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轉讓風暴 壹傳媒聯合工會漸成形

蘋果日報企業工會舉行公開說明活動。(蘋果日報企業工會提供)

901反媒體壟斷大遊行 近萬人民站出來

2012年9月1日,反媒體壟斷大遊行隊伍行經台北車站前。(宋小海攝)

拒絕成為紙糊的城牆──守護新聞專業 18年後再上街頭

1994.09.01「新聞室公約」遊行。(謝三泰攝)

籲改選公視董事會 媒改社火力全開

傳播學者22日在文化部前舉辦傳播政策新書發表會,並要求文化部立即促成公視董監事改選。(記者宋小海攝)

第二次旺中案公聽會 總裁蔡衍明現身

旺中案在NCC審查超過1年4個月,日前旺中媒體集團總裁蔡衍明要求NCC主委蘇蘅,在公聽會2週內決定此案,才會出席,但蘇蘅強調沒有承諾。最後仍然出席的蔡衍明表示自己睡不著覺,又聽說壹電視要實況轉播才會前來。(記者宋小海攝)

都更拆遷衝突 民眾、記者拍攝受阻多

「文林苑」都更案3月28日由警方執行協助拆遷,時至清晨當中員警以手電筒干擾拍攝影片的民眾,與其他包括本刊在內之記者。(記者宋小海攝)

美牛專家討論閉門遭批 農委會擬公開聽證對應

行政院跨部會美牛技術諮詢小組於21日召開第二次會議,是否開放各界人士與媒體記者進入旁聽成為討論焦點。(記者宋小海攝)

蔡衍明專文回應受訪言論風波 《華郵》堅稱報導無誤

旺旺中時媒體集團董事長蔡衍明日前接受美國《華盛頓郵報》採訪,其中訪談內容引發爭議,《中國時報》自2月9日起接連數日刊登相關報導與蔡衍明的回應專文。

奮力與時代共鳴─獨立媒體青年工作者思與見

在街頭抗爭中,貼近社會運動的獨媒記者是旁觀者?還是聲援者?(攝影/宋小海)

獨立記者在香港

香港獨立記者陳曉蕾受邀出席今年2月台北國際書展分享採訪經驗。

公視董事會延任逾13個月 學者發起靜坐抗議

傳播學者羅世宏靜坐抗議公視董事會延任超過13個月,腳旁橘子由現場支持人士贈予。(記者宋小海攝)

2011年12月20日 星期二

【記協會訊】「噴射機」反新聞置入的一年 黃哲斌促爭話語權


黃哲斌認為,政府在法律規範下,已暫時減少進行新聞置入,但像美麗灣渡假村等商業團體仍大舉使用新聞置入自我包裝。(宋小海攝)

文/宋小海(目擊者電子報記者)


去年辭去報社職位抗議新聞置入現象的黃哲斌,歷經一年後,12月16日受台灣新聞記者協會、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邀請,在文化大學新聞系進行〈一年了,我們再看置入性行銷〉演講,並引用「土徵條例」、「美麗灣」等時事關鍵字,除了比較目前政府及企業在新聞置入的差異,並指出反對新聞置入歷程與公共議題的關連,而每個人都可在主流論述之外,思考取得、展現自己的話語權。

黃哲斌回憶說,去年12月12日他正式離開中國時報,隔日在部落格開始撰文,寫下「乘著噴射機,我離開《中國時報》」,希望揭露台灣新聞媒體的置入行銷現象,而在網友的建議下,借用當時的連續劇《夜市人生》,開始了「業配人生」第一集。

文化界提問總統候選人 公視迫需修法定位


「文化界提問總統候選人」於12月15日於世新大學管理學院國際會議廳舉行,尋求連任的國民黨候選人馬英九、親民黨候選人宋楚瑜,以及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按主辦單位規劃先後到場,各自接受約一個小時提問(鐘聖雄攝)



記者宋小海/綜合報導


「文化界提問總統候選人」於12月15日於世新大學管理學院國際會議廳舉行,主辦單位「文化元年基金會籌備處」表示,這是台灣首次有總統參選人與文化界對話,期望內容可成為日後文化政策方向,開啟民間的監督平台與機制。提問以12個文化大方向開展,其中包括公共電視未來如何規劃,並由交通大學傳播系副教授魏玓進行提問。

魏玓提問時指出,公共廣播媒體向來是先進民主國家重要的文化建設項目,而我國公共電視自1998年開播以來,卻因為缺乏充足預算及完善法令制度,不但無法與先進國家公共電視並駕齊驅,晚近營運更陷入困境。



2011年12月15日 星期四

紐西蘭大地震採訪手記


今年2月22日紐西蘭基督城發生大地震,災後台視主播林益如與記者張倫昌即前赴採訪報導,獲得第十屆卓越新聞獎肯定。(記者宋小海攝)




文/林益如(台視晚間新聞主播、第十屆卓新奬電視類即時新聞獎得主)



 地牛翻身 採訪旅程急轉彎

還記得,告別漢米爾頓茶莊的那個下午,外頭陽光燦爛!主人朝我們揮揮手,我們以為這是紐西蘭採訪的最後一站了,沒想到趕往奧克蘭的路上,收音機裡傳來地震的消息!

當時我們沒有太多的考慮,想盡辦法就是要趕到十幾天前才造訪的基督城。只是機場關閉,訊息混亂,我們在基督城完全沒有認識的僑胞,加上此行是專題採訪,沒有攜帶專門做網路傳輸的電腦,台北編輯台消息傳回來說,當地最大的電視台也倒了,我們最後ㄧ絲可以傳衛星也破滅了,不過在一切不可能中,我突然想起新買不久的iphone4。同行的專題組同事告訴我,他常常拿著iphone4拍照完直接透過WhatsApp軟體,傳給其他有iphone4的朋友,而且速度非常快,我們馬上跟台北的採訪主任劉孟竹聯繫,她的手機剛好也是iphone4,我們試錄了一段影片傳回去,發現傳輸速度快,畫質也還能接受,我與攝影記者張倫昌就決定挺進基督城,先用手機跑新聞了!

2011年12月9日 星期五

減輕濫訴媒體 法界籲建調解機制



記者林朝億(右二)的民、刑事官司過程,成為傳播學界討論的焦點。(宋小海攝)


記者宋小海/報導

新頭殼網路媒體報導立委謝國樑針對旺中購併中嘉網路案施壓NCC,後續遭控告妨害名譽,並聲請假扣押,訴訟手段與2004年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對付《工商時報》記者曠文琪如出一轍。12月5日,臺大新聞所、臺大公共政策與法律中心舉行「落實新聞自由與人權保障」座談會,除了檢視假扣押程序是否合理,亦在12月10日國際人權日之前,探討台灣是否依據聯合國《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是否解除或修正刑事誹謗罪相關法令,不過現在場人士並未對此有所共識。


假扣押裁定書遲送

立法委員謝國樑對林朝億及新頭殼負責人蘇正平提起民事、刑事訴訟,並且對2人聲請各250萬元的假扣押獲准。案發後學界、媒體人士批評,謝國樑撤銷假扣押聲請,但民、刑事訴訟仍在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