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15日 星期四

【特別企劃-微網誌】蘋果:增加多元化閱讀



記者宋小海/報導


《蘋果日報》於去年5月成立官方噗浪、推特,正式加入微網誌的行列,並在去年底另設立臉書帳號。其中《蘋果日報》噗浪與臉書目前有2萬名左右的支持者,而推特3千餘名的支持者則相形較少,訊息內容主要是一則新聞統發至三個平台。另外,《蘋果日報》在臉書成立「壹蘋果異人堂」,專門負責處理特別新聞人物的相關資料與訊息。


《蘋果日報》資訊統籌副總編輯謝素娟表示,報社發現國外社群網站的成長力道驚人,壹蘋果因此成立官方的噗浪、臉書、推特;每日下午發佈的蘋果搶先報,預先披露隔日部分的蘋果日報新聞,其中許多網友的回應對於記者後續的新聞追蹤有莫大助益,甚至直接將網友意見報導在新聞內。


謝素娟說,目前負責微網誌訊息發佈工作,主要由三位網路文編負責,社群上的新聞訊息,參考網站的點閱率以及社群用戶的使用習慣,由小組討論之後發佈,但其他部門編輯也會關注。挑選新聞除了《蘋果日報》各版頭條為重要新聞必然發佈外,以趣味性、消費、生活資訊類比重較高;另外也強調網路相關新聞。在噗浪、臉書、推特等社群發佈時不以量取勝,而是以「適度」、「定時」(半小時至1小時一則)為原則。


謝素娟表示,政治類新聞較易引起論戰,主因為黨派立場不同。另外娛樂票選活動新聞也因為粉絲各擁其主,會引起網友筆戰。編輯基本上不參與、出面調停,但若發表的言論涉及人身攻擊、謾罵,將會把該留言刪除。


對於雙向互動的新聞製作的影響,謝素娟說,各微網誌的回應訊息皆會透過網管技術整合至單一平台匯整,由文編選取評估訊息後再轉發給各發稿單位參考,至於《蘋果日報》A落的重要新聞,則因網友的批評意見更為多樣化,訊息轉寄會再經過資訊統籌部分類篩選,例如日前檳榔西施被警察過肩摔新聞,都有代為轉達網友意見。


「因為可讓讀者的多元化閱讀,對新聞效益的提升,是有正面性的影響。」針對經營微網誌社群平台是否能提升點擊率、網站廣告等收益,謝素娟則透露,目前網路廣告的價碼是固定的,但皆會定期依據檢視網站流量,再作評估。她並表示微網誌所帶來的新聞點閱與網路互動,並非報社主要獲利來源,因此獲益也非經營考量所在。


至於去年11月壹傳媒推出「動新聞」後,相關影音動畫是否帶動微網誌討論、網站點擊與手機服務,謝素娟僅表示,動新聞的點閱和一般新聞採分開統計,網站上所見的點閱數是一般新聞點閱,動新聞點閱尚無在前台露出。



(更多報導內容請見卓越新聞獎「傳媒與教育電子報」NO.70)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