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轉讓風暴 壹傳媒聯合工會漸成形

蘋果日報企業工會舉行公開說明活動。(蘋果日報企業工會提供)

901反媒體壟斷大遊行 近萬人民站出來

2012年9月1日,反媒體壟斷大遊行隊伍行經台北車站前。(宋小海攝)

拒絕成為紙糊的城牆──守護新聞專業 18年後再上街頭

1994.09.01「新聞室公約」遊行。(謝三泰攝)

籲改選公視董事會 媒改社火力全開

傳播學者22日在文化部前舉辦傳播政策新書發表會,並要求文化部立即促成公視董監事改選。(記者宋小海攝)

第二次旺中案公聽會 總裁蔡衍明現身

旺中案在NCC審查超過1年4個月,日前旺中媒體集團總裁蔡衍明要求NCC主委蘇蘅,在公聽會2週內決定此案,才會出席,但蘇蘅強調沒有承諾。最後仍然出席的蔡衍明表示自己睡不著覺,又聽說壹電視要實況轉播才會前來。(記者宋小海攝)

都更拆遷衝突 民眾、記者拍攝受阻多

「文林苑」都更案3月28日由警方執行協助拆遷,時至清晨當中員警以手電筒干擾拍攝影片的民眾,與其他包括本刊在內之記者。(記者宋小海攝)

美牛專家討論閉門遭批 農委會擬公開聽證對應

行政院跨部會美牛技術諮詢小組於21日召開第二次會議,是否開放各界人士與媒體記者進入旁聽成為討論焦點。(記者宋小海攝)

蔡衍明專文回應受訪言論風波 《華郵》堅稱報導無誤

旺旺中時媒體集團董事長蔡衍明日前接受美國《華盛頓郵報》採訪,其中訪談內容引發爭議,《中國時報》自2月9日起接連數日刊登相關報導與蔡衍明的回應專文。

奮力與時代共鳴─獨立媒體青年工作者思與見

在街頭抗爭中,貼近社會運動的獨媒記者是旁觀者?還是聲援者?(攝影/宋小海)

獨立記者在香港

香港獨立記者陳曉蕾受邀出席今年2月台北國際書展分享採訪經驗。

公視董事會延任逾13個月 學者發起靜坐抗議

傳播學者羅世宏靜坐抗議公視董事會延任超過13個月,腳旁橘子由現場支持人士贈予。(記者宋小海攝)

2011年3月17日 星期四

【國際瞭望】國際記者聯盟:搶救BBC國際廣播

編按:去年五月英國國會大選落幕,以保守黨魁David Cameron為首腦的英國新政府剛上任,就宣布將全面縮減英國公共服務預算、加快赤字削減計劃的實施腳步,英國廣播公司(BBC)的預算也將遭到縮編,六年內BBC的執照費費率被凍結、每年減少3億多的營收;BBC原有的執照費收入將成為BBC World Service、S4C和 BBC Monitoring的預算來源,其中BBC World Service(BBC國際廣播)可能被裁撤部分人力與節目。


陳詩婷/編譯


3月12日,國際新聞工作者聯盟(IFJ)和其歐洲分會European Federation of Journalists (EFJ)共同呼籲,全世界的記者應該共同捍衛這個具有指標意義、世界最重要的獨立媒體之一-BBC World Service,因為它鼓舞了全球無數為了新聞自由而鬥爭著的人們。英國的全國記者工會(National Union of Journalists, 簡稱NUJ)也在3月15日於國會前發起了一次公眾集會,呼籲更多人為支持BBC World Service和BBC Monitoring站出來。

「BBC標記了新聞從業者十幾年來為新聞水準和獨立性所做的奮鬥。」EFJ秘書長Aidan White說:「蠻橫的削減開支、將橫越歐洲的廣播中波都終止,這對於公共服務來說是殘酷的痛擊。」EFJ指出,英國一項開支審查就能裁撤BBC多種語言在各地的廣播服務,然而連有多起政府干預新聞自由記錄的國家如俄羅斯、中國和伊朗等都正在提高投資發展本地外語媒體的進程。

在2、3月以來,非洲地區的葡萄牙語服務、拉丁美洲地區之西班牙語服務、塞爾維亞地區、阿爾巴尼亞地區及馬其頓語等電台服務已陸續裁撤,俄羅斯語、中文、阿塞拜疆語、越南語、印度語、印尼文、尼泊爾、史瓦西里文等服務也將在這個月底終止。

「此時正是歷史上最需要BBC World Service的時刻,它能夠為目前正在發生政治劇變的地區提供獨立、有品質的報導。」Aidan White說,「就國際上目前的媒體生態來說,這個媒體市場根本無法提供人們真正需要的資訊,這就是為什麼公共性的媒體如此重要。」



原文刊載
http://www.ifj.org/en/articles/save-the-bbc-world-service-says-ifj

【目擊人物】紀錄環境變遷 柯金源反對國光石化




紀錄片導演柯金源(右)回顧自身工作經驗,以及對環境運動的看法。(記者宋小海攝)


記者宋小海/報導

公共電視新聞部紀錄片製作人導演柯金源在3月8日舉辦之「紀錄片與環境運動」座談中,從去年所攝製的紀錄片《福爾摩沙對福爾摩沙》,談到名為”Formosa”的台塑六輕,對Formosa台灣有何重大影響,並表達對台灣石化政策以及國光石化興建的憂慮。

歷經雜誌社攝影記者工作,1993年開始以攝影機紀錄台灣環境的柯金源,拍過台灣彌猴、紅毛猩猩、珊瑚、軟絲仔等生物,行過北極圈、南極洲、珠穆朗瑪峰山區,並曾揭露濁水溪砂石廠、台塑石化污染等海岸破壞、環境公害等生態議題。


回顧六輕 檢討台灣石化政策

去年台塑六輕大火及國光石化環評爭議,突顯台灣石化政策有重新檢視之必要,柯金源所攝製之《福爾摩沙對福爾摩沙》,亦是公視「今晚跟你說石化」系列作品之一。

柯金源說,製作該大最大困難,在於如何讓台塑自1954年迄今的線性發展,能夠讓人清楚瞭解,但有別於多數紀錄片以特定人物為主體的軟性訴求,此片在一場接一場的事件中,反而有點像是台塑的「黑檔案」,但在大量資料畫面的刪選過程,主要還是希望傳達對產業政稍與生活環境的「選擇權」觀念,因此像1987年台塑創辦人王永慶與宜蘭縣長陳定南的辯論,其實就刪減很多,只保留與普遍公民相關,而較為中性的部份給觀眾思考。


民眾集結 反對國光石化興建 

「那段時間,環保署密集在審國光石化,我們希望能夠趕快在那個時間點,讓外界瞭解石化產業在台灣的深度影響。」柯金源提到去年10月公視推出石化週的原因,並感嘆自己生長於彰化伸港曾經可以「摸蛤仔兼洗褲」,現在鄰近溪流卻被汙染,也曾為無法守住家鄉土地感到沮喪。如果國光石化真的在彰化南邊設廠,煙流影響範圍更會擴及整個台灣西岸,因此他與眾多朋友都反對國光興建,「真的是最後一戰」。



針對石化政策發展,學術界在3月5日舉辦「氣候變遷、產業政策與風險管制研討會」。在與談者提及民間反對國光興建運動時,與會學生則秀出白海豚玩偶致意。



目前民間反對國光石化興建的聲浪,柯金源認為是前所未有,過去社會環境保育概念尚未清楚,資訊管道又被封鎖、扭曲,知識份子也不敢站出來。現在不單是從小學生到學界教授都出面聲援,還有「土地信託」機制推動,運動亦橫跨不同階層、黨派,資訊流通也快速充份。

柯金源說,看過這麼多社會運動,情況沒有一次比這次更好,不管是環保團體、在地人士,知識份子還是新聞媒體,每個人扮演自己的角色,彼此都沒有分散。這位紀錄片導演雖多次語帶憂慮,若沒擋下國光石化興建該如何是好,但仍帶著期盼緩緩地說:「現在各方面都更成熟了,應該有這個機會。」





311強震連帶造成日本千葉縣煉油廠大火,彰、雲沿海蚵農14日發起「發蚵馬總統」行動,蚵農帶著鮮蚵到總統府前,呼籲政府不要再將國光石化、六輕五期等煉油廠設置在容易肇生意外的沿海地區,避免悲劇重演。(記者宋小海攝)

【記協會訊】政府資訊公開限制多 記者只能靠自己?



文/宋小海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數位典藏新聞倫理資料庫、台灣新聞記者協會、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中央社和等單位,3月11日在台大新聞所舉辦卓新論壇,以「政府資訊公開法與採訪權」為題,探討法律規定與媒體實務的差距。


三種揭露 三種阻礙

論壇主持人由卓越新聞獎基金會新任董事長胡元輝擔任,並在討論前宣讀政府資訊公開法第1條,「為建立政府資訊公開制度,便利人民共享及公平利用政府資訊,保障人民知的權利,增進人民對公共事務之瞭解、信賴及監督,並促進民主參與,特制定本法。」,強調這一法條精神就是已經明確說明,政府資訊公開法是促進民主的基石,顯見這個議題的重要。

政治大學新聞系副教授陳百齡指出,所謂的「陽光法案」可粗分三類,包括讓民眾或媒體有權瞭解政府當前施政的《政府資訊公開法》、針對過去歷史資料的《檔案法》,以及《公務人員財產申報法》。

陳百齡表示,目前政府資訊公開的障礙可分為三點,首先是以「國家機密」拒絕公佈或延長解禁年限,並且以「妨害國家機密」的不確定法律條款限制,造成很多應該公開的資料變成機密,很多關於環保、核能的資訊,政府為政策辯護,人民卻無法取得數據質疑,即造成資訊不對等。

第二項障礙來自個人資料的保護,導致採訪不易進行,例如司法院的法學資料庫的判決書,過去只要知道原告、被告是誰就能查閱,後來卻甲乙丙丁替換,增加搜尋的門檻。陳百齡也舉自身學術研究,向政府機關調閱土地申告書、日治時期的戶口資料等,經過多次公文往返手續才得以進行,若是新聞記者根本不可能有時間等待。

陳百齡認為,目前政府將「資訊外包」更是一大障礙,大量電子化的資訊政府不見得有能力處理,便轉交給民營公司。先前陳百齡曾要調查2009年八八風災的電話爆量情形,透過公文雖經主管單位同意,最後才發現資料在六個月後就被刪除,公務員卻不須直接負責。此外,外包資料庫除了會將資料據為「商業機密」,亦會收取檢索費用,造成財力單薄的研究者或媒體若遇所耗經費過大,便只能放棄研究。


依法「不公開」山不轉 記者自行找路轉

「線上記者在跑新聞,如果每天靠《政府資訊公開法》,大概不用混了。」已從事新聞工作第11年的自由時報記者劉力仁表示,實務上記者通常必須事先掌握研究報告瞭解政府施政,會私下詢問官員或瞭解研究學者是誰。

劉力仁說,記者除了憑在政府官員間的人脈,還是要自己整合資訊抓出脈絡。他說曾有一名同業按《政府資訊公開法》申請資料,該單位也其第18條第1項第3款回覆表示「政府機關作成意思決定前,內部單位之擬稿或其他準備作業」做為不公開之理由。

台灣大學新聞所教授張錦華則回應,以自己作研究為例,記者希望能夠盡快研究者公布研究、作成新聞,但研究沒完成前就是沒法公布。政策和研究在這一點上有相似之處,在形成過程中,的確尚未有成熟的答案,應暫不宜公佈相關資訊,在資訊儘速公開與否、選擇何時將資訊公開,以及應該如何與新聞採訪相平衡,這些也都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陳百齡則補充,記者必須注意與消息來源的互動,特別是積欠「深喉嚨」的人情恐怕有朝一日必須償還;如果不是透過機構的權力而是靠著個人的關係,會有副作用產生。

陳百齡也覺得,記者本身也可能涉及風險,像壹週刊就被國安局搜索過,因此如果沒有制度保障,記者機構或消息來源會蒙受極大風險。

長年關注環境議題、公視「我們的島」製作人于立平則說,在環保署環境影響評估會議時,面對企業廢水排放是否汙染,特別是高科技產業的排放元素,企業常以製程是商業機密為由(《政府資訊公開法》第18條第1項第7款之「營業上秘密或經營事業有關之資訊」),拒絕全部公開資訊,此舉卻可能導致環評委員及外界難以掌握健康風險而判定錯誤,記者也很難拿到更詳盡的資料。


政府資訊公開龜縮 採訪權何在?

于立平指出,姑且不提資訊公開法,記者光是在採訪、拍攝就遭遇許多困難,像桃園工業區的汙水處理廠的違規事件,公視既打電話也發公文,但工業局及汙水處理廠拒絕拍攝採訪,等於把溝通大門關上;另外像去年苗栗縣大埔、灣寶的農地徵收事件,記者約訪苗栗縣政府人員亦困難重重,只能透過縣政府新聞稿以旁白處理;彰化縣政府面對中科四期議題亦常拒訪。

「曾為記者,應該瞭解記者應有的本份。」她表示,現在有許多媒體工作者進入政府單位,從事新聞、公關工作,也瞭解媒體的生態,因此常透過反覆詢問、向記者強調自己與媒體高層之交情,做為間接施壓的方式。

她更舉例,公視曾在去年台塑工安意外時,擬採訪台塑對勞工之安全保障,當記者傳送採訪大綱給政府勞工相關部門,過沒多久卻接到台塑人員來電,質疑記者為何採訪。她認為政府轉告企業,而企業對媒體施壓,實在非常「奇特」。

于立平感嘆,記者採訪不一定是要批判政府,而希望透過媒體等資訊公開的管道,讓大眾可以討論、找到問題核心,但連溝通的機會都沒用,更不用說找到問題的核心。


公民記者 邊緣發聲

于立平說,就連公視採訪都遭遇許多困難,更不要說自行發聲的「公民記者」在許多政府部門根本不受承認,導致很多像朱淑娟這樣的獨立媒體記者,必須「靠行」,成為公視、環境資訊電子報的特約記者,才能減少採訪的困難。

她認為,像記協等專業團體可協助有心的獨立媒體人,成立「獨立媒體聯盟」等機制,個別成員享有自主的採訪權,也擴大這些獨立媒體人在其他媒體曝光的機會,讓獨立媒體環境也可以更好。

劉力仁則說,既有媒體記者與當前所謂的「公民記者」大多沒有競爭關係,反而可發揮互補效應。他提到現今公民記者與政府單位等關係,提醒大多數的公民記者在報導還是要避免流於主觀論述、注重平衡,才能得到受訪單位的尊重:「任何被你點到名的人都有表達意見的權力。」

劉力仁分析,公民記者在內容呈現常缺乏官方的聲音,長久導致官方反感,最簡單的回應就是封殺公民記者。如果公民記者有協會或其他組織做為溝通聯繫平台,官方公關承辦人員也會知道怎麼應對。

苦勞網特約記者王毅丰則表示,自己在苦勞網已有1年半,像苦勞網的這樣的網路獨立媒體發展已有11年,在勞委會、衛生署等部會已獲得承認,與目前個別獨立記者的處理可能又有所不同。

王毅丰也認同劉力仁的說法,表示公民記者的確必須具備某些專業性,不過是否完全符合傳統的新聞倫理也必須衡量,像去年6月9日苗栗大埔事件之前,地方媒體既有型態導致民眾無法充份發聲,在縣政府毀田後,民眾拍攝的影像便透過公民記者大暴龍傳遞出去。

王毅丰表示,任何公民記者,或是苦勞網在新聞專業上,與主流媒體並無不同,也應該抱持客觀立場進行事件陳述,而不只是幫某些人發洩情緒,若有人認為苦勞網在新聞事件站在特定立場,也是在瞭解事件後的切入點,不是為了操作的客觀,而是期望達到實質的客觀。


要求停止錄影 新聞局於法無據

于立平另表示,新聞局在1月份舉辦的公視修法公聽會上,現場拒絕公民記者好奇寶寶拍攝,整個過程相當粗暴。政府就算沒有主動公開,至少也應被動公開讓民眾用自己的方式將事件紀錄下來。

「怕熱就不要進廚房。」陳百齡對此分析,新聞局既然是開公聽會,與會發言者當然要為言論負責。任何發言者若以「妨害會議進行」、或是主張民法上的肖像權等理由,要求關掉攝影機,是觀念的混淆,個人權利不應該無限上綱。


資訊公開不應虛有其表

王毅丰提及,苦勞網曾與香港、馬來西亞的媒體交流,相對台灣資訊公開不見得比別國差。但他也同時懷疑,台灣政府除雖然會公佈許多基本資料,但與公民社會討論的需求又似乎有所距離。

王毅丰舉例,苦勞網曾質疑環保署在中科三期的審查,環評過程看似經過環評委員激烈爭執才通過,其實充滿政治操作。為了瞭解政府主導的可能,記者後來致電話環保署綜合計畫處,瞭解環評委員名單、「共識決」為表決方式、表決方式則由會議主席決定,而會議主席則是由主任委員,也就是環保署長沈世宏所指派。王毅丰指出,苦勞網瞭解環評過程並不是透過與採訪者的人際關係,反而只是依據資訊公開法。

僅管如此,王毅丰也反思《政府資訊公開法》的侷限,因為政府在基本資料呈現,例如環評會議的數字、資訊雖非常公開,卻也非常複雜,背後政治協商過程一般民眾更不會知道,但這些基本資訊公佈程序,卻變成政府宣稱「決策已經公民社會充份討論」的依據,以此回應民眾對政策的質疑。王毅丰認為,重要的不是表面的資訊公開,而是背後決策過程的揭露。

公益目的由媒體舉證

衛星商業同業公會新聞自律委員會主委陳依玫說,《個資法》母法已經通過,在人權尊重與資訊流通兩端如何平衡,法務部正在規劃施行細則。陳依玫指出,《個資法》第9條規定在間接收集個資時,「大眾傳播業者基於新聞報導之公益目的而蒐集個人資料」在免告知當事人之列,卻有許多未釐清之處,包括大眾傳播業是屬於機構性還是個人?對公民記者又該如何看待?新聞報導在網路新媒體趨勢下又該如何定義?公益目的又該如何定義?

「法律原則從寬,例外從嚴。」陳百齡指出,《政府資訊公開法》第18條與《個資法》第9條都有基於公益,而讓原先被限制之資訊得以公開,但在法律實務上,卻也導致舉證責任轉移,取得資料變成「例外」,因而要免除法律責任,新聞媒體要證明自己基於公益目的,未來在訴訟實務有其不利影響。「要負舉證責任的人,敗訴的風險是比較大的。」




【記協會訊】記協提供至日本採訪回台記者諮詢服務




文/秘書處(2011.3.17)

 日本強震天災意外,造成民眾重大傷亡,國內多位媒體記者前往該區採訪,台灣新聞記者協會呼籲前往採訪的同業應注意自身安全,除回台記者會於桃園國際機場接受輻射偵檢外,記者若因採訪工作感到身心疲乏,記協提供簡易自我評量(見附件一),並由專業心理諮商所提供本次前往日本採訪的媒體工作者60分鐘「心情調適」諮詢服務,協助記者抒發壓力,並建議各媒體主管給予記者適當休假,避免造成身心負荷過大。



聯合心理諮商所(http://www.veryhelp.org)
地址:台北市基隆路一段147巷5弄42號
預約電話:            0800-00-1385      
/週一到週五下午1:00~晚上 9:00
/週六10:00~17:30

台灣新聞記者協會
電話:            02-23410044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二段88號9樓



附件:
自我壓力評估表
節錄香港記協出版刊物:《第一時間到現場 ─ 災難新聞安全採訪手冊》,全文請至http://www.hkja.org.hk/site/portal/Site.aspx?id=A1-782&lang=zh-TW(線上版連結)


節錄-第五章 情緖衝擊的處理

新聞工作者採訪死傷枕藉的天災天禍時,不時有意無意的壓抑感情,以便在截稿時間前完成工作,但這不等於這些可怕經歷不會對我們造成影響,部份人甚至出現創傷後壓力症(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多倫多大學自由論壇二零零一年發表的研究發現,在一百四十位受訪戰地新聞工作者和六十九位其他新聞線記者中,雖然大部份受訪者均未出現心理困難,但在出現創傷後壓力症的記者中,戰地記者的罹患機會是其他記者的三倍;而長期在衝突地區做報導的新聞工作者,四人就有一人以上罹患創傷後壓力症,患病比率更是一般警員的兩倍多。

 問題更大的是,有關疾病不一定即時浮現,徵狀會因為個人的情況、事件的可怖情況而令出現的時間不一,個別人士可以在一年多後出現。

1)      我有創傷後壓力症嗎?
  
 在初期的震驚感覺慢慢減退後,若短期出現下列情況,當然要注意和處理,而如果以下情況出現超過一個月,個人生活明顯受到影響,便有可能患上創傷後壓力症:
□      有關事件不自主地在你腦海中反覆重現,有時還會伴隨心跳加速、冒汗等現象;
□      情緒無故變得強烈和波動:你可能會變得比平日容易煩躁、惱怒、焦慮、受驚、高度驚覺,並且反應劇烈,但有時又會變成抑鬱、離群,甚至逃避參與平日喜愛活動;
□      設法避開一切與該次打擊有關的思想、感情、活動或場合;若接觸到與創傷事件有關的事物,會產生各種生理反應,如頭暈、心跳加速、呼吸急促、臉色發白等;
□      較難集中注意力或作出決定,容易感到混亂;
□      時常失眠或者發惡夢;
□      有罪疚感或無助感;
□      對周遭事物變得麻木、感覺遲鈍;
□      失去性慾;
□      身體徵狀會隨著壓力的增強而出現:例如頭痛、噁心及胸痛不適,甚或要接受診治。

2)      減輕壓力有法

在採訪恐怖襲擊、天災或其他痛苦經歷之後,有不愉快的感覺是正常的,你可以透過以下方法平伏心情:
ˇ讓時間給你療傷:這段日子預計會是你人生中一個困
 難的時期,就讓自己為失去了的人和事物表示哀悼,
 及盡量容忍一下自己情緒上的改變;
ˇ將那些可怖經驗與「行家」、親朋戚友分享。若傾訴時
遇上輕視或認為你的遭遇不值一晒的反應,不要氣
餒,請繼續與其他人仕分享;
ˇ參加一些消閒的康樂活動,適當的運動及鬆弛方法可
減少焦慮不安的情緒;
ˇ盡量放假,讓自己偷閒去進行一些令你愉快的活動和
嗜好,如果你自忖可能會胡思亂想,請不要一個人旅
行,以免屆時孤立無援;
ˇ自願尋求專業支援,包括相關機構和專業人士;      
ˇ參與一些由專家領導的小組討論:你會發現不少人有
你的反應;
ˇ建立健康的生活模式,即使失眠,切記避免飲酒和濫
用藥物;
ˇ若情況許可,避免在此時作出一些生命中的重大決
 定,如轉行或轉工,因為這通常會為你帶來很大的壓力。

切記不要:                                       
       
Χ怪責自己;
Χ隱藏自己哀傷感覺;
Χ迴避重提意外;
Χ飲用過量的咖啡、酒或吸煙;
Χ刻意使自己過度疲累;
Χ不定時餐飲。

 若出現創傷壓力症,你便須匚要尋求專業人士(如臨床心理學家、精神科醫生、輔導員、社會工作者等)的幫助。

3)      管理層的支援
傳媒機構亦能向採訪死傷枕藉的災難或恐怖活動的前線人員提供幫助,包括:
ˇ每次大型天災人禍後,管理層可與採訪的記者回顧事件,一來讓他抒發感覺,起減壓作用;二來亦可讓他談談公司的安排,以便作出改善。
ˇ不要記者連續採訪死傷枕藉的天災,若連續採訪一周,應該與有關記者商討是否須要換人,有關記者回港後,盡量讓他們休息,更不要讓他們即時再採訪其他死傷意外新聞,以免他們心靈繼續受創傷。
ˇ為出現創傷壓力症病徵的記者提供心理輔導服務或治療。
ˇ改變新聞部內「記者不求人」的氣氛,減低記者作出調適的心理障礙。
ˇ若記者出現創傷後壓力症或相關徵狀,管理層應向他們保證,其職位、採訪機會及地位不會因此受影響。

【記協聲明】針對日本福島核電事故 記協呼籲注意採訪安全



2011.03.13

 對於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因強震造成輻射外洩之嚴重意外事故,台灣新聞記者協會13日呼籲國內媒體及前往採訪的同業應注意採訪安全;如無充足之訊息及足夠防護設備保護,基於以下之考慮,則應退至可能輻射污染範圍以外,避免因一時新聞之需要,造成終身難以彌補傷害:

一、國內新聞記者多欠缺防範輻射外洩事件之專業知識與設備:相較於其他地震、海嘯等災難事件,國內記者多半欠缺如何在核能事故或輻射外洩事件中進行採訪並確保自身安全的經驗。日本福島核電事故由於備受國際矚目,記協相當憂慮在此一情形下,為了前進災區、搶得第一時間新聞,可能忽略了相關的安全保障;

二、臨時從台灣派往採訪的新聞記者,可能成為當地緊急事件通知的漏網之魚:隨著核能狀況不斷演變以及天氣風向變化,日本政府正不斷改變撤離的規模與範圍。由台灣媒體臨時派往採訪的記者,可能囿於語言、文化、社會網絡或通訊等其他因素,未必能第一時間內掌握或被告知相關訊息,而成為緊急事故通知時的漏網之魚;

三、同業應破除「離槍口太遠」的迷思:新聞界有句諺語「如果你的相片不夠清楚,那是因為你離槍口太遠了」。記協認為應破除此一迷思。因為你的相片之所以不夠清楚,是因為你的媒體提供給你的採訪設備不夠好之故。記協呼籲國內媒體主管,應立即針對最新的福島核能事故,再度與線上記者聯繫,就其採訪之防護設備與需求進行仔細評估。如果沒有確切之把握,應以線上記者之人身安全作為最優先之考量。

【焦點話題】我可以為您做什麼?赴日採訪的記者們




文/許瓊文

3/15這天,記協、聯合報記者問我記者赴日採訪,需要注意什麼事?討論的議題中,有些是擔心他們的安危,有些是擔心他們把台灣一窩峰採訪的習慣帶過去,所以我趕快加上一些FYI給赴日採訪的記者們,也想再強調一下,從事「新聞與創傷」研究,尤其是記者創傷這部分,接受過很多質疑,例如:不認同記者會有創傷,或有創傷又怎樣,還不是要做新聞,或是台灣又沒有戰地記者或是頻頻有大型災難,受創的機會也小,這樣的研究與在職進修是否必要,也趁著這個機會說明,新聞人員為什麼需要認識創傷,接受創傷素養。

311地震發生後,很多記者通日文的、略懂日文的甚至不懂的,一律趕鴨子上架搭時間最近的飛機到東京去,這些人可能也沒想到,竟然要去採訪這麼重大的災難,也可能臨時才想應該帶什麼東西?電池、口罩、基本的飲食與水、雨衣、雨傘、採訪裝備、手電筒、免洗衣褲、衛生紙與濕紙巾、可以走泥濘的鞋子、通訊設備等。這不是個選擇題或填充題,而是必須視情境而變的申論題,我長期合作的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達德新聞與創傷中心,邀請日本資深環境記者撰寫如何報導日本311災難的指南,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為了採訪福島核電廠的危機,提醒記者必須攜帶5至10人份的碘化鉀(potassium iodine capsules,台灣又稱碘片),份量要一個月左右,因為除了自己使用,還要給司機與日文翻譯,記者因為會使用部分救援物資,例如:水或食物,也可以將碘片當作回饋。記者也不能忘記攜帶止瀉劑(Imodium),避免因為衛生條件不佳而引發的腹瀉, 為了避免屍臭味,也可以帶清爽味道的鼻腔吸入器或凝膠(nasal inhalant or gel),避免過度暴露在屍臭味的不適,快速消磨自己的士氣。

採訪此種災難情境的事前物質裝備也能減少記者的心理壓力,試想如果我是赴日採訪的記者,我會擔心什麼?我會擔心過度暴露在輻射災區,是不是會身體不舒服,會不會有病變,會不會影響我生小孩,只戴口罩、穿雨衣與撐傘的簡單裝備下,大概暴露幾小時就會有危險,跑到鋼筋水泥屋就可以嗎?沖水就可以洗掉大部分的輻射嗎?問題雖不專業卻是我最想知道的,這已經讓我擔心到會影響日常生活了!回到台灣後,有人會幫我檢測輻射量嗎?後續的醫療檢測費公司會幫我付嗎?要是發生狀況,我會得到什麼補償?試想這些答案都沒有人可以告訴我,也沒有人管我的後續健康狀況,我會多麼孤立無援,這樣的不快甚至是創傷的經驗會如何影響我的工作與生活。

針對記者創傷的研究,希望記者能做好物質與精神層面的準備,因為新聞室可能隨時把記者丟到一個未知的、危險的境地,有充分準備的記者才能有彈性(resilience)面對任何挑戰,發揮創造力解決困難。記者復原力強也能持續穩定工作,有創傷素養的記者也比較不會追逐受害者,報導面向也會傾向資訊性而非感官性,對整體災民的減災與復災有所幫助,進而讓受災社區與個人都能創傷後成長(post trauma growth),對非災民則是提醒備災與防災的重要。

瞭解事前準備的重要,接下來要討論的是赴日記者的採訪困境,台灣記者各顯神通到受災區,受陷於嚴格的管制,多半在尚能與外界聯繫上的災區進行採訪,其實也就是採訪一些比較表面的題材,例如:警報聲突然響起,記者跟著跑的緊急狀況,地震與海嘯摧殘災區的畫面,或是到避難所拍攝災民,在東京的就是拼了命的追著留學生、台僑生活或是報導限電與交通減班的不便,再誇讚一次日人的排隊文化,卻沒有人報導這樣的應變措施背後的含意。記協也曾問我一個問題,記者要怎樣在日順利採訪,我那時建議記者要趕快與當地外國記者聯誼會取得聯繫,有充分資訊知道如何保護自己,例如:裝備與安全區域的資訊。而達德中心在3/14的指南中,更是鼓勵記者參與日本政府為外國記者準備的行程,是另一個可以安全抵達災區的方式。也許競爭意識較強烈的媒體可能會排斥這樣的安排行程,但是在不影響救災與侵擾民眾為主要考量,是值得媒體有所犧牲。

而記者到日本採訪的意義為何呢?在台灣,如果挺進災區是新聞室最關切的,那日本這次的災難呢?記得波灣戰爭時,當時輿論與研究都批評台灣都是美國觀點,台灣無法派遣記者常被認為是原因之一,這次日本的災難,記者可以前往採訪,為何不去呢?我的淺見是新聞室應該思考,派遣記者到日本,做的東西跟外電有什麼不同,派遣記者來到災區是想要傳達什麼訊息回台灣,想做哪些台灣觀點的新聞,對台灣的防災工作或是其他面向有幫助。如果只是要一大堆感人的故事,跟外電有何不同?要是沒有不同,為什麼要打擾災民,不得已使用災區的食物與水、石油等,更糟的是,惡性競爭害的記者為了生出獨家,必須做出一些連自己都覺得不妥的行為或新聞,違背自己意念不說,還要受到輿論批評,雙重傷害。

回到本文的出發點,可以為這些赴日採訪的記者做些什麼(包括平面與電視)?採訪災難的事前準備還可以亡羊補牢,請記者參與文後連結,而現在可以做的,我的淺見是記協或衛星公會可以協助安排記者的保險、建議或規劃避免惡性競爭的採訪限制(例如:完全遵守日本的採訪規定),歸國後的輻射檢測,減少創傷的社會支持系統或醫療,可能的職災賠償等。最後,我希望新聞室與記者能開始關切記者創傷這個議題,在記者強者文化(macho)下,承認創傷就是弱者,或是不適合當記者的思想應該轉變,面對每一次的突發狀況,無論是車禍、犯罪,或是天災等規模大小不同的事件,要預設情境做好事前準備;善用社會支持系統抒發創傷壓力,例如:宗教、同儕協助、家庭、醫療;記者本身有創傷素養與復原力,便能以復原力與成長為目標報導新聞,減少無意義的恐慌與恐怖報導。


如何採訪創傷新聞相關連結:

創傷與新聞自學專區
http://traumanewswatch.nccu.edu.tw/?page_id=181
http://dartcenter.org/search?page=4&keys=online learning&x=24&y=15

Guide for Reporting the Japan Quake
http://dartcenter.org/content/guide-for-reporting-japan-quake

Japan's Triple Disaster: Resources for Journalists
http://dartcenter.org/content/japans-triple-disaster-resources-for-journalists

【焦點話題】がんばって!日本;加油!台灣!






編按:關於311日本震災後續報導效應,本期《目擊者》刊登2篇「創傷新聞網」之相關媒體評論。



文/許瓊文(創傷新聞網主持人、政治大學廣電系副教授)



311的地震與海嘯侵襲日本與全球,這個超出想像的巨大災難本就受人注目,台灣更是因為與日本的鄰近性與同樣受到地震與颱風等天災影響,民眾與媒體同樣關注,三天來,有留日與台灣朋友的部落格對日本與台灣媒體做比較,很多記者、朋友、同事與學生問我對目前媒體表現的看法,但是因為我擔心去年兩個月的日本見習行程中的朋友們,忙著聯繫與打聽下落,再加上需要沈澱與仔細觀察,直到今天才動筆。我想針對兩個部分提出我的看法,第一是針對電視新聞媒體表現,新聞室雖然極力想要營造出恐怖氣氛,初期受限於「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但還是看得出媒體的「努力」,不過比起八八水災算是有進步;第二則是從「新聞與創傷」研究取徑出發,尤其八八水災過後,為了回答受訪記者問的:「災難時,媒體到底應該報導什麼?」我開始將研究從災難時媒體的正面角色談起,值得安慰的是,台灣在這次日本311地震中開始重視這個問題。今天就先報告媒體表現。


事發24小時

跟大部分對媒體批評的說法,我覺得在事發24小時,台灣媒體因為只有NHK與CNN的外電,NHK公共電視的畫面比較資訊性,再加上只有少數幾家新聞室有充足的日文編譯,只有主播與記者營造的氣氛與用語比較駭人,新聞跟八八風災比起來都是比較遠鏡頭的畫面,還沒有太多針對倖存者的感官新聞,再加上因為海嘯侵襲,一時之間無法立刻與當地聯繫上,所以現場的畫面都還沒出來。我的觀察包括:

●新聞室以CNN為主要來源的,震度8.8,以NHK為主,震度8.9,我同時觀察CNN與NHK的訊息,可能因為台灣的日文編譯人力因素,部分新聞台的更新訊息有明顯差異。

●新聞室充分利用Youtube與Google尋找當地資訊與畫面。

●與過去地震史上的全球大地震整理比較,與日本當地大地震比較,以及與發生不久的雲南、
紐西蘭震災比較。

●新聞室開始找尋日本人脈電話訪問。

●新聞室普遍使用配樂引起閱聽眾情緒反應。

●台灣的反應:觀光客與留學生的安危。

●311地震與超級月亮的關係。



事發第二天


隨著台灣記者抵日,但是因為交通中斷,沒有辦法立刻前進災區,但又需要有訪問畫面的新聞,開始報導東京所受的不便,尤其是台灣人,但是比較少讓人不忍心的災區倖存者畫面。海嘯的畫面與日本核電廠危機仍是報導主軸。主要觀察為:

●將受災日人上傳到youtube的影片為另一消息來源。

●讓人情緒受到影響的MV製作,剪輯各式可怕海嘯來襲畫面,傳遞恐怖氛圍。

●台灣的反應,核電廠檢討,但僅止於發生同樣的災難會不會有危險,官方說法當然說不會,比較親執政黨的說法就只引述官方說法,比較不親執政黨的說法就是塑造其沒有危機意識,但兩者都沒有更深入的分析。

●比較有sense的新聞室已經開始報導日本的防災措施。

●與紐西蘭等地的地震比較,環太平洋地震帶一定還會有更強的地震。


事發第三天

NHK的中規中矩已經無法滿足台灣新聞室,開始發現日本電視台,朝日電視台等商營媒體的新聞,雖然沒有正式合約,但是利用網路或電視機翻拍,將一些引人感動的新聞翻譯成中文,能前進到交通可及災區的台灣記者也開始訪問倖存者(希望他們有帶足夠的糧食與防輻射的裝備)。而隨著交通慢慢恢復,很多人或記者當地震與海嘯發生時剛好在災區活動,拍下千鈞一髮的一刻,這些影片都被日本媒體採用播出,台灣也較多這些新聞翻譯,但是NHK的減災與復災的新聞,較少被注意。這天的觀察還包括:

●讓人情緒受到影響的MV製作,剪輯劫後餘生,傳遞溫馨感動氛圍。

●遺體新聞不多,日本媒體無論公共或商營,都不會近距離拍攝,台灣媒體引用不多。

●雖有對日本防災的介紹,但是立刻被日人的排隊精神與阪神地震後失落的十年的主軸所替代。

●核能電廠對台灣的影響,像是輻射食品。

●親與反對執政黨立場的鮮明意見,也就是口水戰又開始。

●網友的活動,例如:Facebook加油團。

●地震地區的風水說。



總結我這幾天的觀察,比起八八水災的報導,可能因為事件發生在日本,大部分靠外電,外電來源又比較中規中矩,赴日記者短時間又無法前進「甜甜圈效應」中最嚴重的災區,也因為有輻射危險無法進入採訪,新聞內容不至於太誇張,也不會有挺進的現象,當然也可能是出自新聞室的自律,但是新聞室還是希望營造出恐怖的氣氛,尤其是海嘯席捲的現場鏡頭與核電廠爆炸等的現象,都是大量使用並運用配樂,而之後對台灣影響包括:台灣是否受輻射影響,輻射食品(我個人淺見是三個受災縣還能出口食品嗎?對其他地區的監測也許還有需要,但是針對三個縣要加強的新聞令人不解),汽車工業、IT產業等,需要更多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資訊,才能減少恐慌。

我一向受到很多質疑,不營造恐怖與恐慌的新聞,誰看?這次311事件已經有少數新聞室已經開始重視防災的重要性,開始介紹日本行之有年的緊急地震速報,海嘯警報,與NTT 東日本的「災害用伝言ダイヤル」,NTT docomo與KDDI的「災害用伝言板」,NHK的「安否情報」等,很可惜也僅止於此,沒有深入更多減災與復災的部分,版面立刻就被其他感人故事取代,感人故事並非不好,這部分會在防災時媒體的正面功能中說明,只是新聞必須更多元,尤其是災難時對民眾有用的資訊。

媒體大量使用網路,使用地理資訊系統瞭解方位或是災前災後空拍圖,是不錯的應用方法,但是整則新聞都是網路上有什麼的偷懶新聞就需要再考量,尤其是youtube,快要變成通訊社,台灣記者習慣在網路上找新聞,直接就翻拍,尤其翻拍其他電視台遊走法律邊緣,而不是親自查證或採訪,更慘的是 facebook上的活動就可以花一則新聞來介紹,實在是浪費時間,長久下來,也養成記者不親力親為的習慣。

台灣媒體還有很多可以加油的空間,在跟日本說がんばって時,也想跟台灣說:加油!除了媒體還有防災。




【焦點話題】報導日本災情過度遭批 台灣電視新聞著手自律



NCC傳播內容處處長何吉森(左)16日指出,針對台灣電視新聞過度報導日本災情之現象,已寄發行政指導予衛星電視公會等單位,而衛星電視公會回覆表示已召開自律會議。(記者宋小海攝)



記者宋小海/報導

 日本於3月11日因地震引發海嘯並導致核輻射外洩等重大災情,我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發言人陳正倉16日指出,NCC接獲多件民眾投訴,批評台灣電視新聞台過度重播、報導有誇大等現象,雖然NCC從不會干預新聞內容,但須提醒新聞台本於專業判斷,提供資訊增進民眾瞭解,而避免恐慌等負面效果。中華民國衛星廣播電視事業商業同業公會「新聞自律委員會」則表示,自律溝通機制正在進行。

 NCC傳播內容處處長何吉森說,在16日當天上午即有20多通民眾投訴電話,反映電視新聞台報導日本震災、海嘯畫面多次重播,也已經排擠國內其他新聞訊息,亦造成心理不適。何吉森表示,自3月13日開始至16日為止,接到相關網路申訴,亦超過60件以上。

 何吉森指出,NCC在台灣歷經八八風災約2個月後,即與電視新聞業者共商而總結〈災難新聞報導處理原則〉,希望媒體報導重大災難新聞時,應以報導最新災害資訊與相關生活資訊為主,並主動提供最新消息給相關主管機構供其後續處理,並避免不實猜測與傳聞,或是過度重複單一性資訊,甚至是情緒性字語,以避免造成災民和閱聽人的恐慌。


接獲民眾投訴 業者著手自律

 衛星公會新聞自律委員會主委陳依玫表示,新聞自律委員會的討論範圍僅在新聞報導,因此個別電視台製作的談話性節目並不在討論之列;但有關多次重播、排擠國內資訊、報導有誇大疑慮之現象,公會在14日即接到民眾及NCC節目諮詢委員反映,當天下午即透過自律平台通知各家媒體主管參考判斷。

 陳依玫說,自律委員會沒有主動批判內容之權力,此次日本災情報導亦無個別業者要求全體協商,所以只能待社會大眾反映後再將訊息傳給業者。她表示在自律訊息發給各媒體後,在報導內容錯誤、使用「驚爆」等誇大標題的現象,各新聞台即著手改善,而國內新聞播出比例也有所增加。

 陳依玫指出,目前社會大眾多認為日本NHK電視台表現平穩,但台灣市場機制之有線電視新聞頻道與日本國家電視台畢竟資源不同,而且NHK記者除了跟隨救難隊進入災區,亦有近距離拍攝家園沖毀的受災者相擁哭泣,並未對當事者馬賽克處理,並非完全不帶有情緒的遠距離報導。但她也認同NHK的採訪大多與當事人協調,而在一定距離之外拍攝,而不採用攔截、侵入式的貼身拍攝,亦無攝影機搶位越位的情況,值得注意。






參考資料--災難新聞報導處理原則


一、以人為本,落實人文關懷
二、尊重生命與新聞當事人的隱私權
三、避免侵害或騷擾遭遇不幸的當事人
四、新聞媒體應根據最具權威性的單位所提供的資料進行報導
五、提供民眾災害相關資訊與防災因應措施
六、主動提供最新消息給相關主管機構供其後續處理
七、避免不實猜測與傳聞,扮演民眾與政府之間的溝通橋樑

(資料來源:NCC;2009年10月5日公佈)

【焦點話題】日本大地震對台灣媒體的啟示



文/林朝億(台灣新聞記者協會會長)

311仙台大地震裡,日本國民冷靜面對苦難與媒體專業的表現贏得了世人的尊敬。而部落客米果一篇質疑台灣媒體表現章「日本8.9震災教我們的事」,短短幾天內湧入了八十萬人次閱覽。3月16日中國時報的社論「看NHK表現台灣媒體該慚愧」,不過還是把部分原因歸咎於收視率的調查。換句話說,觀眾或讀者也得承擔部分責任。

平實而論,目擊者不想替台灣媒體辯護,但也不認為中時社論把讀者拖下水的講法有理(米果跟著用另一篇文章「媒體也有苦衷之大家一起來推理吧」指出,中時說日本媒體嚴拒收視率調查說法是錯的)。不過,在這一波公幹過程裡,其實有四個層次的議題應該要先釐清,否則大家的討論就無法聚焦。

首先,這是發生所在地的日本,其國內媒體的質與量是其他國家所難以對抗的。光是海嘯來襲的短短半個小時內,馬上就能動員數架直升機前往捕捉畫面,實在難得。別說本來台灣駐派日本的記者就不足,即便是如CNN或BBC有豐富資源的國際媒體也只能大量採用日本媒體提供的資料與畫面。

尤其是地震發生後第三天,福島核電廠事故成為焦點。但也因為輻射污染的威脅與封鎖區的成立,讓前往採訪的外媒幾乎沒有著力點。而核能事故的發言層次又提到內閣層次。換句話說,除非台灣駐日記者平常就加入這個圈子,否則只能看著NHK現場轉播寫新聞了。

其次,在海嘯與核能災害的專業知識上,台灣是遠遠不如別人。也就是福島核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後續的可能性又是如何,只能仰賴日本,或是核能新進國家美國、法國專家的解讀。而換句話說,這是整個台灣科技國力不如人,而不是媒體不如他人而已。

第三個要釐清的問題時,到底是媒體誇大造假,還是表現方式的差異?舉例而言,被網友強烈質疑的中天新聞「強震一瞬間東京人驚恐 搶糧搶單車」,顯然就是一條內容與標題不符的誇大新聞,這當然值得批評。但是如果覺得NHK主播播報時給人安穩、平實,但台灣主播卻喜歡高八度、甚至搭上配樂等等,就是不尊重受難者等等,這樣的質疑是不是太帶有中產階級的品味呢?

第四個要釐清的問題是,「怎麼對付爛新聞頻道?」就如同部落客傅瑞德所說的「然而拒看、拒絕討論爛新聞台,就能解決問題嗎?」也就是,如何透過一個群策群力方式,找到方法把爛媒體或爛報導淘汰掉,建立好的新聞規範與報導模式,才是我們更值得努力的方向。

2011年3月2日 星期三

【新聞圈】拍攝茉莉花行動 台灣2記者遭扣押獲釋




文/編輯室

 中國網友2月27日發起第二次茉莉花集會活動,2名台灣記者在北京王府井新東安市場附近拍攝,遭公安盤問扣留,傍晚獲釋。行政院發言人江啟臣當晚表達關切,並對採訪自由遭受干擾表示遺憾,希望大陸尊重記者新聞採訪權,避免類似情形再次發生。

 行政院發言人江啟臣27日晚間表示,有關三立新聞台1名文字與1位攝影記者因在北京採訪而遭大陸當局扣留一事,陸委會在第一時間得知訊息後,已迅速透過海基會與海協會管道向大陸方面交涉,並請大陸當局儘速釋放兩位記者,大陸當局也已同意,並已將兩人釋放。

 江啟臣表示,總統獲悉此事後,指示行政院透過海基會交涉處理,並表達維護新聞自由的嚴正立場。

 江啟臣表示,我國非常重視新聞自由,對於大陸當局扣留記一事,表達高度關切並對於採訪自由遭受干擾表示遺憾,希望大陸當局能尊重記者的新聞採訪權,並避免類似情形再次發生。

 記協會長林朝億說,茉莉花行動亦是言論自由,而言論自由乃普世價值。記者報導新聞事件,只要沒有干預該事件等等,這種新聞報導的權利,亦是不分任何政黨執政,都該予以保障。

 林朝億認為在台灣與中國交流過程,任何媒體在中國採訪權利都該受到保障,台灣政府必須嚴肅跟中國交涉。



【新聞圈】批通報程序遭解僱 年代前員工求償敗訴




文/編輯室

 年代新聞台前導播穆光中、助理導播盛奇玉因不滿公司於2009年八八風災期間,未將災情通報救災單位,在個人部落格批評公司意外引起網友迴響,遭年代解僱。2人提告要求年代給付資遣費,但遭法院判敗訴定讞。

 台灣高等法院2月9日公布判決,年代電視台於八八風災時,在災情call-in節目承諾,將把災情轉報救災單位。原在年代擔任助理導播盛奇玉,發現公司未如實通報災情,因而在部落格以「無聲哀嚎」為題,指「我們成了黑心共犯結構的一員」、「繼續違背良心吧、你們的無恥惡行會有報應之日」。

 時任導播的穆光中也在部落格中聲援,2人因而遭公司要求道歉,2人拒絕後,遭年代解僱。2人認為自己只是在網路中揭露真相,要求公司給付資遣費。

 法院一審時,判2人敗訴,2人不服,提起上訴後,高院合議庭認為,部落格中的言論以不雅、侮辱性用語貶低公司主管人格,已達重大侮辱程度,認為公司解僱有理,判2人敗訴。全案定讞。

 穆光中、盛奇玉在事發後另被年代指控妨害名譽,經檢察官偵查後,認定2人只是就所見所聞善意抒發己見,並無捏造,處分2人不起訴。


辯護律師:法官恐未瞭解當時社會情景 

 義務為2位年代前員工辯護爭取權益的律師蘇彥文則表示,身在第一線的員工,在編輯室負責傳遞災情,必然瞭解責任重大。新聞台承諾馬上通報災情,面對民眾大量電話call in卻無法消化,高層主管不但沒有立刻檢討甚至宣停止,而採取延遲通報,就是欺騙民眾,「被罵也是應該」。

 蘇彥文認為,從兩次民事判決來看,法官以一般社會情境之標準,判決員工在網路對所屬媒體高層嚴厲的批評是重大侮辱,恐怕是法官並無體察當時八八風災的時空情境,是否考慮其他受災戶又會做何感想。司法改革發展至今,即已有許多「恐龍法官」與社會脫節的討論,法官應特別注意。

 蘇彥文說,雖然民事判決未竟人意,對當事人恐有失公平,但事件爆發讓促使NCC訂立相關自律規範,至少已使他們不平之鳴有所意義。

【焦點話題】公廣集團更換總經理  學界批看守團隊於法無據



華視工會18日舉行「守護華視」守夜行動,抗議董事會在農曆年後所進行的總經理人事變更案,董事與員工同坐一堂,現場還掛著年節燈籠。(記者宋小海攝)



記者宋小海/報導

 第5屆公廣集團董監事遲未選出,現任董事會被視為「看守團隊」,卻因變更華視、公視總經理而遭各界批評。公廣集團先於2月18日通過原公廣集團董事周建輝擔任華視總經理,周建輝辭去董事於26日以華視總經理出席董事會報告;同日董事會又通過現任中央廣播電台董事長曠湘霞曠湘霞擔任公視總經理,人事令即將在3月7日生效。

 學界團體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媒體改造學社則表示,「看守」性質的第四屆董事會卻逕行遴選華視及公視新任總經理。此舉不僅於法無據,也留下外界對執政黨干預公視人事佈局之疑慮。


工會一度抗議 華視仍改選總經理

 公廣集團董監事原定於去年12月3日即交接,但至今仍未選出新任董監事。目前居集團董事長之位的陳勝福,在今年2月8日華視開工團拜時,誇獎華視總經理王麟祥讓華視轉虧為盈,卻又在同日宣佈將與公視總經理孫青、華視總經理王麟祥總辭。後續陳勝福受董事會慰留,但更換總經理的決議未變,令當時華視員工為之譁然。

 針對公廣集團董事會在「看守」時期更換總經理一事,華視工會與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皆呼籲應立即煞車,華視工會更在2月17日中午及18日晚間集結員工抗議,但此舉並未因此改變目前董事會之作法。


陳勝福:推動公視修法 爭取華視待遇

 對此華視工會質疑現任董事會屬看守性質,不能進行重大人事任命的決議,因而發起員工連署於17日召開記者會,並在18日晚間董事會舉行前,展開燭光守夜行動,要求公廣集團董事回應盡速推動公廣法修法、第五屆公視董事會產生後華視總經理應公開遴選、保障華視員工勞動權益與公廣集團員工勞動條件一致化、未來華視重大政策應納入員工代表、絕不處份陳情員工等訴求。

 董事長陳勝福與董事陳世敏、趙雅麗、林淇瀁、須文蔚等人在華視一樓大廳,聽取並回應員工的不滿。陳勝福表示自己「不支薪」、「不戀棧」、「不怕事」,痛批新任董事遴選在審查會難產,點名民進黨提名之委員黃世鑫惡意杯葛,兩次審查會議僅能選出5位董事;自己本來要履行諾言離開,但為了因應公廣集團今年推動計畫需要才仍留下。

 陳勝福宣示,華視無論如何要公共化,最慢在半年內推動「公共電視法」修法,期間亦需要華視員工代表、工會代表提供意見。他也保證只要華視員工同意,他在立法院開議一個月內,不管自己的職位為何,即帶員工到立法院與朝野兩黨協商,讓華視員工的待遇比照公共電視,包括工資、獎金、調薪制度、器材設備都會落實,將交給董事會請管理團隊落實。

 「我在這邊就可以很落實地講,也許從『下一屆』開始、『下個人事案』開始,不但用一個公開遴選的方式,我還主動加進去什麼?讓遴選委員有員工代表。」對於這次總經理公開遴選的爭議,陳勝福對此次提名方式過程不夠周延、溝通缺乏表示抱歉,但並未表示將因此改變作法。

 對於員工參與公司重大政策,陳勝福自舉南部建台為例,表示長期以來華視在社會落後一截,如果華視可參與,亦可增加華視設備資源,但也會考慮員工意見,況且重大政策本來就會由董事會討論,員工董事也可表達意見。對於絕不處份陳情員工訴求,陳勝福則說:「都什麼時代了?怎麼還有這種擔憂?」


陳勝福18日華視大廳回應員工意見後,在等待電梯準備前往董事會場地時,仍有員工上前圍觀。(記者宋小海攝)


媒觀堅持不宜進行人事變更

 回應結束後,華視董事會召開,投票通過陳勝福所提名的周建輝擔任總經理,華視工會對外表示將持續監督訴求是否落實,但對於公廣集團的現況,前董事長鄭同僚、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則分別就不同觀點緊咬不放。

 前公視董事長鄭同僚則在2月22日至監察院陳情,指公視董事長陳勝福違反公視法身兼明華園總團長以及公視董事長,行政院新聞局卻未依法監督,涉失職;新聞局則回應指出,陳勝福在去年9月已未任明華園總團長,符合公視法規定。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則是炮聲隆隆。在曠湘霞出線公視總經理後,媒觀在2月份第三度發表聲明,態度一貫並加入傳播學術團體「媒體改造學社」助陣,指出看守董事會不應進行重大人事變更,也呼籲獲聘的周建輝、曠湘霞不應就任。

 媒觀董事長管中祥認為,現存看守之董事會並未經適當法律程序而繼續延任,缺乏正當性與法律授權。假使陳勝福要批評第5屆公視董事審查會並給予壓力,大可率領所有董事總辭。對於陳勝福曾批評公視監事黃世鑫不應擔任第5屆公視審查會委員,管中祥建議現在陳勝福大可向法院提告釐清真相,反正第四屆董事會法律訴訟已經很多,也不差此案。

 管中祥指出,陳勝福宣示修法,但公視法的討論兩黨皆早有委託專家學者的研究案可供參考,目前公視公視法可儘快提出修法版本,不應再拖延下去。他認為公視之主管機關新聞局先前兩度召開公視法公聽會乃虛應故事、徒具形式又不夠公開,還曾拒絕記者與公民錄影,新聞局重點應該放在第5屆董事之審查會,秉持資訊透明、民主參與、實質審查精神盡速進行審查,組成合法的第五屆董事。






新聞局在今年1月4日舉行公視修法「公聽會」,卻當場禁止記者拍攝錄影,長期利用公共電視Peopo公民新聞平台的公民記者好奇寶寶同時受到阻攔,向廣電處處長何乃麒表達不滿,警方甚至一度上前阻攔。經與會者的抗議後,會議主席新聞局副局長許秋煌表示下次會加以改進。(資料照片-上圖:記者宋小海攝/下圖:黃惠偵提供)







【意見投書】不要再用言語霸凌原住民




文/嘎照‧馬耀(Pangcah阿美族守護聯盟成員)


3月1日在媒體上出現了兩則有關Pangcah(阿美族的自稱)的新聞,一則是桃園一位員警在執勤時,使用警車廣播罵原住民「死番仔」,另一則是海基會的網路宣傳影片使用了「榜仔」(Pangcah語中指男性的生殖器官)字眼來代表Pangcah。這兩件新聞清楚的展現了台灣社會普遍對於原住民的不了解以及刻板印象。

第一個事件中,對於那位原住民朋友和員警之間誰對誰錯,並非個人意見所能置喙,法律上自有定奪。但所謂「人民的保母」竟然在執行勤務當中,利用執勤工具來宣揚他歧視原住民的想法。應該是要維護「社會公平」的警察,卻用種族歧視這種不公平的行為來對待原住民,警察的養成教育系統須有所警覺,不要讓下一個員警「個案」傷害族群情感。

海基會的宣傳影片中,除了使用不當的字眼來代表原住民外,影片標題則明顯標註「原住民資訊落後」,即是很嚴重的刻板印象,又把原住民、老兵、狗做為「全民無知」的符號代表。若是替換成漢人其他族群的話,行得通嗎?難道海基會的宣傳影片變成宣傳原住民很落後、資訊有落差的概念嗎?海基會卻在新聞稿表示「多次審查,已刪除不雅字眼」--你們推責說聽不懂Pangcah語,難道你們就看不懂漢字,不知道「原住民資訊落後」是什麼意思?


媒體報導不應再度加深歧視

當天晚間知名政論節目也在節目中談論這兩個議題,也是不斷地指摘對於原住民有種族歧視,但讓我不解的是,節目中評論家們不斷重複地說「死番仔」三個字,雖說是要講解這次的事件,但對於是Pangcah的我,每聽到一次就像被重擊一樣。倘若今天換則新聞,罵人的三個字改成中文裡的「三字經」,不知這些評論家們是否也是會在節目上不斷重複地說這個字眼?更何況這個詞有強烈地針對原住民,在你們指正別人的行為之前,是否也能夠為自己再次地傷害原住民的表達方式負責?

媒體也常常在無形之中不斷地加深民眾對於原住民的刻板印象。上個星期有一則布農族高中生中樂透而無法兌獎的新聞,去除布農族三個字,這就是很普通的一則新聞,但所有媒體都加入了「布農族」或「原住民」的字眼,這無非就是加深對於原住民的刻板印象。對於其他負面的新聞上,卻為什麼不會刻意地出現「閩南人」、「客家人」或「外省人」呢?

媒體應該是站在比較客觀的角度來報導新聞,不斷地使用刻板印象來報導新聞,只是在加深族群的對立。同時,媒體也有著教育社會大眾的意義,因此,對於台灣原住民這一群相對少數的族群朋友們,用字遣詞就應該更加小心。否則,就等於是在言語上霸凌原住民。



【新聞人語】收回你那廉價的同情




文/劉美妤(破報記者、Pangcah阿美族守護聯盟志工)

陳光標來台的所謂低調行善,無論你是點頭肯定或嗤之以鼻,在這種種相關報導裡都不難發現,接受「慈善」的窮人皆成為背景。背景──那些活生生的佈景多麼不可或缺,他們好可憐、好需要幫助,陳光標手一揚,錢一灑,眾人跪恩言謝。那羅部落的白家人遭受媒體誤報、使得當初幫助白家的族人不堪其擾的背後,反映出另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媒體究竟把弱勢者,尤其是原住民,當成什麼在看待?

前幾天我經過捷運北投站時注意到月台上的裝飾(容我不以「公共藝術」這種曖昧的詞彙指涉它),整個溫泉鄉造景裡頭有三個穿原住民服飾的人物,都在較後方,表情歡欣的張開雙手。多麼刻板印象裡的原住民啊,原住民真是台灣社會裡最好用的佈景之一,從日據時代在節慶中「蕃人歸順」穿著傳統服飾留下的紀念照,到現在配合觀光演出的聯合豐年祭、迎貴賓景象,在在彰顯著統治者的權力,「開化蕃民」就是最佳的統御表徵,也帶了文化層面上統治者/主流文化高於原住民文化的意涵,但以包容的假象呈現。原住民作為一個「展品族群」,在媒體呈現上逐漸走向這樣的刻板印象:能歌善舞、體能優異、善服從、貧窮、教育程度低、需要幫助。當然,還不乏愛喝酒和懶惰。

當媒體作為社會的輿論操作者不斷去強化這種刻板印象時,就難免出現採用「白家人好可憐,陳光標真是大善人」的觀點所做出的報導了,這樣的報導徹底忽略了部落族人自力協助白家的大白菜行銷,甚至自主組織產銷班的主動行為,把原住民塑造成一群需要外界以英雄主義姿態援助的底層邊緣人。

不可否認的,原住民族群中低收入戶的比例遠比其他族群高,然而主流媒體能否以更平衡的態度呈現原住民社群裡為自身權益推展的行動?從八零年代還我土地運動,到現在阿美族青年組織部落結盟爭取歸還傳統領域,我們看到原住民主動發聲,需要的不是憐憫,不是補助金或加分或慈善關懷,而是國家社會以客觀的態度來對他們過去持續被剝奪的一切──資源、主權、文化,給予尊重。原住民不是台灣多元族群社會的背景,而媒體(除了原民台)面對著多數的我們不那麼熟悉的原民議題時,若不能以謙卑的態度去認識,其中忽略的細節,就會使媒體人成為整個發言權力結構中的加害者。




今年1月28日,阿美族青年組織部落結盟爭取歸還傳統領域,前往總統府前發聲,要求國家社會以客觀的態度來對他們過去持續被剝奪的一切。(記者宋小海攝)

【焦點話題】陳光標購白菜事件相關新聞一覽表


編按:白菜事件主要過程為:新竹縣政府先給予白家相關單位之補助,並使用陳光標所捐之學童營養早餐經費,另認購白家販售所餘白菜共6萬6千元,民間團體又另售白菜所得1萬2千元,一併轉助白家。本刊列舉陳光標購白菜事件當中,現仍可搜尋之相關新聞以供讀者對照(紅色標題為縣政府發佈訊息)。



阿公走了 8孫賣菜過年關(自由時報;1月27日)


阿公走了! 8孫賣白菜籌喪葬費( 華視;1月27日)

寒冬送溫暖 愛心無國界 陳光標參加新竹縣歲末送暖愛心活動(新竹縣府新聞稿;1月27日)

一萬元的刺激!社福才是王道(中國時報;1月28日)

陳送現金 也送個人簡介光碟(自由時報;1月28日)

白菜阿公逝 孫待援 陳光標菜全買(東森新聞;1月28日)

菜農過世 族人推銷白菜籌安葬費 賣菜養八孫女 陳光標買單解困境(台視;1月28日)

陳光標捐8萬元救助尖石老農婦(聯合報;2011.01.28)

白家8孫年關難過(新竹縣府新聞稿;1月28日,最後修改日期2月1日)

白家8孫年關難過 竹縣長10萬認購大白菜(NOWnews;1月28日)

白家8孫年關難過 邱縣長10萬認購大白菜(新竹縣長部落格;1月31日)

阿公的大白菜 陳光標8萬買下(聯合報;1月29日)

好心人+竹縣長 白家大白菜賣光(中國時報;1月29日)

縣府購「阿嬤+8孫」的大白菜 捐贈各社福機構(新竹縣府新聞稿;1月30日)

縣府購「阿嬤+8孫」大白菜 捐贈社福機構(NOWnews;1月30日 )

借花獻佛 竹縣購阿嬤大白菜 贈社福機構(中國時報;1月31日)

感謝認購大白菜那羅部落回贈竹筒飯(中國時報;2月14日)

認購白菜 助1家8孫 部落製竹筒飯回贈(自由時報;2月14日)

陳光標買全部高麗菜?誤報害慘菜農(東森新聞;2月20日)

陳光標買下全部白菜攏係假!尖石鄉泰雅族人委屈吞淚(NOWnews;2月22日)


【焦點話題】陳光標全購大白菜? 被遺忘的部落之聲



新竹縣政府加入認購那羅部落白菜行列,28日並由縣長夫人受助白家2萬元。當日縣府對外訊息公佈「白家8孫年關難過 邱縣長10萬認購大白菜」,目前標題刪改為「白家8孫年關難過」。(擷取自新竹縣政府網站)



記者宋小海/報導


農曆新年前夕,被稱為「中國首善」企業家陳光標首度來台並進行捐款之旅,行前即在台灣媒體掀起輿論,1月26日晚間抵台至2月1日下午離開,為期一共6天的行程中,台灣各家媒體無不關注陳光標此行發了多少紅包,許多生活窘迫的民眾,也前往陳光標所到之處,希望能得到必要之援助。

陳光標首站前往新竹縣,在縣政府的公開表揚活動及媒體的推波助瀾下,尖石鄉那羅部落受助的白姓農戶,成為陳光標愛心行程的一環。然而,就陳光標此行結束後,那羅部落族人在2月6日發表〈你所知道的部落?!〉,指出「陳光標把白家種的蔬菜全部買下」的新聞,標題「白菜阿公逝孫待援 陳光標菜全買」乃不實報導。

後續在《目擊者》調查下,才瞭解媒體與官方所形塑的慈善焦點訊息過度突顯陳光標購買的角色,讓許多已訂購白家蔬菜的消費者以為「陳光標全部買下」,因而質疑部落是否假借白家名義販菜,影響原有部落族人協助白姓農戶運銷之信譽。媒體原先扮演協助求援的社會公器,卻在官方主導活動中,成了高調宣傳的幫手,反讓部落行動遭到邊緣化,一度受外界大眾質疑。


部落認購行動 媒體首先協助發聲

整起事件緣於1月27日《自由時報》「阿公走了,8孫賣菜過年關」之報導,描寫新竹縣尖石鄉65歲泰雅族菜農白坤富,家中有8個孫子、孫女,去年底種了大白菜在1月下旬因病往生,田裡已成熟大白菜頓時無人採購。部落族人芽悟巴善上網發表〈一封來自尖石大白菜的信〉,呼籲各界認購阿公生前種的大白菜,幫白家孩子們賣錢度過年關。

族人協助農產運銷其來有自,發起人芽悟巴善原先透過親戚及朋友的協助,先是2006年3月開始經營「泰雅文苑」部落教室,義務提供孩童課業輔導及部落文化教育,直到去年5月期間,芽悟與弟弟摩度透過聯絡外縣市朋友訂購,義務協助運銷一位部落耆老所種的高麗菜,成為自力打造蔬果站的想法源頭。

經過討論後,芽悟等人認為此模式或許能幫忙其他從事農作的族人,解決長期將農產賤賣盤商,或任由作物在田間爛去的的困境。去年11月以「那羅部落蔬果補給站」建立產地直銷蔬果的機制,摩度也另購卡車運送農產至各縣市的熟識友人做為「集愛站」,再由他們運送給鄰近的訂購民眾。

白坤富原先未加入此計畫,但在將近收成前與盤商無法談攏價格,今年1月初即來請芽悟幫忙,未料不久因病過世。面對白坤富生前請求,突如其來的3000多顆大白菜,芽悟當下的親友訂單也無法消化,因此才在網路發文代白家求助。摩度說,白家的訊息在27日一見報,詢問白家狀況以及訂購白菜的電話響不停。


縣府宣示「全部照單收買」 掩蓋部落認購行動 

同日下午,陳光標造訪新竹縣,縣長邱鏡淳舉辦「新竹縣歲末送暖活動」,在典禮中先是感謝陳光標捐助新台幣400萬元,以及做為原鄉及偏遠地區學童營養早餐費用之60萬人民幣。當陳光標在台下觀禮時,邱鏡淳在致辭時提到自由時報「阿公走了,8孫賣菜過年關」之報導,表示縣政府已瞭解狀況,並代替陳光標說:「陳董事長馬上答應,準備在他60萬的人民幣挪出來,做為給我們白先生所種的菜,全部照單收買。」

在官方宣示與媒體報導中,部落同時將白菜配送給前日來電的大量訂購者,卻屢屢受到訂購者質疑既然新聞報導白菜已被陳光標「全買」,怎麼還有白家白菜可售,因而懷疑菜源不明,甚至也有人認為他們是假冒白家名義。行動不便必須靠輪椅行動的芽悟,對這樣的消息表示感到憤怒跟痛心。

在這一連串的報導之中,主要問題可區分兩點:一、多篇報導描述縣府認購金額,前後說法各異;二、陳光標同意縣政府運用學童營養早餐捐款轉購白菜,但縣政府也無法全數購買,而是收購白家尚未販出之部分。



認購說法不一 源自縣府

由於陳光標來台行程動見觀瞻,縣府以陳光標捐款以收購白菜事件,後續各家新聞報導卻呈現各種說法。有特稿評論說「陳當下決定10萬元台幣買下所有高麗菜」、有電視新聞報導「陳光標菜全買」,在29日則又有媒體指「陳光標8萬買下」,後續才確定為縣府以6萬6千元收購5500台斤白菜,1月30日並在芎林鄉福昌宮前舉行公開活動。經過比對瞭解,此現象並非媒體空穴來風,而是來自於縣府訊息。

對此新竹縣政府社會處處長蔡榮光受訪解釋,在新聞報導白家見報後,尖石鄉社會課也前去瞭解白家狀況,當時詢問估計約10萬元的白菜尚未被收購,而部分媒體則引用該說法。



在邱鏡淳部落格「縣府專區」仍可看到「白家8孫年關難過 邱縣長10萬認購大白菜」原始新聞稿,1月28日當天記者得知訊息多以此為本。(擷取自邱鏡淳部落格)


1月28日縣長夫人古素珍代表縣政府前往白家捐助2萬元做為喪葬費用,僅有中國時報記者身在現場。縣政府新聞科下午發送新聞稿時,內文尚未提及縣府購買數量,標題卻為「白家8孫年關難過 邱縣長10萬認購大白菜」,也延續其前一日情報,各家記者也就分別詢問社會處蔡榮光等官方消息來源,在採訪中因而誤解衍生「全數認購」、「8萬買下」等說法。蔡榮光坦言,政府發佈資訊統整不清楚,的確必須概括承受其責任。


全部購買言過其實 媒體回應處理 

至於媒體過度放大陳光標的角色,未注意到部落自發行動,突顯新聞記者若僅仰賴縣府公關資訊,視為例行公事處理,未能採訪白家或看到首篇白家相關報導,報導方向即失去脈絡。最後芽悟等部落族人找到東森新聞報導,因該則報導完全未見台灣民眾已訂購的情形,便因此做為討論案例,表達對媒體報導的可信度的質疑。

東森新聞地方中心副理劉世澤表示,該則新聞處理確有瑕疵,僅根據平面媒體報導以及官方說法,並未派自家記者採訪訊息即輔以資料畫面報導,有疏失不足之處。




相對於多家媒體皆以官方說法為主,東森新聞標題「全買」一說,成為部落族人舉例批評的案例。(擷取自網路畫面)



東森新聞在2月19日派出記者前往瞭解狀況,並在部落族人的要求下,向天地、耆老敬酒以示歉意,不過東森再度報導時,卻反再度誤解族人的說法,出現「部分媒體卻誤以為陳光標買下尖石鄉種的全部高麗菜」說法,但族人在意的是「白家白菜被全買」的說法。事後部落族人則表示,此報導反而又創造原先並不存在的描述。


媒體報導 部落才知陳光標出資 

主要統籌運銷志工的摩度指出,媒體報導不清,再加上陳光標的「光環」,讓他們接到很多民眾質疑菜源與動機的電話。部落的信用與尊嚴受損,是他們最在意的事,所幸最後還是協助白家白菜全數售出。事過境遷,但原先詢問希望協助產銷「集愛站」的民眾,有人因新聞報導後態度有所保留,致使原先通路無法擴展,才是影響部落其他菜農配銷,讓他們氣餒的原因。

相對於台灣部分民眾前往領取陳光標紅包現象,輿論對陳光標評價兩極,芽悟則說,由於白家的白菜都由他們處理,一開始縣政府接洽認購,也未表示陳光標有在其中,後來才從新聞報導知道與陳光標有所關係,對於事先未被充份告知,心裡並不舒服。

芽悟也提到,甚至還有民眾只看到媒體後期報導,誤以為蔬果站在白家事件之後成立,是部落藉此新聞事件炒作獲利。面對眾口鑠金,讓芽悟需要不斷對關切人士澄清,使她備感無力。

在這次事件前後,那羅部落已有族人討論推動「產銷班」,期望讓族人辛苦收成的農產不再踐售。當《目擊者》記者前往那羅部落訪問時,受助的白家人正好到芽悟家,討論未來打算要種植糯玉米,對於縣府捐助及媒體呈現的後續效應,他們說:「還是謝謝大家的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