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轉讓風暴 壹傳媒聯合工會漸成形

蘋果日報企業工會舉行公開說明活動。(蘋果日報企業工會提供)

901反媒體壟斷大遊行 近萬人民站出來

2012年9月1日,反媒體壟斷大遊行隊伍行經台北車站前。(宋小海攝)

拒絕成為紙糊的城牆──守護新聞專業 18年後再上街頭

1994.09.01「新聞室公約」遊行。(謝三泰攝)

籲改選公視董事會 媒改社火力全開

傳播學者22日在文化部前舉辦傳播政策新書發表會,並要求文化部立即促成公視董監事改選。(記者宋小海攝)

第二次旺中案公聽會 總裁蔡衍明現身

旺中案在NCC審查超過1年4個月,日前旺中媒體集團總裁蔡衍明要求NCC主委蘇蘅,在公聽會2週內決定此案,才會出席,但蘇蘅強調沒有承諾。最後仍然出席的蔡衍明表示自己睡不著覺,又聽說壹電視要實況轉播才會前來。(記者宋小海攝)

都更拆遷衝突 民眾、記者拍攝受阻多

「文林苑」都更案3月28日由警方執行協助拆遷,時至清晨當中員警以手電筒干擾拍攝影片的民眾,與其他包括本刊在內之記者。(記者宋小海攝)

美牛專家討論閉門遭批 農委會擬公開聽證對應

行政院跨部會美牛技術諮詢小組於21日召開第二次會議,是否開放各界人士與媒體記者進入旁聽成為討論焦點。(記者宋小海攝)

蔡衍明專文回應受訪言論風波 《華郵》堅稱報導無誤

旺旺中時媒體集團董事長蔡衍明日前接受美國《華盛頓郵報》採訪,其中訪談內容引發爭議,《中國時報》自2月9日起接連數日刊登相關報導與蔡衍明的回應專文。

奮力與時代共鳴─獨立媒體青年工作者思與見

在街頭抗爭中,貼近社會運動的獨媒記者是旁觀者?還是聲援者?(攝影/宋小海)

獨立記者在香港

香港獨立記者陳曉蕾受邀出席今年2月台北國際書展分享採訪經驗。

公視董事會延任逾13個月 學者發起靜坐抗議

傳播學者羅世宏靜坐抗議公視董事會延任超過13個月,腳旁橘子由現場支持人士贈予。(記者宋小海攝)

2012年7月31日 星期二

【旺中聲明】:同學們!請認清事實的焦點



文/旺旺中時媒體集團
 

    一、七二五「反旺中」抗議事件,已追查出的確發生發放走路工事實,絕非我們所杜撰。

    二、我們的報導與評論,不是要追殺、抹黑任何人,重新還給社會運動一個清明理性的空間,才是我們的重點。

    三、在一個多元社會裡,從政府、媒體到學界,任何人沒有被免於質疑的特權,黃國昌教授是反旺中的長期領導人,號召網路動員,我們希望給予黃教授更大的責任與壓力,讓他與社會各界了解問題的嚴重性。

    四、部份網路人士串連質疑時報週刊副總編輯林朝鑫自導自演,林朝鑫以個人身份提出誹謗告訴,這是為維護個人名譽和依法爭取清白的合法權益,目的不在告學生,而在透過司法途徑追出幕後黑手。

    五、學界標舉理想,理想不應該被金錢收買,「只要反旺中,拿錢也可以」的雙重標準也要受到檢驗。

    六、我們願意深切接受社會各界的批評與指正,更肯定學生對旺中案的關心,我們誠懇呼籲社會各界,讓爭議回到正軌,大家一起揪出走路工事件的幕後黑手,加油!


    旺旺中時媒體集團 2012/7/31


2012年7月27日 星期五

【記協聲明】嚴正譴責旺中媒體集團以惡質的新聞操作手法抹黑學者



文/秘書處

台灣新聞記者協會嚴正譴責中國時報、中天電視、中時電子報今天以「學生拿走路工 黃國昌:毫無知悉」標題,抹黑反對旺中併購案的學者,台灣新聞記者協會對旺中媒體集團違背新聞專業與新聞倫理,以惡質的新聞操作手法抹黑學者,感到痛心。

一、首先,中時記者將兩場完全沒有交集的抗議活動,連結為同一則新聞報導,在導言中以「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本周三審查旺中案,當天由中研法研所副研究員黃國昌帶頭的學者,及反對媒體壟斷學生行動聯盟數百名學生則在NCC現場抗議」,刻意模糊學者抗議與學生抗議的時間落差,兩場抗議行動根本沒有交集,所有在場採訪新聞的其他媒體記者都非常清楚,但旺中媒體集團記者卻刻意將二者進行連結,是新聞報導中最惡質的做法。

二、其次,該報導操弄「平衡報導」原則,將根本沒有關係的對象,刻意以「查證回應」的方式,將黃國昌老師設定為所謂的「幕後黑手」,此種為達媒體目的,無中生有創造新聞的作法,根本就是媒體專業的淪喪。

三、該媒體若有質疑,應是善盡媒體查證責任,追蹤所謂發放走路工人員身分,以及查明其所拍攝到的畫面與記者懷疑的真實性連結,但該媒體卻在毫無證據下,以新聞報導、特稿質疑方式,將黃國昌老師套上莫須有的角色,記協對於台灣存在這樣的媒體,感到極度的痛心。


台灣新聞記者協會 2012年7月27日



2012年7月16日 星期一

你說,我想聽?我說,你不聽?原住民族傳播疑問句


文/黃曼莉(Panay na Siko)


如果傳播具指向功能,那麼一定有一方是主動者,另一方是被動者。站在此思維上,原住民族在目前台灣傳播發展的過程中,又站在哪個位置?如何主動?為何被動?皆是今年「原住民族新聞與傳播研討會」中不斷被挑戰的疑問。

與會中,一篇以「原住民傳播工作者的身分政治及其實踐多元文化主義與原住民族傳播權」為主題之文章,透露了原住民媒體人作為一種傳播工具之角色,仍舊受限於臺灣媒體主導者的一方控制。文中引用石計生(2007)在《閱讀魅影:尋找後班雅明精神》一書中抒發對「主體性(subjectivity)」的解譯。他說『時常追索一個困惑自己已久的問題,用學術的語言來說,是主體性(subjectivity)。用白話文說,是「我能以何方式說出我血液裡流動的精神?」』。

其發表者想表達是,即便原住民族擁有類屬於自己的電視台(原住民電視台),具有內容之設定主導者,也未必是原住民族本身能握有,於是造成原住民族傳播者作為主動的一方,產生了身份上的矛盾。包含其內容的議題設定、詮釋等權力,在原住民電視台自2004年開台後,依舊產生疑慮。但遺憾是在文中並未指出其矛盾如何產生、如何釐清原住民族報導人的矛盾等。

當記者血灑向造神者眼:《普丁之吻》影評


文/彭昱融(前天下雜誌政經組記者)


《普丁之吻》
--起先,他們醜化記者;然後,他們仇視記者;最後,他們殺死記者



年初獲選日舞影展的《普丁之吻》,是一部貼近真實、細膩剖析近年俄羅斯青年政治運動的精采紀錄片;丹麥女導演Lise Birk Pedersen花四年時間,紀錄親普丁青年團體納什(Nashi)發言人瑪莎卓可娃(Masha Drokova)的覺醒與成長,以及一位反普丁獨立記者奧勒卡辛(Oleg Kashin)的悲慘遭遇。

除了出色的攝影和配樂,導演也提供俄羅斯晚近發展作為背景,但主角真實命運的戲劇性才可能使本片如此精采,提醒我「政治」是如此個人化、有血有肉。


2012年7月12日 星期四

10人退公視董事遴選破局 文化部改審查公開

10位公視董事候選人退出提名,文化部長龍應台與審查委員會召集人廖蒼松在11日晚間進行說明,並解釋未來審查過程的各項改變。(記者宋小海攝)



記者宋小海/報導

公共電視第五屆董事會改選審查在延宕超過一年半後,在629日終於再度展開,但在24名被提名董事人選之中,有10人認為審議程序「差別待遇」有嚴重瑕疵,因而在711日二度審查前請求除名,造成即使審查會通過其他人選,仍無法達到董事會17人的最低門檻。審查破局再度延後。

審查委員會召集人廖蒼松與文化部長龍應台在11日召開記者會,表示審查委員將致信向退出的候選人釋疑,並決議公開這兩次審查影音紀錄。龍應台說,對於10位被提名人聲明退出表達遺憾,能夠體會這些人的心情。

「大破可能剛好是大立的契機。」龍應台表示,審查會決議將重新提名後,文化部也會以全新態度處理;未來文化部將把候選人名單將廣徵各界意見,並事先公開,審查進行過程將透過現場網路直播公開,做為公民教育典範。

龍應台並表示,文化部將成立「公廣媒體改革小組」,引進專家學者及公民社會的力量來協助文化部處理公共媒體問題。文化部將於今年10月提出公共媒體政策,並努力讓公視法在下個立院會期通過修法。

2012年7月6日 星期五

新聞環境大不同 兩岸採訪「眉角」多



文/羅印冲(聯合報大陸新聞中心記者,曾派駐大陸北京)



前言:大陸是一個沒有媒體的地方

有一位主管大陸事務高層官員私下與記者茶敘時說,台灣官員時時接受在野黨與媒體的監督,很多政策都要反覆思量,盡可能完善;相對來說,在中共主政下的中國大陸,「是一個沒有媒體的地方」,官員不必受制於第四權的監督。

這裡所謂的「沒有媒體」,自然不是說大陸沒有媒體機構或新聞從業人員。這句話的真正意涵是:大陸沒有發揮第四權、可落實監督執政黨的新聞媒體。以這段話起頭,筆者想藉此一談兩岸新聞採訪環境的差異,以及台灣記者到大陸駐點採訪,最難適應的幾個部份。

2012年7月2日 星期一

當印刷機停止轉動──大學報的數位匯流之路



文/李訓豪(大學報1518期-1531期總編輯)


政治大學新聞系實習媒體《大學報》於6月8日停止發行紙本報紙,自新學期開始改以網路作為發行平台,從過去每週發行改為二週發行一次,希望學生摸索如何產製數位新聞。紙本報紙停刊揭示了面對數位匯流的潮流,學生實習媒體也試圖轉型,以培養學生因應未來媒體遽變的能力、思維。

然而實習媒體轉型並非易事,不僅需要學生的創新思考,也必須配合建置相關軟硬體和師資,在去中心化的網路世界中,如何延續《大學報》呈現學生觀點,深耕大學校園的精神,並提供新聞系學生實踐媒體想像的環境,學生和校方準備好了嗎?


顯影──新聞攝影的路途風景


文/余志偉 (前台灣新聞攝影研究會理事長)



攝影是光的繪畫,而顯影是讓這幅畫浮現於世的必要過程。

台灣新聞攝影研究會成立七年多以來,一直在默默成長與耕耘,我們的一個主要目標就是希望讓社會大眾看到新聞攝影從業人員的專業與表現。不可否認的,我們身處在一個充斥影像語言的時代,然而奇妙的是我們並不關心這些影像,或說這些「關於台灣這片土地的影像」。相較於世界各地精彩的新聞照片、廣告、多媒體特效等,也許這些影像並沒有辦法震懾你的眼球,也沒有辦法爆烈你的感官,但如果你仔細想想,這些影像是如此的貼近你我,如果你真的願意凝視它們、親近它們,你就可以感受到其中的溫度與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