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轉讓風暴 壹傳媒聯合工會漸成形

蘋果日報企業工會舉行公開說明活動。(蘋果日報企業工會提供)

901反媒體壟斷大遊行 近萬人民站出來

2012年9月1日,反媒體壟斷大遊行隊伍行經台北車站前。(宋小海攝)

拒絕成為紙糊的城牆──守護新聞專業 18年後再上街頭

1994.09.01「新聞室公約」遊行。(謝三泰攝)

籲改選公視董事會 媒改社火力全開

傳播學者22日在文化部前舉辦傳播政策新書發表會,並要求文化部立即促成公視董監事改選。(記者宋小海攝)

第二次旺中案公聽會 總裁蔡衍明現身

旺中案在NCC審查超過1年4個月,日前旺中媒體集團總裁蔡衍明要求NCC主委蘇蘅,在公聽會2週內決定此案,才會出席,但蘇蘅強調沒有承諾。最後仍然出席的蔡衍明表示自己睡不著覺,又聽說壹電視要實況轉播才會前來。(記者宋小海攝)

都更拆遷衝突 民眾、記者拍攝受阻多

「文林苑」都更案3月28日由警方執行協助拆遷,時至清晨當中員警以手電筒干擾拍攝影片的民眾,與其他包括本刊在內之記者。(記者宋小海攝)

美牛專家討論閉門遭批 農委會擬公開聽證對應

行政院跨部會美牛技術諮詢小組於21日召開第二次會議,是否開放各界人士與媒體記者進入旁聽成為討論焦點。(記者宋小海攝)

蔡衍明專文回應受訪言論風波 《華郵》堅稱報導無誤

旺旺中時媒體集團董事長蔡衍明日前接受美國《華盛頓郵報》採訪,其中訪談內容引發爭議,《中國時報》自2月9日起接連數日刊登相關報導與蔡衍明的回應專文。

奮力與時代共鳴─獨立媒體青年工作者思與見

在街頭抗爭中,貼近社會運動的獨媒記者是旁觀者?還是聲援者?(攝影/宋小海)

獨立記者在香港

香港獨立記者陳曉蕾受邀出席今年2月台北國際書展分享採訪經驗。

公視董事會延任逾13個月 學者發起靜坐抗議

傳播學者羅世宏靜坐抗議公視董事會延任超過13個月,腳旁橘子由現場支持人士贈予。(記者宋小海攝)

2009年12月25日 星期五

【記協會訊】《衝進災難第一線:談災難新聞報導與心理創傷》巡迴座談雲林場



座談會與談人由左至由分別為雲林縣新聞記者協會理事長江岱錦、台灣新聞記者協會會長莊豐嘉、旗美社區大學主任張正揚、蘋果日報記者辛啟松。(記協)



文/秘書處

 由台灣新聞記者協會主辦的《衝進災難第一線:談災難新聞報導與心理創傷》巡迴座談會中,記協會長莊豐嘉指出,若無良善的傳播管道,政府有再好的防災計劃、救災行動,民眾也無從得知。


 《衝進災難第一線:談災難新聞報導與心理創傷》於12月11日假雲林科技大學舉行,會中除了邀請雲林縣新聞記者協會理事長、中天新聞記者江岱錦;旗美社區大學主任.莫拉克獨立新聞網合辦人之一張正揚,以及蘋果日報台南駐地記者辛啟松等人參與座談,分享採訪及傳遞災區資訊的經驗。


 莊豐嘉指出,災情資訊越豐富,越能安定民心減少損失;若無良善的傳播管道,政府有再好的防災計劃、救災行動,民眾也無從得知。


 因此,他認為,媒體不應只是報導災難而已,還當在政府的救災體系裡擔任適當的角色。雲林縣新聞記者協會理事長江岱錦也表示認同,他強調,「傳播」在防災、救災體系中,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


 致力於災後重建資訊的旗美社大主任張正揚也以「莫拉克獨立新聞網」為例,該網站自9月29日成立以來,深入詳實報導災區新聞,有別於主流媒體在災後,不再關注的態度,更具社會意義。


 蘋果日報辛啟松分享在八八水災當下的採訪經驗,對於採訪災難的心理壓力,他認為自己還能克服。台視駐雲林記者郭振益也提到10年前的九二一大地震,對許多記者而言,是一畢子難以磨滅的記憶,即使事隔多年重回災區採訪,還是會時常想起災情慘況,要花費許多年才逐漸平復。


 至於一般的社會新聞採訪,車禍等重大意外事件所造成的心裡創傷,有些記者表示,會自己學習適應,慢慢學著接受,但也沒有尋求其他協助的管道。


 莊豐嘉表示,記協舉辦座談會,就是希望協助記者抒發採訪的壓力,同時記協也與政治大學廣電系副教授許瓊文建立合作關係,透過創傷新聞網等方式幫助記者。




香港「壹」工會成立再思考



引言:列寧在1902年寫了一本書《怎麼辦》,探討布爾什維克為了奪取政權需要做的一些事情,特別強調了反對經濟主義的思想,並提出了「時時刻刻準備著」的口號,為社會主義革命成功提供了理論基礎。而當前媒體工會也抱以如是期待。


文/alien(文字工作者)


 8月24日在香港,壹傳媒員工的工會正式對外宣佈成立,並且在將軍澳的壹蘋果大樓張貼招收會員的宣傳。關於入會的會費及條件,據壹工會正式對外發佈的消息是:填妥入會表格以及繳交會費,即是工會的一份子。加入工會的會費是:港幣10元(折合新台幣40元),年費港幣70元(折合新台幣280元)。目前,壹工會員人數已有百餘人。


「壹」工會的創建 

 是什麼原因,催生了壹工會?


 首要的原因是員工面臨「減薪」的情況,次要是資訊不透明的現況。就如壹工會在成立宣言裡所揭示,薪水減薪的幅度由2.5%上修至3.5%,公司並沒有照顧、瞭解線上基層工作者工作環境的問題(譬如:承辦商並未改善飯堂的問題,辦公室空調問題,等等),以及員工對於公司所執行的決策,永遠比外界來得慢一拍、少一些。


 目前該工會在網路上成立Facebook的群組(群組名是:Next Media Trade Union),並在群組中公開工會成員名單以及工會宣言。


 壹工會的成立對於香港傳媒的生態頗富指標意義。香港的《信報》、《南華早報》以及《中博環客》紛紛報導壹工會的成立,並且,對於壹工會抱持期許的態度。據《信報》的時事評論,普遍香港的中文報社因為「員工人數太少、員工的流動性太大,以及資深員工「日頭赤炎炎、隨人顧性命」的心態」,並沒有心力組織工會。目前英文媒體《大行》也正進行工會的籌組。


「壹」工會實質效用待沽 

 壹工會對外宣稱,創立此工會的宗旨是:「建立有效的勞資雙方溝通渠道,保障公司及員工利益」。更積極的理想是:「團結壹傳媒全體員工,確保所有人都得到公平及公正的待遇」。


 理想與現實是不是有一段距離?


 香港的《中博環客》9月時報導壹工會成立的概況,並且在文末拋出了一個重要的問題「壹傳媒集團年初曾減薪迎接嚴峻環境,若日後再遇減薪時,工會能否發揮集體談判影響力呢?」


 就筆者的理解,一個真正想要「進行抗爭」的工會,它的「抗爭態度與決心」可以由工會成員繳交的會費以及如何規劃會費使用方式,得以看出一二。對於壹工會收會費的標準,我們姑且先不考量香港物價水平比台灣高的實情,會費卻只有相當於新台幣40元,年費相當於新台幣280元,似乎僅是象徵性的收費門檻。筆者在Facebook更進一步地公開詢問會費的用途,工會成員這麼回應:「現階段入會費主要用作影印、會員證。年費用作會務,包括會員大會、活動及會訊等。」至於是否調整會費及設立預備基金,目前尚未討論、也未拍板定案。


 很明顯的是,這些會費並不預期用作準備長期與資方抗爭的需要。同時,也折射出目前壹工會的組成份子,並無工運及運動組織工作的實際經驗。


會費投射對工會的想像 

 筆者曾經與第一銀行產業總工會的總幹事汪英達討論香港壹工會的現況。汪英達表示:「會費收多少一定涉及了幹部與會員間的權利義務,並且有絕對的關係。」就工會的改革運動經驗來說,如果會費越高,會員當然越在意工會做得如何,也越會給工會監督的壓力。換句話說,錢多好辦事,錢收得多可以做的事更多,但定然會承擔更大的壓力,工會幹部如果行事不當,也易遭到更多的批評。但是,反觀大多數的工會幹部如果也與一般會員一樣,寧可維持低會費,只會讓工會一直陷於財務窘境,難以突破。


 同樣的思維模式,在撰稿過程,筆者亦訪談中國時報資深工會幹部陳文賢。陳文賢他這麼說:「工會的收費就是會員對工會的想像。」小額的會費,對於會員來說,可能是買個保險的心態,在勞動節時作作紀念衣服,定期嗑牙聚會,會員對於工會運作狀況根本不在意、也不願意投入心力瞭解,另一方面來說,工會會員只願意交小額的會費,也反映了會員對工會的信任度是很低的。以台灣的中時工會的抗爭經驗來看,在民國85年,對會員酌收會費一萬元,在當時來說一萬元的會費用是相對昂貴,但這些收入是用作抗爭基金,會員之所以願意,也是因為共同經過抗爭的歷程,能瞭解這樣的收費是有道理的。


 不過,在質疑壹工會會費以及工會運作的目標時,也不妨留意香港在工運抗爭經驗裡,累積豐富經驗的職工盟(職業工會聯盟)組織。職工盟除了常規的會費之外,並且有募款的收入,他們積極不斷地對外進行倡議及擴展培訓活動。


 職工盟經驗,也許能為壹工會對媒體抗爭運動,擘劃具體的想像。筆者以為,工會成立的態度與願景,也正是一種布爾什維克式「時時刻刻準備著的姿態」。





平面記者團結力量初啼:香港壹工會成立 ──專訪香港壹傳媒副理事長馮永堅




文/alien(文字工作者)

 香港壹傳媒工會成立的主要促因是在今年(2009年)2月時,香港壹傳媒集團公司對外宣佈減薪3.5%。


 根據壹傳媒副理事長、壹傳媒工會成員馮永堅表示:「如果是公司營運虧損,員工集體是願意與公司共渡時艱,但是,公司在金融海嘯後是有盈餘。」按照馮永堅的說法,催生工會成立的主要原因,是壹傳媒集團(資方)並非依法律規定所施行減薪的策略。


 在工會成立過程時,一面得向政府職工登記局申請,同時為了避免公司(資方)在工會成立草創的初期,有可能打壓工會而防礙工會發展。所以並沒有將讓許多同事知道工會籌備的過程。招收會員的過程,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透過實體空間,在辦公室貼宣傳單張等招收會員,另一種方式是在網路上利用Facebook,招收會員(請見下圖)。



香港壹工會 Facebook介面。(圖片擷取自網路)



 馮永堅認為,以資方的立場來看,公司對壹工會的態度是正面且友善的。目前工會由7名理事組成的理事會組成。組織架構分作:理事長、副理事長、財政及秘書四個職位,另外還有三位理事。現在約有140名會員,包括編輯、記者以及美編等,壹工會在成立過程,也嘗試徵詢香港職工盟的建議。


 至於現在及未來可能的運作方式、擘劃。馮永堅認為,現在仍是工會成立的初期,工會不定期舉行理事會議。目前成立的宗旨是希望可以成為勞資雙方的溝通橋樑,並且為員工向公司表達意見。


 香港過去在平面報業並沒有工會。所以,記者平日在線上工作的時候,遇到不公平的對待時,為了爭取福利,往往只能單打獨鬥。壹工會的成立,代表了香港平面媒體工作者有集體抗爭的管道,頗具指標性意義。


 在筆者定稿前,10月份壹工會與資方達成協議:壹傳媒行政總裁朱華煦公開允諾還原減薪員工的原本應得的薪酬。並且,公司(資方代表)承諾定期與工會的代表開會,也同時向全體員工報告營運狀況。


 壹工會積極爭取得到令人雀躍的結果,也讓外界更加看好壹工會的發展。未來,香港壹工會它是不是能成功地運作,當媒體工作者再遇減薪情況時,或是權益受損時,壹工會是不是能發揮集體談判的效力,後續發展值得關注。



莫拉克獨立新聞網捉襟見肘 仍堅守戰場



莫拉克獨立新聞網的記者必須自行開車在山區穿梭,出門跑一趟車子便滿佈塵土。(記者宋小海攝) 



記者宋小海/高雄採訪報導


 24日是八八水災後第138天,莫拉克獨立新聞自9月29日開站以來,以有限的駐地記者人力,結合關心災區的各界人士,持續報導災後重建過程。身為發起人之一的輔大新聞傳播系講師陳順孝表示,莫拉克獨立新聞網目前等於是參與成員在「奉獻」,未來營運除了需要社會大眾的關注奧援,同時希望申請「數位典藏」計畫以利後續經營。


駐地記者三月內歷經三代

 場景拉到災情嚴重的高雄縣山區,《目擊者》記者於本月走訪六龜鄉、桃源鄉等地,拜訪莫拉克獨立新聞網駐地記者;當時正值記者柳琬玲將採訪工作交接給新任記者鄭淳毅。


 柳琬玲原為文山社區大學工作人員,災後被調至旗美社區大學後,參與莫拉克獨立新聞網的報導工作。短暫與開站後第一代康椒媛共事後,康椒媛即轉任環境顧問公司,從事環境規劃設計、社區輔導等工作,但仍與高雄縣災區重建相關。柳琬玲於11月後又必須回頭專注在旗美社大的工作,11月到任的記者鄭淳毅則負責接下高雄縣各鄉鎮的採訪路線。


 鄭淳毅原任職半官方之生物科技開發中心擔任專案行政,進入原住民鄉鎮推廣有機農業;後因專案缺乏經費投入致使組織精簡,而後轉換跑道擔任莫拉克獨立新聞網的記者,帶到筆電等輕便行李,自行駕著兩輪傳動的休旅車在坑洞碎石不絕的山區行進,到任後直接投入採訪,逾一個月還找不到時間返回桃園家中收拾行李。該名記者的薪資現由樹谷基金會贊助,讀者若看到她的作品,可見文末皆附註「本文作者之工作費用,由樹谷基金會贊助」。



記者採訪嚴肅的災後重建新聞,偶爾也會在餐桌上進行。(記者宋小海攝) 


 「在這裡採訪要有自己的車比較好。」柳琬玲說。同樣也是自己在山區衝上衝下,緊盯政府派員勘察受災村落的進度,她必須自己機動前往各村,並隨時與新聞網主編馮小非聯繫。山區有時連線品質不良,發稿進度便會受阻。


奉獻與工作之間的拉距

 鄭淳毅言談中輕鬆笑談自己如何被「剝削」,在山區採訪有時,會自動跳過一餐。《目擊者》記者隨著柳琬玲進入桃源鄉途中,一度險些在山路彎道與來車對撞,新聞網的記者精神勞累可見一斑。


柳琬玲(右)自己的車子送修,桃源鄉的理斷牧師(左)為她送來當地修車廠老闆自己的"Hello Kitty"車代步。(記者宋小海攝) 


 新聞網在高雄縣的三代記者皆為女性,即使離職後,在自身工作之餘仍會協助報導。柳琬玲在旗美社大接觸當地組織工作,也會與莫拉克新聞網互通聲息。柳琬玲則表示,現在新聞網除了要將「當地資訊帶出來讓大眾知道,也極需記者人力將外頭的重建政策過程帶進災區。」






公視董事長適任案 28日臨時董事會大對決



公視董事會爭議,就像茶壺內的風暴,一觸即發,讓公廣集團陷入難解的紛擾。(顧美芬攝 )


文/顧美芬(文字工作者)


 面對新舊勢力的糾葛,公視擬於28日周一加開臨時董事會,討論董事長鄭同僚及總經理馮賢賢適任案,究竟是否能如期開得成?在公視工會網路留言板上討論得熱烈,各界都在看。


 12月初,備受爭議的公視董監事增聘案,無視於監察院已向新聞局提出糾正,在14日召開的公視董事會中,10名新增董事,以「(14日)議程資料中,不見員工關心的重大治理議案列案,此為不當阻礙進行」為由,連署提案要求董事會延後至28日加開臨時董事會,討論董事長、總經理適任案等重要議題。


 據了解,28日臨時董事會中,若能如期舉行,討論的主要提案,除了員工績效獎金規劃外,還包括公廣新聞平台建置、原客台長遴選案,以及董事長、總經理不適合處理案。


 儘管公視董事長鄭同僚,一度以「未依規定在14天前提案為由」退回上述提案,10名董事隔日回函反嗆,「14天前提案」說法,只是擴大解釋,並要求調閱過去會議記錄,確認過去董事會是否都比照同樣標準?


 有趣的是,對於行政院新聞局修法增聘公視董事案,主動提出調查糾正的監委吳豐山,同時也曾任公視第一、二屆董事長,根據吳豐山向新聞局提出糾正的兩大缺失包括:新聞局對董事名額認定前後標準不一,95年「無線電視公股處理條例」通過後,原客宏三台納入公視合併成為公廣集團,規模已擴大,但新聞局卻遲至今年才提修正草案,明顯失職。對於監委的糾正案,究竟能產生多少影響,也是令人好奇。


 公視董事會爭議愈演愈烈,為了避免妨礙公廣集團發展,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媒體改造學社發表共同聲明,呼籲新舊董事公開對話,以建立條法,推動制度為先。






群眾運動採訪安全停看聽



記者顧美芬/特稿


 備受矚目的江陳會議期間,大小衝突不斷,特別是攝影記者,為了取得精彩畫面,隨時可能置身在衝突場合中而不自覺,也可能讓自己身陷危險、不確定的環境中。


 雖然群眾運動的場合,存在許多不確定性,但仍有些跡象可以依循,採訪群眾運動累積豐富經驗的資深攝影記者黃子明表示,一般最容易發生衝突點的地方,就是警民對峙的拒馬前。


 有些攝影記者混在警察中,捕捉畫面,但是因為躲在警方後面拍照,角度很容易受限;也有人會選擇混在人群中拍照,卻很容易被當成是攝影搜證的刑警;或是因媒體立場與群眾立場相佐,成為被攻擊的對象,危險性也相對提高,所以混在群眾中拍照,需要格外小心,隨時留意周遭的變化。


 若遇到民眾對攝影記者挑釁,有些電視記者直接將攝影機鏡頭對著挑釁民眾拍,反而容易讓衝突事件擴大,衍生不必要的流血事件。黃子明建議,最好採取冷處理態度,避免正面衝突,拍完照就迅速離開現場,不要停留太久。同時,他提醒,儘可能避免落單,畢竟群眾運動的場合,是非理性、不講道理的。


 另一個容易引發衝突的時機點,是警方的舉牌動作。曾經歷經520抗爭事件採訪的黃子明說,警方的舉牌,很容易刺激群眾的情緒反應。這時候最容易發生民眾偷襲、丟擲石塊等危險物品;尤其是入夜後,攻擊行為會更激烈,記者在拍照時,也要格外留意現場群眾的情緒。


 而遊行隊伍成員的組成份子,也要留意。黃子明舉例,通常年輕人比老年人更容易衝動,男生比女生更激烈,特別是群眾中可能摻雜了一些小混混,若直覺不對,儘可能保持距離。黃子明也建議,必要時,攝影記者可以多利用長鏡頭遠距離拍照,減少不必要的麻煩。




聚焦江陳會 媒體總動員




23日陳雲林進入商店購物,在旁的攝影記者準備衝入拍攝,抗議民眾則被隔開。



記者宋小海/台中、苗栗採訪報導


 12月21日至25日第四次江陳會在台中舉行,這次報名採訪國內外媒體計有169家、558人,其中也包括大陸媒體(含駐點)有20家、57位採訪工作者。


 鑑於去年江陳會發生警民衝突事件,內政部因應維安需求,成立「順成專案」調度各縣市警力支援,據統計超過5000名員警投入,國安人員亦有數百名之譜。


 早在陳雲林抵台的前日,陸委會聯絡處於下午5時後寄送電郵告知記者,須在晚間9日完成報名隔日江陳會各別場次;而新聞行政辦公室在郵件表示提供兩支電話受理169家媒體記者報名,大量報名電話使得台中市以外的記者必須等候佔線時間。


第四次江陳會成為國內外媒體焦點,首日5樓平面記者室幾乎爆滿,不少記者找不到位置,僅能拿著筆電與椅子坐在靠牆走道;有的記者則將名片貼在桌上「劃地撰稿」。(記者宋小海攝)



台中迷航記 記者罵聲起

 至於陳雲林21日抵台後參訪台中市建設的行程,20日新聞訊息僅透露「配合台中市政府之規劃通知」。21日當天,台中市政府通知媒體調派人力,分批於下午2時50分,以及3點15分搭上採訪專車前往不同地方,以便跳點採訪陳雲林之行程。


 不料記者搭上車之後,經過再三追問仍無法從台中市政府官員口中得知預定採訪地點;採訪車司機亦同樣不知行程,僅能緊跟著前方座車。第一批記者跟著陳雲林一行人抵達「聯聚信義」豪宅參訪時,傳出中國央視記者不慎跌傷的插曲,接著與第二批記者都被載到「亞緻飯店」,原本傳聞要參訪的「萬和宮」及「科博館」最後證實只是虛晃一招。


 在亞緻飯店時,記者們累積不滿的情緒終於爆發,當面詢問台中市市長胡志強是否在「耍弄記者」、「防賊」。沒想到得到的答覆竟是「你只是不習慣。」不少記者頻搖頭,也讓其他待命的記者同業直呼不可思議。


 許多記者認為,台中市政府可以溝通哪些可能是「明點」、「暗點」,而不是完全不讓記者瞭解資訊,形同電影情節中的「矇眼綁架」。經過媒體的輿論壓力,胡志強最後向媒體致歉,同時強調未接收到來自總統府的溝通。


  
22日陸委會主委賴幸媛與海協會會長陳雲林會面時,攝影記者在會場後平台上尋找最佳拍攝畫面。(記者宋小海攝)


維安考量 採訪空間受考驗

 除了參訪行程之外,飯店各式會議行程也同樣嚴密,舉凡「歡迎儀式」、「晚宴」「江陳會談」、「簽署儀式」、「陸委會主委賴幸媛會見海協會代表團」等大小不一的行程,記者除了必須隨時配掛「第四次江陳會談記者證」之外,還要按時領取各場次編號證明卡,附在記者證下方;在「簽署儀式」等重要儀程上,記者更須接受警方安檢方,才得以進入。


 由於採訪媒體眾多,致使記者如何在適當位置、角度、時間,拍到需要的新聞畫面成為一大問題,特別是部份場地僅能容許少數記者進行拍攝;對於媒體記者與官員意見喬不攏,由電視新聞現場製播聯誼會副會長黃光華,以及台北市攝影記者聯誼會會長邱榮吉居中協調。


 在協調過程中,也有少數近乎火爆的場面,以22日於裕元花園酒店舉行的江陳會談現場為例,據與會記者表示,記者座位安排相當不理想,距離會議桌太近,空間受限,讓攝影記者擠成一團,更不用談文字記者。對此副會長黃光華後來表示,前日雖與行政負責人員談妥場地配置,但隔日卻因維安人員的要求全盤推翻,才出現此一情形。


 在維安因素之外,人員動線不當亦會干擾新聞拍攝。在首日歡迎晚宴上,會場工作人員不時走動擋住拍攝,致使部份攝影記者按耐不住邊拍邊罵,對手持專業攝影機的記者更是一大困擾。



海基會與海協會完成簽署儀式後,中國各家電視台隨即進行現場轉播。(記者宋小海攝)


警民衝突現場 記者驅前搶拍

 記者除了關注江陳會談實質內容之外,週邊抗議事件也是採訪重點,各家媒體調度SNG車在福華飯店旁的進行轉播外,在拒馬外也有數部SNG車駐守,還有有主播直接在警方拒馬不遠處架起轉播台。


 特別是23日晚間7時發生的警民衝突事件。許多駐守飯店外圍的記者本來以為「準備換班了」,不料一輛抗議宣傳車行經裕元花園酒店門口時,對其發射沖天炮引發首度江陳會流血事件的序幕。



23日晚間警民衝突事件後,警方欲以拒馬封鎖天橋,記者趕緊整御裝備下橋採訪。(記者宋小海攝)

 在第一時間幾位記者捕捉到發射沖天炮的畫面後,警方爬上宣傳車企圖制止抗議民眾,台中市刑警大隊小隊長陳諸想卻跌落在地頭部受傷,後送澄清醫院。後續警方前撲後續,將宣傳車上的6位抗議民眾逮捕移送台中二分局。為了拍攝衝突現場,幾位記者爬跨過刺絲拒馬,在推擠中險象環生。


 事件發生之初,對於「推落」、「掉落」,警民雙方各執一詞。現場記者更提高警覺,以防第二波衝突。約莫十點半左右,警方則公布搜證帶,畫面顯示車上民眾有推落員警的動作。


警民衝突事件發生,記者透過SNG車於第一時間傳遞現場訊息。(記者宋小海攝)


 接著媒體記者兵分多路,其中以駐地記者為主力,緊盯台中二分局、澄清醫院的最新狀況;直至午夜時分,媒體記者方才陸續散去。



2009年12月12日 星期六

自由北韓電台創辦人金聖玟獲頒「2009年亞洲民主人權獎」



從台灣總統馬英九手中接下獎座的自由北韓電台創辦人金聖玟,感謝台灣對他的肯定,也希望這份支持的力量能持續幫助更多北韓人民。(圖:台灣民主基金會提供 )


記者余叢維/台北報導


由台灣民主基金會主辦的「2009年亞洲民主人權獎」,今年由自由北韓電台創辦人金聖玟獲得,藉以彰顯金聖玟勇於挑戰北韓極權政治。

10日上午在台北遠企舉行的頒獎典禮結束後,金聖汶在與NGO代表的座談會中透露,得到這份殊榮讓他很意外,也許是緊張,甚至不知道是怎麼樣打領帶,但是想到得獎帶給他的肯定,他希望台灣繼續協助更多從北韓逃出來的人民,給他們更多機會。

金聖玟於1962年出生於北韓家庭,因為表現傑出,28歲那年一度被軍隊擢升為上尉。也許逐漸體認到北韓極權專政,經過數次逃脫北韓又遣返後,終於在1999年,在南韓親戚協助下,成功地脫離北韓,投奔南韓。

金聖汶在1991年間曾擔任軍隊裡的宣傳官,深刻體會北韓人民思想受到當局嚴密箝制。為了讓北韓人民有機會聽到外面的資訊,2004年金聖玟創辦了「自由北韓電台」。不過,在南韓境內設立一個對北韓發聲的電台,並不如想像中順利。

金聖汶夫人文明玉表示,南韓人民對電台的看法很兩極,曾有兩三次遭到南韓民眾抗議,不得已被迫遷移。不過,令人欣慰的是,經過多年不畏艱苦耕耘,據統計,許多自北韓逃出來的流亡者表示,曾聽過「自由北韓電台」。

金聖汶也希望台灣朋友能繼續發揮影響力,希望透過網友集結的力量,希望讓中國對北韓問題,有一個明確的態度。從而讓北韓政府面對國際壓力,而走向民主開放。




「新聞自由」下的人權價值



文/戴智權(台大新聞所學生) 


 「衝進災難第一線:談災難報導倫理與心理創傷」座談會,給予我深刻的啟發。憲法第十一條保障「新聞自由」,但媒體不應該舉著「新聞自由」的大旗幟,枉顧任何其他基本人權的價值。在保障閱聽人「知的權利」的情況下,媒體必須具備同理心,維護「災難事件受害人」本身的人性尊嚴。商業競爭下的媒體,相關的自律機制應該建立。

 綜觀台灣的傳播媒體,舉著「新聞自由」的大旗幟,希冀對於任何社會現象或個人隱私報導。但事實上,傳播媒體並不享有「絕對的新聞自由」。依據憲法二十三條,「新聞自由」在符合公益目的、法律保留原則及比例原則的情況下,仍然受到限制。說穿了,「新聞自由」沒有這麼偉大,可以凌駕在一切的人權之上,「新聞自由」是憲法價值體系的一環,但不具備最高的地位。

 記者採訪時,應避免受訪者的二次傷害,顧及「災難事件受害人」本身的人性尊嚴。以八八水災為例,部分電子媒體直接訪問受害者的心情,並且近距離的拍攝受難者家屬的臉部表情,突顯他們的悲傷,這是相當不恰當的作法。

 新聞報導的本質,在於真實傳達訊息給閱聽人,只要能達到目標即可。有些問題會挑起受訪者不愉快的記憶,影像畫面會突顯受害者家屬不堪的表情。當這些報導或畫面一直經由電視台二十四小時不斷地播送,對於受害者及其家屬都是不斷的重複傷害。難道受訪者的心情不需要被照顧嗎?難道近距離拍攝臉部表情就叫彰顯「新聞自由」?難道為了「新聞自由」,其他人的人性尊嚴都可以犧牲?

    記者應該具備公共關懷及同理心,民眾「知的權利」固然重要,但災難發生後,受害者的創傷恢復,應凌駕在「知的權利」之上。

 商業競爭下的媒體,媒體為了收視率或發行量,以「灑狗血」的方式報導。事實上,媒體間可以訂立「自律公約」,彼此約定不能用什麼樣的方式報導新聞,並且訂立相關的罰則。目前,「衛星廣播電視法」及「廣播電視法」並沒有「自律公約」的設計,立法院應加速立法,讓媒體自訂自律規範。

媒體移開視線 災難並未終結



文/陳寧(台灣大學新聞所學生)

 思考如何處理災難新聞時,我常常會想,災難新聞對於社會大眾的意義為何?我們需要那麼鉅細靡遺的知道每一起災難事件的所有經過嗎?儘管學術界對於災難新聞有不少討論,而瞭解災難事件、社會事件就某種程度上來說,也具有教育民眾的功能,不過當我們進一步去探討在災難新聞的產製過程中,報導者和被報導者雙方可能面臨的傷害,自己也更加疑惑。

 諸多媒體雖然在第一時間搶入災區,帶出第一手畫面與訊息,但當災民開始面對重建問題與顢頇的政府政策,媒體卻已轉移焦點,彷彿災難已經消失。風災過後,我也南下高雄縣好幾趟,進到安置災民的營區,做了一些觀察與紀錄。三個多月以來,災區的混亂和無力依然,軍營安置環境的缺失,家暴、自殺事件頻傳,即使有許多NGO組織,努力進行災民生活照護與政策倡議的工作,他們的能力畢竟有限。

 此外,隨著政府急就章的通過了《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特別條例》,原住民也即將面臨土地被強制徵收、回家的道路(如台20線、台21線)因土地被降限使用而無法修復、部落文化流失等問題。以上種種問題,包括風災對個人的、以及對族群的影響,就不能算是災難新聞的一環嗎?又或者這些僅僅是一般的社會問題?

 即便921地震至今已經超過10年,災難仍尚未平息,還有未完成重建、遷村的受災戶,仍然在期盼能有個自己的家。如南投縣仁愛鄉瑞岩部落的遷村案,延宕多時,才在今年8月終於動土開工。這些案例之所以一拖再拖,就這麼拖過10個年頭,之中其實有不少問題是需要被揭露的,但媒體角色的缺席,也間接縱容當政者,幾乎已經遺忘災民的存在。

 因此,討論如何在採訪災難新聞的過程中,保護當事人,並給予記者心理上的支持、協助,雖然是一重要課題,但也許我們也必須思考,災難新聞究竟具有什麼樣的意義,而災難新聞又該如何被重新定義。

衝進災難第一線:談災難報導倫理與心理創傷



文/吳韻萱(記協志工,政治大學新聞系學生)


 八八水災造成的傷痛,仍在國人心中盪漾,在急難時刻,媒體能如何適切扮演其角色?台灣記者協會與台灣大學新聞所合辦「衝進災難第一線」系列座談,邀線上記者與消防署人員與談,望透過經驗分享與交流,為從事災難報導的新聞工作者指引迷津。

 目睹小林村民痛失親屬的悲慟,公視記者林曉慧以同理心,呼籲媒體在災難現場,「別再搶獨家」,「一百多位家屬在身旁哀嚎,我回台北時,花了很長時間調整情緒。」

 小林村民欲衝上直升機救人,與警衝突時,眾家媒體一面倒,將村民形容成「暴民」。林曉慧說,記者在狀況發生時應釐清事件之脈絡,發揮觀察力,在混亂現場找出關鍵人物,並加以訪談。林曉慧以直升機衝突事件為例,「其實前一天,有管理單位向村民擔保,可帶一至二人上機救人,隔日卻食言,村民才如此激動。」在眾媒體聚焦在災民哭喊之時,林曉慧寧可將時間花在關鍵人物的訪談,並謹慎求證,「與其拍哭得呼天搶地的人,我會找還能清楚表達的受訪者。」林曉慧說。

 蘋果日報記者戴上茹,則從一線記者的資源短缺,談到新聞室結構之問題。「影音時代來臨,平面記者要具備DV、數位相機、3G上網手機、電腦,資方提供的設備極少。在災難現場設備若報廢,費用都由記者自行吸收。」

 除了資源不足的問題,災難報導更須極佳應變力,「但報社常雇用低薪、社會經驗不足的記者,在災難新聞的表現差。」戴上茹認為,問題根源在新聞室結構,上層應調整災難新聞的人員調動。

 災難發生時,消防署會發布災情相關訊息供媒體。消防署國會組組長梁玉竺以新聞跑馬燈為例,談政府單位與媒體的連繫問題。「新聞台跑馬燈要求即時性,有時未查證就把字幕打出來,什麼說法都有!和官方公布數字差很多。」梁玉竺呼籲,媒體對新聞真實性的要求,應優先於速度的追求。



 

【記協聲明】選舉前夕 執政縣市候選人不該呈現廣編專輯



2009/12/03 記協聲明稿


 縣市長選舉投票在即,不少民眾都從新聞報導中得知候選人資訊,以做為投票判斷,依此,新聞媒體理應在選前以公正、客觀的態度報導選舉相關新聞。


 然而根據記協志工調查11月份之平面媒體,發現多家媒體皆刊登了不少與候選人相關之「廣編」、「專輯」。此類版面看似新聞,實則以頗不尋常之正面筆法呈現該候選人之政績,並與時事無關,令人不禁懷疑此類內容有替特定候選人宣傳之虞,嚴重違反新聞報導所應秉持之中立、客觀原則。


 記協指出,媒體應避免以「新聞手法」呈現「政治廣告」,造成讀者混淆;與「廣編」、「專輯」相關之縣市長候選人,也應立即主動向選民說明,釐清該候選人是否使用執政縣市之文宣預算,進行個人的競選廣告。記協亦呼籲中選會應訂立相關規範,防止候選人以置入性行銷方式進行自我宣傳,以免誤導選民、造成選舉不公。





台灣新聞攝影研究會聲明稿--針對自由時報合成照片事件


2009/12/9

 針對《自由時報》於2009年11月30日擇以不同時、地的新聞照片,以合成的方式構成圖像所引發之社會爭議,【台灣新聞攝影研究會】(以下簡稱「本會」)經理監事會議討論結果,以新聞攝影專業組織之立場發表此聲明,並提出下列意見:


一、新聞攝影的專業奠基在眼見為憑的真實(Reality)之上,這也是攝影記者屢次冒著生命危險上山下海,只為了拍攝真實影像;這樣的影像在現實社會生活中自有其意義,乃是維持閱聽人信任媒體所發佈影像的公信力之所在。


二、長久以來,新聞產製流程在高度分工以及科技的快速發展下,編輯台對新聞照片之專業認知不足,屢次傷害新聞攝影的專業與倫理,致使攝影部門與攝影記者在媒介組織的科層體制下逐漸喪失對專業的堅持與捍衛力。


三、此次《自由時報》於11月30日擇以不同時、地的新聞照片,以合成的方式構成圖像,並在新聞處理與文字敘述上含糊其詞;未清楚在圖片下以專文說明該照片哪一部分為合成、原照片拍攝內容為何、為何如此合成,以及提醒讀者勿認以該圖為真。而是利用合成照片之高度擬真性,使讀者無法或明確快速辨識出影像何處為合成,極可能導致讀者誤認其為真實影像。此舉不僅扭曲新聞攝影的專業與倫理,也輕忽攝影記者的專業與養成機制;致使新聞影像的傳播失真,損害新聞影像的公信力與閱聽人之權益。


四、基於上陳,本會強烈建議各報社當重視攝影部門及包含美編在內的編輯部人員之專業養成訓練,並改善專業分工不對等之權力關係。期望在新聞產製過程中能重視攝影部門之意見,讓台灣的新聞攝影朝向良性的路途發展。


五、本會建議,各報社研擬對「模擬」、「合成」、「圖表」、「插圖」(即設計畫面或擺拍)等後製影像標準;進而擴大至所有媒體共同訂定自律之規範標準,以維護閱聽大眾對媒體之信心,並挽救媒體自身的專業性與公信力。


台灣新聞攝影研究會

【記協聲明】自由時報合成照 編輯部該道歉



2009/12/03 記協聲明稿

《自由時報》於11月30日擇以不同時、地之新聞照片,合成構成圖像,引起社會爭議。在本月2日該報編輯部聲明中,第二段用「在該張照片上」之語,可見編輯部最後仍將合成物件視為「照片」而非「示意圖」處理。記協強調,使用合成照片造成讀者混淆,即已違背新聞倫理,有虧社會大眾,更是對新聞攝影專業之嚴重冒犯。


記協認為,該報若使用示意圖說明新聞,美編應採用繪製為佳,而非「合成新聞照片」造成讀者誤判。該報編輯部雖強調已註明「圖為模擬畫面,美編組合成」之標語,標示位置卻落於下半版,顏色亦不夠突顯,使得未經攤閱全版之讀者無從察看,即能製造錯誤印象。《自由時報》編輯部濫用新聞照片,賦予價值判斷之誇大編輯手法,事後卻未能反省,拒不認錯,記協對此表示嚴正譴責。



【記協聲明】「動新聞」該罰不該禁 模擬羶色腥事件違背新聞倫理



 2009/12/02 記協聲明稿

 壹傳媒上月16日於網站推出「動新聞」,將記者採訪內容以動畫呈現,其中包括性侵害、性騷擾、兒虐及家暴等四類新聞,模擬受害場景與過程,同時在《蘋果日報》宣傳,引發公民團體強烈反彈。12月2日,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更因此要求壹傳媒在申請電視台執照時,補提文件說明電視台將如何運用動畫技術。


 為維護新聞專業,台灣新聞記者協會對於「動新聞」事件,做出下列三點聲明:


一、壹傳媒推出「動新聞」,模擬記者未親身參與之「事件現場」,就新聞倫理而言,為了達到畫面的逼真效果,本就容易陷入誇大、虛構的陷阱,更遑論模擬性侵害、性騷擾、兒虐及家暴等四類新聞,除了可能過度突顯加害者行為,對於受害者更是構成二度傷害;記協極不認同壹傳媒「動新聞」的「部分呈現內容」,因為此舉已逾越新聞適於普遍閱讀的尺度,且有誇大渲染、傷害當事人或引起模仿之虞,同時也有觸法疑慮。《蘋果日報》的社會新聞事件模擬圖,部份過度羶色腥的內容,亦同樣不應刊載。記協呼籲壹傳媒必須拿出具體做為,積極參與媒體自律組織,同時並訂立編採、製播自律守則,以告社會大眾。


二、北市府日前禁止《蘋果日報》進入校園,下令市立圖書館將該報年滿十八歲以上才得借閱之「閉架」讀物。記協認為,此舉已有干預新聞自由之虞,更不該有「限制級新聞」之分類存在。是否抵制違反公序良俗之媒體,宜由學生、老師,以及公民團體共同討論,而不宜由政府直接決定。


三、民間團體與立委擬修正《兒童及少年福利法》,規範「媒體報導新聞時,不得過度描述恐怖、暴力血腥情節」等。記協認為,若要遏止當前台灣各大媒體羶色腥的報導手法,民間團體宜在修法過程中,持續邀集媒體人士對法條內容表示意見,並以促進媒體自律為優先考量。



一起為台灣網站內容把關



文/朱惠芬(作者為財團法人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執行長)


今年11月底時,部份NPO單位群起抗議蘋果日報網站上之「動新聞」畫面過於腥羶暴力,完全不宜兒少觀看。基於此事件,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簡稱:網推基金會)基於成立宗旨,乃為執行「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內容,以達成「兒少上網安全」之教育推動目標。故而,邀約負責蘋果日報「動新聞」之李總監至基金會,向其說明如何遵守「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來做到正確之分級標示。

根據處理辦法之第六條規定:電腦網路內容列為限制級者,應依下列規定標示:

1.內容提供者提供內容屬性主要為限制級者,應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標示限制級分級標識或「未滿十八歲者不得瀏覽」意旨之文字。

2.平臺提供者、內容提供者,提供內容屬性係部分涉及限制級者,得不為前款標示。但應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標示「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意旨之文字。


針對上述之規定,蘋果日報應達成相關分級要求,包括對目前涉及過度描述殺人、性侵、及傷亡等類型「動新聞」,能加上基金會所提供之限制級標章,並且完成Metadata Tag的分級暗標,以讓家長啟動基金會之過濾軟體時,能做到實際之攔阻功效。


同時議蘋果日報可選擇於網站中設置「兒少網路安全」專區,教導未成年網友如何安全上網。經各界反應後,蘋果日報之「動新聞」目前已針對過度描述殺人、性侵、及傷亡等類型「動新聞」之影片,加上基金會提供之限制級標章圖示。


目前瀏覽任何含有動新聞的網頁(包含限制級與非限制級)時,皆會啟動過濾軟體,經檢驗該頁面之網頁原始碼,確認已加入Metadata Tag的分級暗標處理。此外,首頁下方已加註「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並放置基金會網站之連結。


一起來為台灣網站內容把關。若是有任何未加註限制級標示之限制級網站內容,或是有逾越限制級的不當色情與暴力網站內容,皆歡迎大家來向基金會申訴檢舉。

基金會之申訴專線為(02)2369-2522 ext.30
或 e-mail : service@ticrf.org.tw


北市暫維持禁令 待中央對動新聞做解釋



台北市立圖書館首度針對特定平面報紙採閉架式管理做法,引起社會正反兩極看法。(記者臧詒文攝)


記者臧詒文/報導


針對外界質疑台北市政府對蘋果日報禁入校園,以及圖書館借閱的年齡設限,疑有公權力過度干預新聞自由之嫌,台北市府顧問兼發言人趙心屏表示,仍暫時維持原議,直到中央對動新聞處理做出統一解釋。

鄭泰安力爭自殺新聞規範列入修法




記者臧詒文/台北報導

蘋果日報動新聞備受爭議,繼兒少團體呼籲犯罪新聞不宜過度報導細節,納入修法後,中研院生醫所研究員鄭泰安博士也力爭要求將自殺新聞規範,一併列入兒少法修法重點之一。

「自殺、吸毒、酗酒等不良範例,透過傳播,成為一種病態的暗示。」鄭泰安說,在精神流行病學上認為,就像散播細菌一樣會傳染。他強調,特別是針對反社會人格、心存抱復心態、人格異常,或是具憂鬱症傾向者,都是容易受傳播內容影響的高危險群。

壹電視新聞台、資訊綜合台申請執照 遭NCC否決


編按:受動新聞爭議影響,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9日召開委員會議,針對壹電視申請設立新聞台及資訊綜合台進行設照審議,會中全數委員一致通過「不予許可」。NCC也特別在記者會中以書面說明審議結果的理由,說明如下。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針對壹電視新聞台及壹電視資訊綜合台,經審查後不予許可,理由如下:


政院斥資千萬跨部會成立網路申訴單一窗口 明年中啟動


由記協、媒觀等多位民間社團代表,赴壹傳媒大樓前抗議動新聞詳述色羶腥細節,恐對兒少身心造成不良影響。(記者顧美芬攝) 



記者顧美芬/台北報導


 網路無遠弗屆,但真的無法可管?動新聞爭議,意外催生網路申訴單一窗口。由行政院國家資通安全會報下設跨部會分組,成立網路申訴單一窗口,而行政院科技顧問組斥資1000萬元預算,預計明年中正式掛牌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