中在2009年共發表138篇報導。



【記協會訊】旺報主筆楊偉中接任記協會長



圖二:記協幹部合影,由左至右為常務執委劉明堂、新任會長楊偉中、常務監委莊豐嘉(前任會長)、常委陳曉宜、秘書長劉嘉韻、常委鄭超文。




文/秘書處

 台灣新聞記者協會於3月27日召開第11屆會員大會,選出新任幹部共15名執行委員暨3名監察委員(詳細名單如下),並於昨日(4月8日)召開第一次常務委員會議,選任出新任會長,透由常委各自表達對記協發展的看法,進行選任;最後結果一致通過由楊偉中接任記協第11屆會長一職。並由前任會長莊豐嘉手中交接記協錦旗,意謂傳承,並進一步瞭解秘書處工作事項,與記協幹部交換彼此經驗。


 楊偉中長期從事勞工、社會運動,歷任台鐵工會公司化對策小組召集人、全國產業總工會研發及宣傳主任、全國自主勞工聯盟執行長;在媒體圈則先於《新新聞》擔任特約主筆、採訪主任,並在去年九月擔任《旺報》主筆至今。   


 楊偉中認為,未來工作計畫除了發展新會員之外,也將就過去參與工運的經驗,協助處理記協勞動權益等問題。他並期許能藉由工作坊、營隊講座等活動,加強與校園學生及社團的連結;此外,對於兩岸新聞記者交流,楊偉中亦期盼透過記協保障言論自由,促進新聞改革。



台灣新聞記者協會第十一屆幹部

會長

楊偉中 旺報/主筆


常務委員

陳曉宜 自由時報/財經組召集人

鄭超文 聯合報/攝影記者

周富美 苦勞網/特約記者

劉明堂 中央社/主任編輯



執行委員

林注強 台視/駐桃園記者

安德毅  Taiwan News/總主筆

林朝億 中央廣播電台/記者

黃奕瀠 旺報/文化組記者

涂建豐 蘋果日報/高雄採訪中心記者

戴上茹 蘋果日報/資深記者

高有智 中國時報/記者

羅玉潔 宏觀電視台/英語新聞編譯

謝三泰 自由撰稿人(資深攝影記者)

廖珪如 旺報/記者


常務監委

莊豐嘉新頭殼新聞網站/總製作


監委

呂東熹公視/新聞部製作人

楊子毅 TVBS/攝影記者



販賣慈善-從The Big Issue得到救贖?


4月1日The Big Issue創刊活動,雜誌社請遊民舉起雜誌給媒體拍照,高喊「大誌雜誌、大誌一百」。(李宜霖攝)



文/呂苡榕(台灣立報記者)


4月1日愚人節當天,台灣第一份由遊民負責販售的刊物「The Big Issue」創刊,當天捷運龍山寺站出現三十多名身穿黃色背心的遊民,背著20本雜誌準備啟程,前往不同的捷運站販售。


Big Issue源於英國,是社會企業的一種,既是營利單位,同時肩負社會責任,在台灣一本雜誌售價100元,其中50元是遊民的利潤,讓他們開始積累資本,未來或許回歸生活軌道,擺脫遊民身分。不過能否讓這份收入從「餬口飯吃」,提高到存點錢擺脫現狀,又取決於雜誌銷量。


翻開雜誌,裡面介紹的多是流行事物,問及是否邀請遊民民擔任寫手,大誌雜誌(The Big Issue)總編輯李取中說,由於遊民本身在書寫上有困難,因此目前並沒有這樣的打算,雜誌是一種商品,要讓消費者有購買的慾望。不過他也強調,每一期的雜誌中都會有遊民相關的專欄。但是創刊號中,似乎沒有這個專欄。


從創刊號中還看不出The Big Issue與市面上其他雜誌的區隔,也許要持續觀察才能發現他的特色。這本由遊民販賣的雜誌,和「遊民」似乎沒有任何的關聯,除了它的利潤一半交給遊民。既然沒有強烈市場區隔,也並非以遊民作為雜誌主體,如何讓雜誌本身鎖定的20至35歲消費群掏錢購買,而不只是出於一份「善心」,恐怕是編輯群未來要費心的部分。


「給予遊民工作」作為一種協助遊民的手段,出於對遊民組成的想像過於單一,同時也陷入現代社會工作倫理的思考邏輯──有工作的才是正常人。


仔細觀察街上的遊民,其中不乏無工作者、社會適應不良或者精神障礙等,只把遊民和無工作畫上等號,是一種簡單的分類方式,用過於粗淺的邏輯說明遊民的生成:沒有工作,所以變成遊民。但是沒有工作的人一定會變成遊民嗎?除了最直觀的理由之外,恐怕還需要更結構性地理解它形成的原因,才能提供協助。


當社會企業把「賦予工作」和「回歸正常」接上線時,它隱含了現代社會的工作倫理──工作本身便是一種價值,一種高貴且令人高貴的活動。就連社會局也會將遊民轉介給就業輔導中心,因為它希望這些人可以回到生產的行列上,只有這樣才有價值,才能被社會接受。


只是遊民是一個問題嗎?對誰來說是個問題?從社會成本的角度思考,解決遊民問題,比起解決企業污染等,恐怕要小的多。從治安來看,一年有多少遊民傷人的事件?與一般人犯罪相比發生頻率高出許多嗎?


那麼遊民究竟是誰的問題?也許他映照出的只是「正常」生活的反面,因此讓大家感覺不舒服。而當我們為了自己的舒服,去購買一本遊民販售的雜誌,期待他能因此回歸正常生活時,以維持我們對社會秩序的想像,究竟獲得救贖的是我們,還是他們?









【特別企劃-微網誌】自由:暫未考慮跟進



記者宋小海/報導

 在社會大眾使用微網誌的熱潮中,《自由時報》至今並未投入經營微網誌。

 《自由時報》發言人兼編政組組長蘇宇暉指出,報社將網路讀者與實體的讀者視為兩個完全不同的群體,而對於現階段網站新聞的發佈,是基於服務網路讀者的政策。因此,報社對微網誌在尚未有具體獲利模式之前,暫時不會考慮擴大人力投入經營微網誌這類社群網站。

 蘇宇暉表示,目前《自由時報》除了編輯將平面實體內容轉為網站訊息,另外在網路即時新聞方面,則另有約12名編輯負責處理。



(更多報導內容請見卓越新聞獎「傳媒與教育電子報」NO.70)




【特別企劃-微網誌】蘋果:增加多元化閱讀



記者宋小海/報導


《蘋果日報》於去年5月成立官方噗浪、推特,正式加入微網誌的行列,並在去年底另設立臉書帳號。其中《蘋果日報》噗浪與臉書目前有2萬名左右的支持者,而推特3千餘名的支持者則相形較少,訊息內容主要是一則新聞統發至三個平台。另外,《蘋果日報》在臉書成立「壹蘋果異人堂」,專門負責處理特別新聞人物的相關資料與訊息。


《蘋果日報》資訊統籌副總編輯謝素娟表示,報社發現國外社群網站的成長力道驚人,壹蘋果因此成立官方的噗浪、臉書、推特;每日下午發佈的蘋果搶先報,預先披露隔日部分的蘋果日報新聞,其中許多網友的回應對於記者後續的新聞追蹤有莫大助益,甚至直接將網友意見報導在新聞內。


謝素娟說,目前負責微網誌訊息發佈工作,主要由三位網路文編負責,社群上的新聞訊息,參考網站的點閱率以及社群用戶的使用習慣,由小組討論之後發佈,但其他部門編輯也會關注。挑選新聞除了《蘋果日報》各版頭條為重要新聞必然發佈外,以趣味性、消費、生活資訊類比重較高;另外也強調網路相關新聞。在噗浪、臉書、推特等社群發佈時不以量取勝,而是以「適度」、「定時」(半小時至1小時一則)為原則。


謝素娟表示,政治類新聞較易引起論戰,主因為黨派立場不同。另外娛樂票選活動新聞也因為粉絲各擁其主,會引起網友筆戰。編輯基本上不參與、出面調停,但若發表的言論涉及人身攻擊、謾罵,將會把該留言刪除。


對於雙向互動的新聞製作的影響,謝素娟說,各微網誌的回應訊息皆會透過網管技術整合至單一平台匯整,由文編選取評估訊息後再轉發給各發稿單位參考,至於《蘋果日報》A落的重要新聞,則因網友的批評意見更為多樣化,訊息轉寄會再經過資訊統籌部分類篩選,例如日前檳榔西施被警察過肩摔新聞,都有代為轉達網友意見。


「因為可讓讀者的多元化閱讀,對新聞效益的提升,是有正面性的影響。」針對經營微網誌社群平台是否能提升點擊率、網站廣告等收益,謝素娟則透露,目前網路廣告的價碼是固定的,但皆會定期依據檢視網站流量,再作評估。她並表示微網誌所帶來的新聞點閱與網路互動,並非報社主要獲利來源,因此獲益也非經營考量所在。


至於去年11月壹傳媒推出「動新聞」後,相關影音動畫是否帶動微網誌討論、網站點擊與手機服務,謝素娟僅表示,動新聞的點閱和一般新聞採分開統計,網站上所見的點閱數是一般新聞點閱,動新聞點閱尚無在前台露出。



(更多報導內容請見卓越新聞獎「傳媒與教育電子報」NO.70)





【特別企劃-微網誌】中時:開創話題拉近讀者距離



傳媒與教育電子報記者李信漢/報導


 隨著社群網站興起,臉書、噗浪已成為多數網友每天獲取資訊的來源,而微網誌推特更是部落客間用來交流意見、引導話題的重要媒介。微網誌與社群網站的流行,不只改變網友網路使用行為,也促使傳統媒體網站朝向更多元、互動的模式發展。


 國內老字號媒體《中國時報》旗下網站「中時電子報」於2009年12月開始在臉書、噗浪、推特上設立粉絲專頁。設置專頁的目的,除了為方便在不同窗口轉貼新聞、藉此增加電子報點閱率外,網頁編輯也利用社群網站雙向互動的特性,與讀者閒聊新聞話題,以拉近彼此距離。


 目前「中時電子報」在臉書上的粉絲約有1700餘人;近200名使用者將噗浪上的「哈妮甜新聞」加為好友;並有5300餘位「推友」追踪echinatimes。三個專頁基本上是轉貼來自中時、中天的新聞,但張貼的訊息內容並不完全相同。新聞加值中心產品經理許嘉文說明,因為三個微網誌各有不同特性,編輯在臉書上會多放些新聞照片、影音新聞,或預告活動消息;在噗浪上則會針對話題新聞詢問讀者意見。至於推特上的echinatimes,主要是用作熱門新聞的連結服務。


 許嘉文表示,微網誌現由新聞加值中心負責管理,共有8位同仁每天早晚輪班編輯網頁內容,每小時平均轉貼1~2則新聞。在新聞選擇方面,編輯先從中時電子報上最熱門的新聞取材,而由於國內網友較常使用臉書和噗浪兩個社群網站,編輯貼文時也會加入留言,希望引起讀者回應。留言大多是編輯自己對該則新聞的小評,但對於重大新聞事件,編輯的評論用字就會謹慎些。編輯謝艾婷舉例,先前在轉貼癈除死刑新聞時,她會用中性的字眼詢問網友意見,適時引導讀者討論,以避免出現過度偏激的言論。


 至於網友的回應是否會影響報社記者新聞編採的方向,許嘉文表示,中時電子報與《中國時報》的作業流程是分開的,中時電子報並未涉及《中國時報》報社內的新聞編採流程。許嘉文坦言,不論是臉書上的粉絲專頁、噗浪「哈妮甜新聞」或推特上的echinatimes,目的都是在做網站行銷。 因此,相較於BBC逐漸發展出適用於推特140字限制的「簡訊」,「中時電子報」開設的微網誌,仍停留在轉貼新聞連結的階段。


 而在這波社群網站和微網誌行銷熱潮下,許多平面媒體也加入競爭行列。許嘉文認為,比起其他競爭對手,中時電子報最大的優勢,在於結合《中國時報》的新聞內容和中天新聞的影音報導。雖然目前三個專頁上的使用者仍不多,但她希望藉此長期累積互動社群,未來中時電子報能夠建立類似mobile 01的線上新聞論壇空間。


(更多報導內容請見卓越新聞獎「傳媒與教育電子報」NO.70)



【特別企劃-微網誌】聯合:社群網站行銷將讀者帶回新聞網站



編按:


 微網誌時代來臨,新聞媒體也開始加入經營「推特」(TWITTER)、「噗浪」(PLURK)、「臉書」(FACEBOOK) 的行列,微網誌使得新聞發佈更為即時,也讓讀者更容易參與回應、轉發訊息。本期專題與「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傳媒與教育部電子報一同製作,首先探訪《聯合報》、《中國時報》、《蘋果日報》、《自由時報》四報系對於微網誌的看法及使用政策,瞭解平面媒體如何面對不斷變革的數位科技。




傳媒與教育電子報特約記者李奇偉/報導


 聯合報旗下的網站「聯合新聞網」從去年夏天之後陸續在噗浪、臉書設置自己的粉絲團與資訊平台。除了聯合新聞網之外,聯合知識庫、udn網路城邦部落格在噗浪與臉書也都各有屬於自己的平台。


 聯合線上副總經理李彥甫表示,聯合新聞網、聯合知識庫與udn網路城邦部落格在噗浪與臉書的經營,是由各自原有的部門負責。如聯合新聞網的管理單位是負責市場行銷的事業發展部,聯合知識庫自身即是一個獨立的事業單位,部落格則是由內容部的事業發展組負責維護,目前尚未為此特別整合一個新的部門。

 「它(社群網站)不是一個內容,而是一個marketing的工具」李副總認為噗浪與臉書帶來一個新的平台,尚未與內容的產製有所關連。而既有部門的工作都包含行銷的部份,所以沒有再多設立一個整合的部門。


 有使用噗浪或臉書的網友,若有加入或成為它們的粉絲,在噗浪可以看到“Myudn”跟你道早安,或是臉書上即時更新的新聞,這些分享的內容究竟要如何選擇呢?


 李副總表示,內容多選自聯合新聞網上重大的、較能吸引網友注意的新聞,即符合此類讀者較感興趣的新聞。負責經營平台的單位會視當天新聞的狀態選擇相關內容,單日更新少則2-3次,多則5-6次。「題材的選擇主要著重在網路上較為熱門的題材,包括影視娛樂、重大新聞。有些較為嚴肅的題材,需要討論而不適用短訊息發出的議題,如二代健保等,它不是一句話能說清楚的,就不會將它放在上面。」


 與網友的互動上,聯合線上會針對加入的粉絲辦一些網路活動,但主要目的是想讓他們回流到udn,參加udn的活動。目前沒有針對噗浪或臉書的網友舉辦大型活動,多來自於聯合新聞網本站。希望透過這個平台,吸引更多網友回到本站瀏覽內容或參加活動。


 網友的回應是受到聯合線上重視的,李副總表示他們有許多方法去測量網友的反應。除了觀察噗浪或臉書以外,也會分析yahoo或google的關鍵字,根據這些去判斷讀者現在關心的是什麼,進而特別推薦和搜尋相關資訊。


 但目前在噗浪與臉書的行銷效果仍不明顯,以量而言,聯合新聞網本站的網友互動還是多於兩個社群網站。而作為一個行銷工具,對於新聞的採寫、編輯也還未能帶來影響。即使偶爾會在噗浪或臉書找題材,但也僅是眾多新聞線索的一部份。


 據此而論,社群網站仍未衝擊新聞資訊的產製過程,從聯合線上的角度,以此作為匯聚眼球的行銷平台,並試圖將眼球帶回聯合新聞網本站。李副總認為「目前的網路世界有這麼多的工具,你用了可能沒有太正面的效果,但不用它可能就有反效果,包括形象、實際的流量。」雖然還未能反映出理想的效果,仍無法讓人忽視社群網站近期內的成長,並期待它未來的發展潛力。



(更多報導內容請見卓越新聞獎「傳媒與教育電子報」NO.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