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轉讓風暴 壹傳媒聯合工會漸成形

蘋果日報企業工會舉行公開說明活動。(蘋果日報企業工會提供)

901反媒體壟斷大遊行 近萬人民站出來

2012年9月1日,反媒體壟斷大遊行隊伍行經台北車站前。(宋小海攝)

拒絕成為紙糊的城牆──守護新聞專業 18年後再上街頭

1994.09.01「新聞室公約」遊行。(謝三泰攝)

籲改選公視董事會 媒改社火力全開

傳播學者22日在文化部前舉辦傳播政策新書發表會,並要求文化部立即促成公視董監事改選。(記者宋小海攝)

第二次旺中案公聽會 總裁蔡衍明現身

旺中案在NCC審查超過1年4個月,日前旺中媒體集團總裁蔡衍明要求NCC主委蘇蘅,在公聽會2週內決定此案,才會出席,但蘇蘅強調沒有承諾。最後仍然出席的蔡衍明表示自己睡不著覺,又聽說壹電視要實況轉播才會前來。(記者宋小海攝)

都更拆遷衝突 民眾、記者拍攝受阻多

「文林苑」都更案3月28日由警方執行協助拆遷,時至清晨當中員警以手電筒干擾拍攝影片的民眾,與其他包括本刊在內之記者。(記者宋小海攝)

美牛專家討論閉門遭批 農委會擬公開聽證對應

行政院跨部會美牛技術諮詢小組於21日召開第二次會議,是否開放各界人士與媒體記者進入旁聽成為討論焦點。(記者宋小海攝)

蔡衍明專文回應受訪言論風波 《華郵》堅稱報導無誤

旺旺中時媒體集團董事長蔡衍明日前接受美國《華盛頓郵報》採訪,其中訪談內容引發爭議,《中國時報》自2月9日起接連數日刊登相關報導與蔡衍明的回應專文。

奮力與時代共鳴─獨立媒體青年工作者思與見

在街頭抗爭中,貼近社會運動的獨媒記者是旁觀者?還是聲援者?(攝影/宋小海)

獨立記者在香港

香港獨立記者陳曉蕾受邀出席今年2月台北國際書展分享採訪經驗。

公視董事會延任逾13個月 學者發起靜坐抗議

傳播學者羅世宏靜坐抗議公視董事會延任超過13個月,腳旁橘子由現場支持人士贈予。(記者宋小海攝)

2010年5月31日 星期一

尊重母國語言 移民、移工需要資訊對等



文/潘承甫(記協志工)

 在台灣,約有70多萬的外籍、陸籍配偶及外籍勞工生活,儼然成為台灣第五支重要族群。但過去討論國際移工、移民,大都圍繞在其社會適應或去除其差異的同化議題,很少人以他們的心聲、想法及需求為出發點做思考。

 今年媒體公民會議即針對這種傳播政策現象,邀請外籍配偶暨勞工之聲協會副秘書長陳平、四方報總編輯張正,一同分享媒體服務與觀察之經驗。

 陳平提到,過去自己在勞工電台工作,並策劃主持越南籍勞工收聽的節目,但台灣提供外籍勞工與新移民使用的廣電資源,的確是以公部門資源為主,不僅播出時間短、時段冷門,節目製作理念以台灣為中心,內容以政令宣導為主。

 陳平認為,國內提供給移工、移民的媒體內容,都強調協助其適應與融入台灣社會,而忽略其對母國語言與文化的傳播需求,因此政府該對這方面有所思考,重視跨國移工移民的傳播權,使其有資訊接收的權利,並能深層表達自己的心聲與想法,才能達到文化交流的效果。

 創刊於2006年《四方報》,經營至今有越南文、泰文兩個版本,除了打進零售通路,並參與舉辦多場相關攝影展及音樂會。總編輯張正說,《四方報》以國際移民、移工為出發點,也提供大量版面讓他們以母國文字發聲,分享在台灣的遭遇與心事。他認為,以母國文字呈現的定期移民、移工刊物,不只是穩定其情緒,更是要達到資訊對等,甚至能凝聚力量為自己發聲。

 張正認為,移民、移工會是台灣未來一百年的競爭基礎,台灣應視他們為助力,尤其隨著國際移民、移工增加,台灣應當重視權利的保護。陳平也認為,政府應培訓台灣相關語言的人才,以了解新移民們的傳播需求,另外,也需培育新移民從事傳播產業,從節目的企劃、製播做起,才能保障其資訊、溝通、娛樂及文化延續的權利,也讓新移民們有機會替自己發聲,替自己爭取應有的工作權及媒體使用權。






學界籲政府、企業支持公共新聞



文/賴志雯(記協志工)

 近年新傳播科技崛起,特別是網際網路的發展,帶來傳媒管道增加,並造就傳播數位化的時代;然而,報紙發行量與閱報率屢創新低,廣告營收也不斷下降,傳統新聞產業面臨嚴峻的挑戰。就出版產業而言,從生產流程到內容的產製,及讀者端的閱讀平台,也因為科技發展而產生多樣化的選擇,對出版產業造成不小衝擊。

 在「2010媒體公民會議」,主辦單位媒體改造學社邀請到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副教授胡元輝,及大雁出版基地董事長蘇拾平,探討「新科技下的報業與出版業」。其中,胡元輝呼籲台灣效法美國經驗,政府可成立新聞發展基金,或由企業所屬之公益、慈善基金會,支持非營利或低營利媒體。

 歷經多家公、民營報社、電視台的媒體人胡元輝認為,目前傳統媒體已經逐漸進化成新的媒體,走向網際網路的時代,甚至美國普立茲新聞獎也開始增設網路媒體報名,今年更有網路媒體奪獎。對於網路新媒體正在挑戰傳統主流新聞媒體的現象,他認為的確有機會藉此建立更多元的民主環境,但還不要抱持著過度樂觀的態度。

  根據美國互動新聞學機構所屬之新聞實驗室(J-lab)調查發現,要推動社區發展,必須正視社區媒體的功能,而傳統媒體已無力顧及社區事務,反倒是傳播科技的進展,使得網路等新興媒體可發揮社區連結的功能。

 胡元輝指出,商業要與公共一同並進,可站在另一個高度協助媒體,建立獨立的基金,或是支持傳統媒體「基金化」。他認為,我國外交部都能成立台灣民主基金會,為何我們不能為了公共新聞,創立獨立基金會。此舉可重建政府和媒體間的關係,也讓企業與政府共同投入公共新聞業的發展。

數位出版是未完成的革命

 另外在出版業方面,蘇拾平從新科技的發展對出版的影響開始談起,並提到現在中國廣為流傳,收費型的中文線上出版-盛大文學網,閱覽人數已超過上億,在網路上即可看到書的內容。還有像在美國的電子書,可上網閱讀雜誌,這些都會是將來的營利模式,不需要花費其印刷、送、物流等過程的成本。

 蘇拾平表示,數位出版是項還未完成,還早的革命。他指出,數位出版是內容載體有了新的選擇,但閱讀習慣不是說變就變,選購機制也不是說有就有。數位出版為專一閱讀模式,也是綜合另外的科技產物,需配合通訊、手機、傳訊等。他認為,電子書雖然方便、也節省了許多的成本,但在哪裡讀,在哪裡買,還是個很大的問題。

 對於未來的出版業,蘇拾平指出,從出版的成熟面來看,紙本書還有至少三到五年的優勢,是不可取代的。但他也指出,出版業開始截彎取直,從編輯到完稿的過程逐漸減少,造成傳統書店將不再是主流。



董事會持續爭議 治理願景恐被忽視




宋小海/報導

 公視董事會爭議從今年開始遲未降溫,工會理事長謝啟明透露,董事會爭議掩蓋了公共電視長久內部經營團隊的治理問題,例如原來應一年一度進行,卻懸擱已久的總經理馮賢賢的年度考核案,3月29日才在7名董事的會議中首度通過,即是問題之一。他認為經營團隊強勢、高壓決策治理模式,導致「公共電視卻缺乏內部公共參與」,並非健康發展。


 多位社運、學術人士在近期討論場合中,對公共媒體的未來表示憂心。媒體改造學社在22日舉辦第三屆媒體公民會議,即邀請苦勞網特約記者孫窮理與專欄作家周奕成分析公視的問題。


決定權回歸公視基層

 苦勞網特約記者孫窮理自認對公視並未深入瞭解,但他舉南韓政府出資的公共媒體中心MediAct為例,該中心在今年也因總統李明博介入,引發南韓社運界對此進行抗爭。孫窮理從社運團體的小額募款進而引申社會支持的重要,認為台灣公視的問題,除了媒改社、媒觀等少數團體關注,還需要有更多民間社會支持,而且不能只是2009年初號召3000人上街頭的形式,更應該著重長期關係的經營與發展。

 除了外部的支持力量,孫窮理也認為,或許制度不是根本問題,而公視內部有沒有自己本身的力量,透過工會或是專業團隊等形式,把決定權回歸到公視基層。


董事遴選機制複雜難問責

 身為傳播學生鬥陣元老的周奕成則表示,現在公視的目標模糊,領導者與經營者也無法把所有工作人員整合成一個團體,給予奮鬥的目標。公視因不同文化菁英之爭,但社會不只沒有人關心,而是連反對的人都很少。

 周奕成說,公視現在明明就是國家電視台,卻假裝不是國家電視台。當初公視為了要排除政府、政黨、民意機關的介入,把董事會遴選設計得非常複雜,脫離民眾常識,導致人民不知道這些董事怎麼來的。但其實政府、政黨可以用很多方式介入,卻以獨立、程序問題為藉口遮掩,反而沒有辦法問責。他也認為,某些特定專業團體,或是政治大學新聞系的學術網絡,其實在公視的影響力都超乎比例。

 周奕成強調,或許公視可仿效台灣民主基金會的模式,讓政治力有清楚的管道可循。由於過去公視傾向多元文化的內向思考,反而很難建立共識,如果公廣集團能與國家、產業戰略結合,定位在亞洲及華人世界,把廣電、文化創意產業等投射到海外市場,或許能夠增加爭取政府資源與民眾瞭解支持。

行政院缺乏政治規劃

 在公民媒體會議之後,政治大學新聞系教授馮建三則在「公民新聞論壇」、「傳播學生鬥陣春季論壇」等場合強調,目前公視其實並非面臨新聞自由或獨立自主的問題,而是因為行政院沒有傳播政策,缺乏「政治規劃」。

 馮建三說,自己雖從未擔任公視任何董、監事、顧問工作,但董事內部的意見雙方大多是長年的朋友,建議也已給過了。他對於周奕成提出公視在華人世界之願景表示贊同,也批評這幾年來的先後執政黨皆缺乏對公視的願景,致使更換董事人選總無法顯得理直氣壯。

 馮建三強調,因為行政院沒有「政治規劃」,大眾應向行政院要求一個合理傳媒環境,如果行政院認為經營團隊不理想,就要把目標講清楚,而不是要被抬轎的人自己走進去。同理,現任董事長鄭同僚也有責任把經營願景講清楚,外界才有支持的理由。






假處分連鎖逐解套 公視董事會傷勢猶未止


編按:近期公共電視董事長鄭同僚被新聞局假處分案、鄭同僚對陳世敏等8人假處分案,先後透過主動撤銷、法院抗告而解套,然而衍生的法律訟訴與言辭交火尚未平息。



記者宋小海/綜合報導


 公視董事長鄭同僚等7名董事在上個月被新聞局假處分後,「僅存」未被停權的5名董事互推陳勝福為代理董事長,隨後並呼籲新聞局撤銷假處分,也主動聲請撤銷原先鄭同僚對陳世敏對8名增聘董事之假處分。然而當新聞局17日正式撤銷後,監事黃世鑫指陳勝福未經法定程序選為代理董事長,逕自解除對8名董事之假處分,即控告陳勝福等5名董事背信。
 
 恢復職權的鄭同僚在19日召開董事會,並據內政部規定的「會議規範」:若開會人數長期不足額情況下,可以經過二次延會,在三次開會時以總額三分之一決議。當日會議即以7名出席董事,通過華視法人代表名單、原民台、客家台台長遴選委員會名單,及公視執行副總鍾裕淵年度考核。


鄭同僚緊急開會 各方交相抨擊

 陳勝福等5名董事當日未出席會議,而是發表聲明,指責監事黃世鑫違法否定董事會決議,並不當指揮行政部門,禁止撤回8位董事假處分案,並造成監事陳炳宏憤而辭職。聲明亦指責鄭同僚強行通過華視董監事名單,形同安椿佈建,並主導通過華視今年播送政黨競選廣告,導致黨政軍退出三台之精神蕩然無存。

 隔日,公視與華視工會也發表共同聲明,除要求鄭同僚撤銷對8位董事假處分,也強調董事會應有三分之二以上董事出席,而重大議案不應由極少數董事決定,包含指派華視下屆董監事人選及原客台長遴選。新聞局也聲明讉責鄭同僚「嚴重失職」。

 鄭同僚除了強調此次會議為先前的延續會議,並表示因為華視在6月28日即將舉行股東常會,為避免民股取得華視經營權,才必須趕緊開會推出新的法人代表,維持公廣集團運作。

 19日會議中的華視董事候選人建議名單包括鄭同僚、朱台翔、汪琪(新任)、周建輝、林谷芳(新任)、林志興(新任)、陳邦畛、陳勝福(新任)、彭文正、黃明川、虞戡平、盧非易、黃世鑫、陳正然、吳清友、黃蔭基、王俊秀、巴正坤。另推薦監察人林筠與陳炳宏。


陳世敏等5名董事抗告成功

 另一方面,雖然鄭同僚未主動撤銷對8名董事的假處分,但24日台灣高等法院宣判,陳世敏、程宗明、廖元豪、趙雅麗、須文蔚等5名董事抗告成功,假處分廢棄當日生效,僅剩3名董事黃玉珊、林淇瀁、蔡憲唐仍受假處分限制。高等法院的裁定認為,在假處分後,增補董事與公視基金會的本案訴訟遲未提起,加上董事長推舉案對公視基金會並無急迫危險,種種矛盾顯示假處分並無必要。

 5月27日,鄭同僚出席公視與政治大學合辦的「PeoPo公民新聞論壇」,並在接受《目擊者》記者採訪時,強調接下來《公視法》修法將是工作重點,也已邀集資深社運人士參與討論,除了要將原、客兩台由現在的政府標案改為比照公視的捐贈模式,另外也要確保公廣集團未來不再受政治力介入。至於抗告成功的5位董事,是否將在6月進入董事會討論,鄭同僚則表示不便多談。

 假處分抗告成功的員工董事程宗明則批評,公共電視董事會在去年底開始的爭議只是末端表象,重點在於長久以來,政府不徵詢當事人意願與瞭解利益迴避關係,就逕自提名通過公佈名單後,才要進一步疏通,造成公視出現人頭董事的亂象。

 程宗明另提到,華視已提出媒體園區的概念,公視經營團隊卻把新聞部拉回東湖公視,自絕於園區效益之外。今年3月少數董事通過這項決策不僅缺乏代表性,也沒有平息員工反對的聲音,是治理偏斜的問題。






聯合線上副總經理李彥甫轉戰電視圈




記者宋小海/報導

 「我本來應該留我公司的MAIL,但很不巧的,我的MAIL將在三天後就會失效。」聯合線上副總經理李彥甫在27日的公民新聞論壇,發表聯合報系如何運作公民新聞時,在投影片報告最後,透露自己即將離開聯合報系。他也因此笑說,許多聯合報系數位內容的後續發展,個人也不好表示意見。

 李彥甫於會後表示,雖然目前尚未到新公司就職,因此暫不便透露服務哪家媒體,但未來將會電視台從事數位匯流工作,除了一部分的新聞內容,也包括各種節目。他說雖然離開17年的工作崗位有些不捨,但也是嘗試新的挑戰。


深入議題 公民新聞進化專業團隊




記者宋小海/報導

 隨著網路科技發展,公民記者社群日益成熟,公共電視在2007年創立的PeoPo公民新聞平台的新聞內容,至今也累積逼近40000則。公視與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共同主辦「2010PeoPo公民新聞論壇」,在27日當天邀請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高雄縣旗美社大分享公民記者培力經驗,學者、非營利組織工作者分析如何經營新聞議題,多位實際參與者也進一步討論公民新聞的效益與未來發展。

 論壇中除了觸及公民記者的內在動力與報導策略等面向,公視新聞部經理何國華則提到,八八風災是公民新聞比較明顯的轉捩點,災情當時主流媒體也徵求公民記者的報導,但風災之後的後續重建與矛盾現象,主流媒體則多半撤守。目前公視、原視及客家台等除了一同進行相關專題報導,也感謝PeoPo相關公民記者的幫助。


莫拉克獨立新聞網看顧災區重建

 關於風災重建議題,除了PeoPo公民新聞平台,莫拉克獨立新聞網的成立發展,也是至今重要的一股力量。身為發起人之一的馮小非表示,之所以有成立獨立新聞網的想法,是因為瞭解目前的媒體不可能密集投入重建議題,畢竟沒有一個媒體為單一事件而存在。然而,重建牽涉數萬人以上的權益,以及幾十億的捐款,所以應該有專心的媒體看這件事情,也就要有人專心的工作。
  
 「業餘公民新聞記者是不夠的,不是因為他們沒有專業,而是因為他們沒有時間,政府製造災難的廣度與速度真的都太大了。」馮小非表示,新聞網藉由幾個人以「社會互助會」的集資概念成立,就像是共同購買「有機」新聞。

 馮小非提到,公民新聞必須被信任,除了多加查證、與商業媒體記者分進合擊互相合作等方式,並透過討論板的積極維護互動,也讓大眾瞭解記者編輯的採訪侷限,希望外界能彼此補充證據,信任度也在公開過程中被建立。


在記者之前我是一個公民

 「莫拉克獨立新聞網特別的是,我們不是只去跑新聞的人。」論壇前一天剛從高雄縣那瑪夏鄉離開,新聞網記者鐘聖雄則說,與受災民眾產生交集信任,不應只是告訴他們要寫採訪報導,而是詢問「假如我要寫一篇文章可以幫上什麼忙,可不可以告訴我是什麼,我們一起來想辦法」,進而建立一體爭取公共利益的感覺。

 「在記者之前,我是一個公民。」鍾聖雄還說,民眾因為在抗爭活動擔心警察逮補,自己有時就主動掛名為活動負責人,並且也會將全台各地的重建問題、經驗,以及公部門的回應方式,與地區民眾交流訊息。長期下來,也讓人瞭解莫拉克獨立新聞網是為了關心重建的公共議題,與民眾走在一起。


大眾媒體看不到的慈濟大愛石 

 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副教授陳順孝同樣也是新聞網的發起人,他認為新聞網追蹤大眾媒體不願碰觸的議題。

 陳順孝舉例,協助重建的慈濟做了很多好事,但是災民入住的大愛村週遭,卻設計許多「大愛石」,刻有「一早就看到浮屍在大馬路」、「哪裡有災難哪裡就有慈濟,真感恩」、「但願我那微薄的財產能夠賣掉,用一半捐給大愛台」等語。另外慈濟也在原住民教堂的十字架正下方,設放證嚴法師的「十在心路」。陳順孝表示,新聞網談論這個議題,並不是否定慈濟的貢獻,而是希望慈濟可以做得更好。


新聞的中小企業

 對於公民新聞的未來發展,陳順孝表示,目前PeoPo公民新聞平台有60%以上是民眾報導身邊的故事,嚴肅性、全國性的議題報導顯得較少,但要改變現況並不是強化「記者」的採訪特權,而是政府資訊應該透明公開,更要有單一窗口以供查詢,讓一般人以「公民」身份即可取得。

 陳順孝也提到公視「我們的島」與公民記者朱淑娟的合作關係,以及今年網路媒體獲得美國普立茲新聞獎的案例,認為專業記者與公民記者可建立合作關係;公民記者呈現多元訊息之外,也可由基金會等方式提供資源,讓公民記者逐漸走向以獨立記者與小型工作室的方式進行,成為新聞的中小企業,與主流媒體合作及競爭。






工會定位未健全 記協常委提建言




記者宋小海/報導

 世新大學社會發展所於5月22日舉辦勞工研討會,其中一場論壇針對社工員工、媒體從業者、教師等「新型態工會、工運組織」展開對話。這些職業因為自我榜標或外界期許的某種社會責任形象,其工作者的勞動權益反而被忽視。

 在媒體組織方面,台灣新聞記者協會常務委員鄭超文分析,記協在成立之初,主張先做到自律再談權益,並維護民眾知的權利,但是媒體本身就是營利機構,所以相關組織除了標榜新聞專業,也要承認自己是新聞工作者的利益團體。

 「要達到專業目的,首先要能集體對抗,媒體記者要成立的第一個利益團體應該是工會,保障工作者的勞動權益。」鄭超文也坦言,不管是攝影研究會或記協,至今尚未成立工會最大的問題就是實力不夠,而且也並非所有記者都有勞動意識。記協要準備成立工會之前,還是要建立記者的共同感。

 鄭超文也提醒,雖然記協成立初期的目標也包括工會,卻一直未能達到目標。他認為從兩個月來擔任記協幹部以來,發現多數工作是發表聲明的議題討論。媒體工作者的特性是很會論述,但這種優點反而變成缺點,記協若意識到這點之後,還是要回頭從事相關組織工作。

 與會的婦女新知基金會秘書長曾昭媛則對媒體組織建議,當國家、市場控制更為細緻時,組織除了從工會加強內部群聚,也不要忘記對外呼應政策。例如媒體在更換執照時,也必須把記者的工作權納入,將勞動權倡議做為國家政策改革的一部分。






攝影記者論壇呼籲增加專業對話



宋小海/報導


 傳統的新聞價值認為影像資訊必須透過專業機制與一群專業人員進行採集與製作,才能成為準確、富意義、有價值的新聞訊息。但隨著數位科技讓攝影的技術門檻不斷降低,以及「公民新聞」風潮的興起,加上網路部落格的廣泛流通,新聞影像的專業與非專業界線已經日趨模糊難辨。

 針對上述現象,卓越新聞獎基金會舉行「從技術與倫理談新聞攝影專業」論壇,邀請多位記者共論。中國時報攝影主任黃子明陳述其中的主要問題,包括當今媒體環境對攝影工作者的衝擊、新聞亂象下攝影記者如何自處、攝影記者如何看待自身角色,以及專業組織能否有效運作。

攝影記者的工作處境

 TVBS攝影記者楊育昇認為,目前數位化對電視台的工作流程影響還不普遍,反而是收視率的壓力競爭,導致新聞主管經常要求「其他電視台有的畫面我們也要有」,以及進行雙分割、畫圈、特效等強調手法,造成許多時候新聞專業內容有所扭曲。

 公共電視攝影記者羅盛達表示,自己目前負責新聞專題工作,邏輯與每日新聞的方式不同,主要需要進行題材研究,並蒐集大量影像資料。他也認為近年網路的發展,也正面增加電視的新聞報導影像曝光的效益,因而數位匯流的新聞大平台,可能是未來趨勢。

 現任職於中央通訊社的資深攝影記者施宗暉則說,攝影記者的專業限制經常來自於沒有影像訓練的主管,看電視有什麼就要求什麼,也不尊重攝影記者已有的照片。例如每年考季後,滿級分學生聚在一起跳躍的照片,就是攝影記者在主管壓力下被迫「用嘴巴拍來」的擺拍產物。

 施宗暉表示,攝影記者有一天可能會消失掉,尤其媒體已採用更先進的硬體技術,用DV拍攝連續畫面再抓圖,以後攝影還不如找海軍陸戰隊退役就好,既容易衝撞擠入現場,又可長時間工作。施宗暉認為,新聞攝影現在取代性很高,除非背後有更深層的東西,若能以”Producer”(製作人)的概念,訓練工作者從拍到剪,一個人獨立完成報導,或許是未來的趨勢。

 蘋果日報資深攝影記者杭大鵬則認為,以前媒體有壟斷資訊權力,現在民眾自己可以主動拍到第一手照片提供。他認為正面而言,科技解放讓非專業的民眾可以紀錄攝影記者到不了的場合,對攝影記者是挑戰,但不可能全然取代。

 壹周刊攝影主任姜永年表示,自己在工作過程中,經常必須「說服」文字記者、主管選用哪些照片、也要面對美編如何裁切、壓標等情況,整天都在打仗。攝影記者雖然自認媒體不能沒有自己,但在組織產製過程中,常會感到自身很容易被取代,雖然自己還能為照片把關,並參與所有後製的流程,卻也不免遇到文字記者荒謬的提案。他認為攝影記者的專業不是自己關起門來談,而是在組織內與老闆、總編輯、文字記者、後製美編與文編,共同討論出一個守則。

 
建立集體組織與對話空間

 今年台灣新聞攝影研究會推出「新聞圖像使用原則」,期望做為業界專業守則。苦勞網記者王毅丰則反思,能發揮專業的攝影記者,若覺得陳幸妤的畫面沒有新聞價值,就沒必要追著她跑;或是不需要造假、設計畫面打擊政治人物。他更批評,過去專業攝影記者被灌輸不能干預現場等倫理,現在卻又經常失效,肇因於「選擇性的專業」:當資本家覺得市場有利,即使例如陳幸妤沒有新聞價值,攝影記者也要因「專業」之名帶回畫面。

 對於專業被選擇性運用的情況,王毅丰回顧苦勞網的成立緣起,當主流媒體報導統聯客運罷駛事件,大多僅在消費者權益受損上打轉,一群社會運動者對此不滿而催生出苦勞網,就是要從所謂的「專業者」奪回詮釋權。另外,苦勞網建立輪值主編制度落實內部民主,也嘗試打破科層化的制度限制。

 「我們可能有必要重新建立我們自己當代的新聞專業規範。」台灣新聞攝影研究會的成員鍾宜杰則提問,當前大家所談的新聞專業,到底是新聞媒體機構還是新聞從業者?符合現狀的是,入行門檻由媒體機構認定、專業責任由媒體機構承擔、專業判斷由媒體機構掌握、從業人員只是提供勞動服務;但他認為新聞專業應思考反轉為新聞從業者掌握:入行門檻由專業組織認定、專業責任由從業人員承擔、專業判斷由從業人員掌握、媒體機構承擔行政管理責任。

 鍾宜杰說,新聞記者因為社會公權力賦予特權與期待,因而有權力質疑老闆,但背後需要專業組織的力量。他也批評目前記協是一個力量非常弱的專業組織,包括新聞攝影研究會,都仍未受同業普遍承認尊重。

 前任新聞攝影研究會理事長、聯合報攝影記者鄭超文則表示,過去攝影記者在編輯部被邊緣化,很少參與討論過程。攝影記者感覺遭受壓迫,並不是因為無法選用哪張照片,而是根本沒有對話,所以促成對話也就是成立專業團體的原因。新聞攝影研究會透過舉辦攝影比賽與展覽,除了讓專業者之間溝通,也是與社會大眾對話。




2010年5月13日 星期四

記者太「腦殘」?還是網友太「毒舌」?



文/戴智權(台灣大學新聞所學生)

 聯合晚報在2010年02月09日A9版「寫新聞被批 記者告16名網友」的報導,顯示現今網路「妨害名譽」的言論,應該受到重視。該則報導的內容,主要是有關中國時報的記者葉宜欣報導日本女星酒井法子吸毒,被網友批評她寫的新聞價值低、沒創意,網友還形容葉是「腦殘」,葉一口氣向檢警控告16名網友涉嫌妨害名譽。

 依據刑法第三一O條規定,「意圖散布於眾,而指摘或傳述足以毀損他人名譽之事者,為誹謗罪,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五百元以下罰金。散布文字、圖畫犯前項之罪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一千元以下罰金。」由此可知,構成誹謗罪的客觀構成要件要素,要具備「具體指摘或傳述足以毀損他人名譽之事」與「針對特定人或可得特定之人」兩個要素,主觀上要「意圖散布於眾」與「誹謗故意」,如此才構成誹謗罪。就這個案例來看,網友在台大「批踢踢」(telnet://ptt.cc)電子佈告欄系統,批評她寫的新聞都是抄襲別人的、沒有創意,網友還形容葉宜欣可能是「腦殘」、「乾脆去跳樓」等。對於這樣的言論,具體指摘葉宜欣的記者專業,客觀上已構成「具體指摘或傳述足以毀損他人名譽之事」與「針對特定人或可得特定之人」。由於網友在批踢踢上發表言論,很難不構成「意圖散布於眾」,所以網友的言論,難謂合法。

 或許有人會說,網友並非沒有任何權利可以主張。依據刑法第三一O條第三項規定:「對於所誹謗之事,能證明其為真實者,不罰。但涉於私德而與公共利益無關者,不在此限。」對照釋字五O九號解釋的意旨,如果網友依其所得到的資訊,能夠證明葉宜欣並沒有盡其查證義務,而違反記者專業,網友即能免責。另一方面,網友也可以援引刑法第三一一條第三款「對於可受公評之事,而為適當之評論者。」予以免責。記者的報導,屬於「可受公評之事」,並無疑問。但網友只能針對報導「合理評論」,而不能「人身攻擊」。若涉及人身攻擊,仍然會構成「誹謗罪」或「公然侮辱罪」。但不管最後法院的判決為何,這都顯示了網路上「妨害名譽」案例,越來越重要了,已經成為現今社會不可忽視的重要課題。

 面對網路科技的興起,閱聽大眾不再只是單純地接收媒體提供的訊息,相對地,每一位閱聽人只要在有網路的情況下,就可以分享自身的觀點,表達自己的意見。在人人都是「公民記者」的現在,主流媒體報導的形式或報導的實質內容,都會被網友影響。這樣的情況下,網友已經不再是單純的接收資訊的人,同時也是訊息的分享者或提供者。但是,網路的世界不像傳統的平面或電子媒體一樣,有「守門人」的角色,網友常「誹謗」或「公然侮辱」他人而不自知。或者,即使知道其言論會傷害到他人的名譽,但網友總會援引「網路文化」作為抗辯,正當化自己的言論。

 舉例而言,在Hate板看到有網友用情緒性的字眼批評他人,甚至用虛構的故事去謾罵他人,可是發表文章的網友卻用「這是Hate板,我當然可以發Hate文」主張其合法,但這樣真的合法嗎?若是按照上面誹謗罪的構成要件來檢視,這樣的主張並不合法,反而會招致刑罰加身。網友在批踢踢上所形成的「網路文化」,或許在那個板上是可以適用的,但是若從法律層面來觀察,這樣的「網路文化」並不具有任何意義。網友的主張,難謂合法。

 所以,對於中國時報的記者葉宜欣,或許有人會認為媒體記者就要有被批評的勇氣,何必為了一則報導和網友爭訟。可是,我認為記者也是「媽生的」,心也是「肉做的」,雖然這份工作多了社會使命,但記者並沒有義務要忍受謾罵為「妓者」。相對地,記者也能像一般人一樣,主張其名譽權的保護。侵害他人名譽權的行為人,終究還是侵害他人的名譽權,並不會因為他侵害的對象是否為記者而異其法律責任的評價。


誰有資格丟石頭?




文/莊豐嘉(新頭殼newtalk新聞網站總製作、記協常務監委)

 台灣媒體民調究竟可不可信? 入口網站台灣雅虎目前正進行的網路調查結果,「不太相信」和「完全不相信」加總起來,竟高達8成左右;或許可供參考。但如果還想要更具體的例子來佐證,這次指控自由時報民調疑似做假的中國時報,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教材。

 記得2004年3月總統大選,當時連宋和陳呂兩陣營正交鋒得不可開交,媒體也不時出現民調結果,從一開始連宋遙遙領先陳呂,一直到愈接近投票日,情勢也開始改觀。

 筆者時任台灣日報總編輯,參與了陳水扁與連戰兩人電視辯論會的媒體籌辦過程。在一次籌辦會議中,聽到中國時報的代表透露,中國時報剛剛完成的民調中,雖然連戰險勝,但實際上,民調的機構效應(House Effect)所造成的偏差,卻嚴重影響受訪者回答的結果。

  他透露,為了避免受訪者的機構效應,中國時報一開始採取非中時的名義進行訪查,不料,訪問進行到一半時,陳水扁的支持度已經超越了連戰。這時候,中時緊急暫停訪談,改用中時名義補做未完成的部分。結果出來,連戰再度險勝陳水扁。這份民調據稱後來並沒有公布,留給外界許多遐想。

 這個內幕最有意思的地方在於證實了兩件事,一是媒體進行的調查,的確存在民調學理中的機構效應;其次,更證實了,媒體是如何操弄民調。

  2006年自由時報民調獨家精準的預測高雄市長選舉,國民黨候選人黃俊英和民進黨候選人陳菊為五五波,迥異於其他民調的藍營大幅領先結果。但這項民調不僅沒有給自由時報帶來榮譽,反而遭致中國時報的強烈質疑,認為自由時報從來很少做民調,這份民調從何而來? 客觀性何在?

  坦白說,新聞圈內都知道自由時報沒有自己的民調中心,也很少看到它進行例行性民調作業,選前它所做出來的這份民調,自然令人半信半疑。但從另一個角度看,自由時報同時也必須接受檢驗,冒著被同業恥笑、讀者拒看的風險;萬一選舉結果迥異,其他媒體民調才更接近事實,自由時報豈非將成為笑柄? 這是不待外界批評,自由時報自己就要承受的可能後果。

  從新聞專業角度而言,媒體之間當然可以互相質疑,而且透過彼此競爭的力量,避免媒體墮落的結果。但是中時雖然強烈質疑,根據的卻只是純粹懷疑或者旁敲側擊而來的資訊,並沒有實證,就輕率指控自由時報有作假之嫌。這又是那一門子的專業?

 中時、中天、中廣等媒體齊力砲轟自由時報之後,自由時報終於公布其民調進行過程,並宣稱全程都有錄影,揚言對中時提告之後,中時才改口稱自由「也許有做,但卻是半調子。」

 如果只因懷疑別人「半調子」,就大篇幅報導指控競爭報涉嫌假民調,這對於自稱質報且以專業性來質疑對手的中時而言,豈非剛好是莫大的諷刺? 或者更令人憂心的是,只因為「你的答案和我們不同,所以必須殲滅」的非我族類心態作祟?

 台灣媒體所做民調,長期存在或者誘導性提問、或者樣本數不足、或者機構效應偏差等現象,其專業性距半調子的程度又有多遠 ? 從未聽到這些媒體自我檢討的聲音,卻責人以嚴到這種血口噴人的程度,不僅無法令人相信這是一種專業要求,更懷疑這不過是一場粗暴的媒體圍剿事件而已。


(本文轉載自新頭殼newtalk新聞網站


國道走山意外 NCC呼籲媒體報導自律




文/編輯室整理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 4月28日針對國道走山意外事件,呼籲新聞媒體應考量災難新聞報導倫理規範,提供迅速且正確之新聞資訊外,並對於現場著急等待親人之家屬抱持同理心。NCC表示未來將持續研訂新聞查證相關製播原則,並與衛星電視同業公會持續溝通,以提供民眾更完整正確的新聞資訊。

 NCC傳播內容處處長何吉森表示,對於近日電視新聞報導國道走山意外事件,曾出現新聞畫面未標明稍早新聞或日期,造成觀眾可能產生錯誤認知,已與衛星電視同業公會協調自律。對於新聞事件中的各項查證與更正事項,以及在災難新聞中的採訪報導倫理規範,將持續制訂相關製播原則,並加強與媒體溝通啟動其自律機制。




記錄移工庇護中心──張榮隆的攝影思索


  
 「暫停之家-移工攝影展」記錄在台移工不同的生活片段。(圖/張榮隆提供)



記者宋小海/報導

 台灣國際勞工協會(TIWA)「暫停之家-移工攝影展」,自4月起在台中法雅客攝影走廊舉辦後,該展並於五一勞動節移師至台北新光三越A9館法雅客攝影走廊,以及台北市電影主題公園持續展出。與TIWA合作的攝影者張榮隆,其個人生命曾因工作傷害經歷幽谷,在記錄外籍移工的困頓處境時,也抱持著更為深刻的理解。


成為攝影者

 現任工作傷害受害人協會理事的張榮隆,原先從事電線、電路工程架設工作,在1997年的一場工作事故,受高壓電衝擊,不幸失去右手右腳。之後他受到工作傷害受害人協會協助,並在爭取賠償的過程中,進而投身工作傷害受害人協會,幫忙更多的工殤者爭取權益。

 「他們可以使用我拍的這些照片,反過來說,我還有存在價值。」張榮隆說,在遭逢事故後,也曾一度感到失去生活意義,後來在工傷協會透過接觸繪畫,並從錄影拍攝課程轉而自學攝影後,藉由改造過的相機協助拍攝紀錄台灣的工會及社會運動,長期下來自己甚至成為某些團體的「影像資料庫」,而找到自己「勞動的位置」。

 透過工傷協會,張榮隆認識了現任TIWA秘書長顧玉玲。當TIWA為了保護台灣外籍移工,決定自行成立「庇護中心」,讓他們在勞資糾紛或受到雇主傷害,得以有安歇住所時,張榮隆也就順理成章地,為這樣的生命交會留下見證。



過去曾受TIWA協助的移工也一同前來支持攝影展。(記者宋小海攝)


唯一休息的地方

 「位置上我是拍照者,但我在裡面又不想站在那個位置上去拍攝他們,那種感覺很奇怪。」在進入庇護中心,參與一個接一個的受害移工的生活片段,張榮隆也思考自己拍攝的意義何在。並非影像的掠奪,張榮隆拍攝整理之後,讓受攝者自己挑選喜歡的照片,再拷貝至光碟做為禮物贈與。

 「庇護中心對他們來講,是受到迫害壓迫之後的中繼站,也是他們唯一休息的地方。」經歷一年多拍攝下來,張榮隆曾看過移工拎著少得可憐的行李前來庇護中心,也曾看過他們難得休閒活動的笑靨;但在他們因突然接到遣返通知等因素離開庇護中心,張榮隆經常未及目睹他們最後離去的身影。

 TIWA與張榮隆最後整理展出的影像,分為抵達、等待、禮物、抗爭、外出和離去6個主題,而其中的離去,意味著返鄉、轉換工作,也可能是進入地下化的逃跑生涯。庇護中心的影像故事,無聲地質問著台灣的移工政策。然而諷刺的是,這些影像展出的同時,「基本工資與移工脫勾」的主張,竟開始在行政院與立法院受到討論,無疑是讓在台移工的生活處境雪上加霜。


不能不看見

 「經濟市場上都會講生產跟消費,我反而現在會想,經濟市場其實是一種『交換』。」張榮隆懷疑道,台灣生產的東西與國外產生交換,但現在台灣又引進國外的人生產去賣給別人,那台灣又剩下什麼?台灣生活的那麼好,靠什麼生活?變成就是剝削他們這些人。為什麼在同樣的工作場合,付出同樣的工時、同樣的勞力,得到的薪資會不一樣?台灣人為什麼就比較高?

 張榮隆說,台灣引進移工政策超過20年,開放初期台灣經濟正好,口號說是「補充性勞工」,現在又說不開放成本會提高,說穿了資本家總是站在自己利益解讀。張榮隆認為,當初為了台灣實現自我的利益,開放外籍移工、配偶政策,「暫停之家」攝影展的意義,或許在於「『他們』其實已經生活在我們生活週遭。你已經不能不看見了。」




在攝影展開幕現場,不習慣被拍攝的張榮隆,面對幾位採訪媒體與攝影朋友要求留影的笑鬧,最後索性拿起相機玩起互拍遊戲。(記者宋小海攝)



【記協會訊】美國東西中心記者團來台參訪



美國東西中心2010亞太新聞獎助計畫訪問地點包括香港、新加坡與台灣,5月9日記者團結束在台灣拜訪行程後,隨後搭機返回美國。(圖/記協)


文/秘書處

 美國夏威夷東西中心(The East-West Center)與台灣新聞記者協會合作2010亞太新聞獎助計畫,6名美國新聞工作者組成之記者團於5月4日抵達台灣。除了與朝野領袖總統馬英九、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會面,並陸續拜訪外交部、新聞局、陸委會、經建會、工商建研會、台灣經濟研究院、美國在台協會,以及美國商會等政府部門及民間機構。正式行程中亦安排壹傳媒集團參訪,一行人最後在5月9日搭機離開台灣。

 此次來訪的美國記者包括明尼蘇達州《星辰論壇報》(The Star Tribune)商業版記者Dee DePass、《新聞週刊》(Newsweek Magazine)編輯發展部主任Nisid Hajari、維吉尼亞公共廣播電台(Virginia Public Radio) 分部主任Sandy Hausman、前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財經新聞記者Susan Lisovicz、《華盛頓郵報》國際經濟版特派員Howard Schneider、《沙加緬度蜂報》(The Sacramento Bee) 資深商業新聞撰稿人Jim Wasserman 。除了《新聞週刊》的Nisid Hajari之外,其他人都是第一次來台訪問。

 由於與會成員多為資深財經新聞工作者,台灣與中國雙方經貿發展即是記者團此行關注的核心焦點。除了陸資、陸客議題,近期剛結束辯論的兩岸經濟合作協議(ECFA),也讓記者團對朝野領袖提出「台灣有什麼籌碼」等直接問題。另外,新一波歐洲金融風暴掀起,中東等地熱錢撤出,轉經由台灣投資中國等現象,也讓記者團在參訪民間經濟研究單位時,對台灣抱持何種觀點感到興趣。

 亞太新聞獎助計畫自1998年開始,目的是透過美國記者在亞太地區的學習、對話與田野研究等方式,讓亞洲與美國之間有更加堅強的互動與認識。





經營權引爭議 民眾日報換新東家


 
《民眾日報》副社長張弘光4日下午出面指控兩位「前」董事長蔡豪、王世均惡性互爭經營權,恐影響員工工作權益,但張弘光的說法並未獲雙方承認。(記者宋小海攝) 

記者宋小海/報導

 發行已將屆滿一甲子的《民眾日報》爆發經營權爭議,3年前「中臺灣報業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林文雄與當時《民眾日報》董事長王世均相關人員簽約,承租經營《民眾日報》。今年4月30日約滿到期後,卻出現同屬東森集團的蔡豪、王世均人馬對經營權各有說法與動作,甚至更有「一報兩版」之情事,導致報社員工一度搞不清老闆到底是誰。


電腦主機遭搬引爆爭議 

 5月4日下午,有2場關鍵記者會舉行,致使《民眾日報》爭議浮上檯面。下午2時,《民眾日報》副社長張弘光在高雄總社附近召開記者會,指稱先前皆曾擔任《民眾日報》董事長的蔡豪與王世均兩人互爭經營權,導致報社200多名員工人心惶惶,無法正常工作。他並表示要在網路發行《new民眾日報》進行員工自救,希望真正經營者出面指出《new民眾日報》「侵權」,藉此釐清經營權爭議。



張弘光提供報社監視器畫面,指稱畫面居中者為屏東縣議員蔡豪,並說他率眾強行搬走報社電腦主機等設備。然而新任董事長吳鎮生則對外表示是自己指揮派人搬走電腦設備,而蔡豪與《民眾日報》經營沒有關係。(記者宋小海攝)

 張弘光另提供報社監視器畫面,指稱現任屏東縣議員蔡豪在5月2日下午率眾搬走報社電腦主機,以致於無法出報,而於事發當天向高雄市十全派出所依「竊盜罪」報案。在記者會現場,幾位地方員警也到場關切,表示相關案件並已移送高雄市三民一分局偵察辦理。

 然而張弘光召開記者會後1個多小時後,登記立案於屏東市的愛鄉傳播大製作董事長、亦是縣議員蔡豪服務處主任的吳鎮生,也公開向各家媒體記者說明,並出示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的標章註冊證等文件,表示自己才是《民眾日報》新任董事長。

 吳鎮生表示,《民眾日報》原屬東森集團下的東豪股份有限公司,而他已在4月時取得東豪經營權,並陸續取得《民眾日報》相關事業經營許可。

 「我也溝通了兩個禮拜,無從溝通,沒有人願意出來面對我嘛,所以我就只有把我的財產先顧好。」吳鎮生表示,取得經營權後,報社電腦等設備乃是由自己派人搬運,接著將在高雄市新光路的辦公室編輯,自5日起發報。他也再三向各家採訪記者強調,此事與蔡豪沒有任何關係。


吳鎮生在張弘光召開記者會後不久,也出面對外說明,並提供《民眾日報》的相關文件做證明。(記者宋小海攝)


經營之爭其來有自

 經營權爭議浮上檯面, 蔡豪對此事件不願回應,而另一方王世均則透過律師聲明表示,經營權糾紛與他無關。

 在此事件中,被點名的關鍵人士否認與此次《民眾日報》風波有所關連,但兩人在過去卻皆擔任過該報董事長。創刊於1950年的《民眾日報》因經營不善,在2001年由東森集團收購,蔡豪當時擔任董事長,後來才轉由同屬東森集團的王世均經營。

 王世均擔任董事長期間,則在2007年 4月15日透過有業務合作關係的李中傑,與長期在中部經營報紙發售的林文雄簽約,由林文雄承攬報務經營。林文雄經營的《民眾日報》高雄總社,即與李中傑的「甲上蘋果國際行銷有限公司」皆為同一地址。

 不過在與林文雄簽約完成後,王世均隨後在勞動節資遣逾百名員工,卻發生拖欠資遣費事件。經員工抗爭鬧上高雄市勞工局,事隔2個多月社方才終於發放總計新台幣1631萬元的資遣費。

 而在林文雄正式承攬報務後,其經營模式以各地方縣市為重心,主要以「業務記者」形式進行。記者除了寫新聞,也要自行負責拉廣告或業配,不過實際組織模式隨各縣市狀況而異,有些縣市仍有少數業務人員。該報地方特派員透露,在這種狀況下,許多報社員工乾脆選擇不要底薪,直接對分廣告費用。

 部分《民眾日報》記者認為,過去林文雄並未給予太大業績壓力,也不會干涉報導要求說好話,所以仍稱得上合作愉快。雖然「記者拉廣告抽佣」是一種趨向極端、也讓業界知情人士垢病的操作方式,卻也使《民眾日報》營運不再虧損,還算是會「下蛋」。據瞭解,林文雄原有意繼續承租經營,但遇到此次經營權爭議風波,不知找誰續租。今年4月7日,林文雄的「承租對象」李中傑透過律師發函,要求林文雄交還辦公設備、廠商及所有客戶資料。

 但是在吳鎮生出面宣稱擁有經營權的狀況下,不僅使李中傑這封律師函效力存疑,更複雜的是,其實王世均在去年7月4日向高雄市政府經濟發展局申請「民眾日報社股份有限公司」停業1年,而林文雄則另外透過「民眾報業股份有限公司」維持發行。王世均當初申請停業的原因雖然未明,但也因此讓吳鎮生有了取得董座的機會。

 另外,由於吳鎮生主張自行辦報,而讓今年4月底甫與中國《天津日報》建立合作契約,收益增添斬獲的林文雄,只好將過去3年經營的報社拱手讓人,少數經營管理人員也忙著結清帳目工作,準備跟隨林文雄返回中部。

 吳鎮生後續透過《民眾日報》聲明啟事宣稱王世均與李中傑的交易並非合法,將依法訴究,而《民眾日報》等商標「目前並無授權予王世均、李中傑、中臺灣報業公司、民眾報業公司、甲上蘋果國際行銷有限公司或其他自稱曾為本公司員工之人」。

 當初希望透過《new民眾日報》「找出」經營者的張弘光,則被吳鎮生的聲明回擊,表示公司沒有「張弘光」之任職或勞健保資料。不過根據原《民眾日報》經營團隊人士指出,先前與許多記者都是從廣告費用直接拆帳,所以不少人與報社並未有勞健保等形式關係。


南北印刷出報一度不同調

 早在張弘光、吳鎮生公開說明爭議之前,《民眾日報》即出現內部分裂,各擁其主的狀況,5月1日的報頭註明「董事長王世均、社長林文雄」後,在5月2日開始,報社高雄、台北兩處印刷廠送出的報紙,卻出現報頭鬧雙包的狀況。

 5月2日,北版仍維持「董事長王世均、社長林文雄」,南版則更改為「董事長吳鎮生」。然而在關鍵的高雄總社編務設備遭搬離事件後,《民眾日報》台北分社提供電子郵件位置,緊急接受各地記者稿件,不少在台北的記者也被召回辦公室協助編版,在3日至4日,報頭則為「發行人蔡錦煊、社長林文雄」,刊有「蔡錦煊自民國九十九年五月三日起,擔任民眾日報發行人」之啟事,過去在社論旁突顯高雄觀點的「雄論」,竟也改為「北論」。

 不過由於吳鎮生宣示自己擁有《民眾日報》經營權,南部許多零售通路也未收到由台北發行的報紙,加上張弘光出面控訴,最後變成「民眾日報停刊」消息不逕而走,但在爭議過程中,實際上該報從未全面停止印刷。而在媒體報導此一事件後,過去擔任《民眾日報》總顧問的「新發行人」蔡錦煊則對媒體表示,要至台北分社瞭解狀況,並不再擔任發行人。

 當吳鎮生於5日「復刊」刊登半版接管聲明,自此「南部版」統一為「董事長吳鎮生、社長許芳青」,不過僅發行2大張共計8版,而且內容則使用中央通訊社供稿,訊頭幾乎為「本報綜合報導」,若非尚有記者掛名固定「廣編」欄位與軟性資訊,一般讀者恐怕在報紙找不到任何記者名字。  

 在另一方面,在蔡錦煊表示不再擔任發行人後,台北分社仍持續接收各地記者稿件,另行出報,但報頭不再註明任何職銜名稱。接連印了2天之後,已編排而將在7日發行的「北部版」,則在各方折衝之下停印,至此《民眾日報》印刷發行才真正被統一,但直到11日,吳鎮生的《民眾日報》才開始刊登各地記者的新聞稿件。

 11日下午,新任董事長吳鎮生召集《民眾日報》全國各地特派員開會溝通,並允諾在13日恢復5大張出報,據瞭解「前」董事長林文雄等人也出席參與。隨著吳鎮生承諾實現、高雄觀點的「雄論」也改題為「英豪論」3字,經營權歸屬似乎逐漸明朗化之際,《民眾日報》的經營方向是否改變,則是留任員工現階段最關心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