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8日 星期三

在地覺醒,環境行動再突圍:專訪《台灣減碳紀事》審校卓亞雄



聯合報記者卓亞雄長期撰寫環境新聞,應卓越新聞獎基金會邀請擔任《台灣減碳紀事》一書之審校。(宋小海攝)



文/王玉燕(作者為〈傳媒與教育〉電子報特約記者)


 由卓越新聞獎基金會主編、聯合報高級記者卓亞雄審校的《面對真相、即刻行動——台灣減碳紀事》甫於日前出版,近年地球暖化議題日形受到關切,2009年莫拉克颱風重創台灣,民眾的危機意識更是大幅提升,明白救治台灣自然環境的急迫性,「該做些什麼?能做些什麼?這樣做對嗎?」成為社會大眾的焦慮,也是促使本書付梓的核心動力。「希望能夠發起讓每個人都有這種感受,每個人都能來思考、來觀察;庶民當中蘊藏非常多關於環境的智慧,如果能開發出來的話,那個效果非常大!」卓亞雄誠心地說。


 本書採集體寫作的方式,企圖讓環境書寫的種子發芽成蔭。卓亞雄認為其出版意義在於,透過第一線環境守望者書寫下各自綿密的觀察,讓環境議題中涵蓋的多元意識得以廣泛傳播。「集結成書非常重要,因為留下紀錄,有了一個比對的基礎,才知道往後我們走得怎麼樣。」


喚醒在地支持的力量

 卓亞雄認為,任何一個行動要發揮力量,不能端賴外部接收的資訊,自我覺醒才是重要的。「換句話說,怎麼保護台灣的環境?如果從國際的角度教民眾怎麼做,效果是小的,要台灣自己覺醒,有這種覺醒之後化成行動,那才有效果。希望這本書能夠找到一些在地支持的力量。」


 《面對真相、即刻行動——台灣減碳紀事》採取少見的集體寫作策略,廣邀眾多跨媒體、跨單位的環境新聞寫手共同參與,提供了另一種新聞生產的可能性。卓亞雄表示,這批人的聚集完全是開放的,任何人都可以加入,主動參與者都是基於關心環境、關心台灣的立場而加入,「環境運動已經做了二十多年,但我們既有的方式並沒有發揮預期的力量,如果大家可以見面討論,也許就有一些新的發現、碰撞和激勵,會有新的火花。」


 本書由卓亞雄負責審校,在文體或論述軸線上他並未訂立標準化、統一化的指標,數度討論後,發現一旦要建立軸線,就必須決議哪一條軸線最為重要,如此一來,也代表必須捨棄非常多東西。「對環境議題而言,有非常多我們不知道的題材,譬如我們要找一些在地證據,在地證據在哪裡你不知道,比重各有多少、哪一個最重要、哪一個次重要完全不知道。」討論到後來,卓亞雄已經完全放棄訂定論述軸線,憑藉長期新聞工作的經驗,他自有辦法將各篇文章的相關性和比重找出來,「想想應該怎麼安排才能夠產生一些力量,也讓大家覺得目錄是流暢的。」


放眼國際 落實台灣

 「我們試圖把國際上的現象呈現」,卓亞雄特別強調,地球篇每一篇文章的執筆者不但長期投入環境領域,更實際至活動現場,「從台灣的角度、台灣的文化背景、中國人對於環境的定位來思考我們怎麼看這個問題,如果不能把我們對環境的定位找出來,提出來的藥方只是進口一些外國藥品,老實講不太可能管用。」值得肯定的是,這些青年寫手以在地文化、在地思維為基礎,回頭檢視散佈於國際上的環境資訊應如何轉達、過濾給台灣民眾,而非全然接收。除此之外,這些寫手本身都具備全球暖化的相關知識,「價值的轉化比翻譯用詞的轉化更難,這一點在地球篇的寫作上發揮非常大的功能。」


 卓亞雄認為,目前市面上諸多聚焦於環境議題的書籍多半具有示警意味,以一種指導的姿態告誡民眾應如何作為,「做新聞非常強調鄰近感,若沒有鄰近感、在地感,不會產生力量,如果要產生力量一定要有在地覺醒!」卓亞雄進一步指出,近期出了幾本相關書籍,包括《氣候戰爭》、《全球新政:氣候變遷下的世界經濟改造計畫》,這些書都是名家所述,堪稱權威之作,「但跟台灣的價值是有距離的,而且基本調子是一個警示,以台灣人的性格,憑藉警示或恐嚇是不起作用的,一定要讓大家從自己的生活裡有感覺。」
  

 反觀《面對真相、即刻行動——台灣減碳紀事》一書,則是從台灣研究者和觀察者的角度出發,以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劉紹臣的文章為例,「他用的很多計算基礎,除了引用國際數據外,更強調台灣的數據,證實台灣強降雨要比同樣位於南北回歸線的低緯地區要更嚴重。台灣證據比國際上的證據更周延,以此分析大家就知道這是切身的議題。」


 針對本書的切入觀點與立場,卓亞雄說,「它不是一個指導者,它是一個鼓吹行動者。」書中提供了不同的行動指南,也鼓勵讀者自行發覺一些觀看角度及行動方針。卓亞雄認為,民眾不應只是期待國光石化開發案被拒、台塑六輕關廠,除了一方面監督工業造成的碳排放有無減輕外,也該由自身做起,從小著眼,即刻行動!


創造議題、集結議題 提升環境新聞能見度

 早期卓亞雄因結識一批關注生態、流連於國家公園的生態學者和攝影愛好者因而接觸到生態保育、野生動物保育、基因保育,這些物種保育也跟環境息息相關。他形容自己像個老賊,東碰西碰,拈花惹草,進而發覺很多事情的相關性非常地高。

 長期投入新聞工作且關注環境議題,又是如何看待新聞工作者和環境行動者雙重角色?「我不算環境行動者,我寧願去做一個協調者。」卓亞雄如是說。早期台灣新聞並沒有所謂的環境線,「這個領域沒有人碰,我們看到這個問題,開始寫,不斷地寫、不斷地寫,從來沒有被要求這是我們的責任。」


 「我一直訴求於中間群眾,如果是一個非常積極的環境運動者,訴求是需要找到一些環境運動者的接續力量,這個力量在社會上永遠不是主流。任何激烈的環境的言辭在台灣不管用。很多人有環境覺醒,在家裡做資源回收做得非常徹底,你問他會不會上街頭,他不會,但他覺醒了,這些力量才是大的。我覺得不管做環境教育或環境報導,一定是鎖定這一塊!」既然希望採取溫和路線,親近大眾,卓亞雄特別強調寫作時有一點非常重要:「不能以指導者角色自居,結論讓讀者下,讓讀者覺得這是我決定的、這是我發現的、這是我體悟的,這麼一來行動的動機就存在了,後面的力量就會強很多!」


 「我一直鼓吹新聞工作者絕對不要去當一個環境運動者,你該做的是找到更多證據,不斷找到新的證據,將這些證據告訴你的讀者。」卓亞雄同時也想告訴社會大眾,環境新聞對讀者也許不是馬上管用,但長久下來會漸漸反應出其作用。


 環境新聞基本上並非主流,要奪得版面,卓亞雄認為最重要的是「創造議題」。例如,綠黨發言人潘翰聲提到,先前發起募款,鎖定綠能企業作為主要募款對象,未料綠能企業沒有一家捐款,卓亞雄認為,「這種事反差性非常大,創造議題,直指綠能企業根本就是附庸風雅,這種新聞操作一定見報!可是如果是綠黨又去什麼地方抗爭,一定不見報!」


 「我很強調集結議題的重要,單一議題是很弱的。把各議題之間的相關性找到以後,整個事情的張力就不一樣了。」卓亞雄以他最近寫的文章〈傷心濁水溪〉為例,文中將養蚵高峰會、搶救中華白海豚、高鐵雲林段地層下陷、雲林地區本土型沙塵暴等相關議題串連起來,「呈現現象,讓大家知道這些事情通通都是出於同樣的原因,我覺得力道非常強。」



(本文由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傳媒與教育電子報〉授權轉載)



卓亞雄與卓越新聞獎基金會董事長陳世敏、資深媒體人楊憲宏齊為新書出版合影。(宋小海攝)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