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4日 星期六

【記協會訊】亞非記者來台觀選 分享交流民主經驗



首場論壇「阿拉伯之春」,由左至右分別為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嚴震生、資深媒體人司馬文武、約旦記者協會代表Suhair Jaradat、埃及記者協會代表Haidi Faruk(圖/記協)

文/秘書處

台灣新聞記者協會與台灣民主基金會舉行「2012總統大選IFJ國際媒體參訪」,邀請埃及、約旦、馬來西亞、柬埔寨、印尼、尼泊爾、香港等地新聞記者來台,觀察今年1月舉行的台灣總統及立委選舉,並於選前13日下午在台北福華文教會館舉行「民主進行曲─從阿拉伯世界到亞洲」論壇,分享亞、非記者對自身國家的政治文化觀察,其中包括近年在埃及、約旦等中東國家吹起的阿拉伯之春革命風潮,以及亞洲國家面對民主化的挑戰。

首場論壇「阿拉伯之春」由資深媒體人司馬文武主持,他表示自己也經常閱讀中東國家的新聞媒體,而在全球民主化運動下,中東媒體在評論及報導也都有不錯的表現,記者自身的理想主義也相對較高。





阿拉伯之春 中東國家有待改善政媒運作

約旦記者協會代表、約旦通訊社資深記者Suhair Jaradat表示,在阿拉伯之春開展以來,相對於進入革命階段的其他國家中,約旦情勢較為和緩,但民眾行動也會選在週五禮拜聚會時展開示威遊行,要求約旦國王針對憲法等政治經濟層面進行改革。過程中也曾發生記者遭警察逮捕毆打的情形,因此約旦記者協會也居中協調介入。

Suhair Jaradat指出,約旦由世襲國王擔任領袖,而在1989年之後,雖已開放組黨及議會選舉,但每次選舉的法規及選區劃分都不一樣,候選人為個人利益參選、買票還是經常發生,各種選舉宣傳標誌也雜亂無章;在公共領域的性別平等也有待提升,目前在120席議員中,法令保障女性名額則有12席,加上基督教等特殊宗教種族的保障名額,現在共有13位女性議員代表,傳媒界目前只有一家平面媒體由女性擔任高階經營主管。身為約旦新聞記者協會當中的女性代表,她也關注女性權益的提升。

埃及記者協會代表、Sabah Elkheiry雜誌記者Haidi Faruk說,去年1月25日,埃及人民透過臉書等社群媒體聯繫,群聚在解放廣場,掀起的首次革命,各行業人士包括記者,甚至有政府單位人士離開原來工作投入抗爭,最後迫使執政超過30年總統穆巴拉克下台;然而一直遲遲未選出新總統,仍由軍政府統治,因此民眾再度抗爭,並要求提供老百姓適當工作機會與經濟改革。

Haidi說,埃及司法仍算獨立,雖然前總統穆巴拉克被判處死刑,但是普遍民眾認為他與家人長期享有特權阻礙埃及發展,因此對於這樣的判決結果多半認為值得欣慰。不過現在埃及情勢還是一片混亂,而先前媒體經營者都是政府或執政黨委派,雖然現在新聞已有較大的言論空間,但她也期待未來新政府能順利產生,新聞媒體人事改組變革,而能有像英國BBC這樣表國家但仍享有獨立的媒體機構。「無論如何,我們的自由是從自由廣場而來,若政府不給人民自由,人民還是會走上街頭。」

然而對於阿拉伯之春的整體效應,兩位記者的觀點則略有不同。Suhair Jaradat指出,突尼西亞至今尚未穩定,而埃及也是一片混亂,這些國家的未來是否又會像伊拉克一樣動亂不休,可能須從國際觀點思考,這場行動後續發展是否有其他國家試圖介入。而Haidi認為,雖然埃及等國家目前情勢都在混亂當中,但最主要還是來自埃及人民的意志及需求,對於目前暫時的混亂必須忍耐。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嚴震生說,他自己也長期關注非洲國家的民主發展,在全球各地區的民主化運動歷史中,過去中國儒家文化及回教、阿拉伯文化都曾被認為不利民主發展,但現在台灣成為華人地區民主的前哨,而中東國家也開始民主進程。他也認為,台灣民主發展至今,與阿拉伯之春的暴動革命相比,其實付出較小的代價,也即將再次進行總統選舉;而中東國家在未來發展也將成為關鍵,證明民主可以是全球共通的治理模式,就不會有人再說阿拉伯文化無法與民主政治共融。

亞洲民主實踐 媒體自我設限仍是隱憂

「媒體與民主在亞洲」論壇,由左至右分別為馬來西亞記者協會會長陳城周、東埔寨記者協會代表、記者保護組織協會會長Um Sarin、淡江大學亞洲研究所所長林若雩、台灣新聞記者協會前會長莊豐嘉。(圖/記協)

而在「媒體與民主在亞洲」的討論中,馬來西亞記者協會會長陳城周說,馬來西亞的民主還在發展階段,遵循英國的君主立憲模式,政府組成雖是民選,但並不是直接選舉。1969年發生的513種族衝突事件,對馬來西亞帶來很大衝擊,也使民主發展有所倒退。政府制訂法律限縮人民選舉的權利。在多元民族的社會下,媒體報導宗教、種族事務也都特別小心,而政府也訂定不利新聞自由的法律,包括機密法、報章印刷及出版法令,媒體每年都要申請執照,若報導產生爭議即有可能被撤銷執照,因而每天在選新聞都像在走綱索,也讓新聞工作者自我設限。

陳城周說,執政黨控制媒體已是公開的秘密,但目前新媒體掘起,年輕人看報紙習慣大幅降低,另外「當今大馬」等網路媒體則不受法令限制,報導內容相對自由。東埔寨記者協會代表、記者保護組織協會會長Um Sarin也認為,自己在1980年代開始當記者,以前政治選舉內容主要由新聞組織媒體在扮演傳播角色,但隨著目前網路傳播管道日益增加,人民讓取得資訊管道也減少被政府控制的機會。

國際記者聯盟亞太專案特派員胡麗雲說,從她自己幾次台灣觀察,發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主張想法,而在香港人則很容易從根據猜測可能結果不佳,就放棄公共參與。香港回歸中國之後至今,選舉仍未正常化,除了有待公民教育推動加強,目前新聞媒體報導選舉問題,也還是會給予香港政府一定壓力。

台灣新聞記者協會前會長莊豐嘉則表示,台灣的新聞媒體現已沒有政府直接干預,但仍會因為政商利益而自我設限。近兩年台灣社會運動的發展,公民的媒體發展也扮演重要的角色,繞過主流媒體衝破資訊阻隔,也打破不同行業知識領域的專業壟斷,讓民眾取得更多資訊,進而改變代議政治的壟斷。

莊豐嘉認為,改善台灣的媒體環境,除了公民記者力量,台灣公共廣電的發展也相當重要。假使增加公共媒體預算,也會讓其他商業媒體在競爭下提升品質,如此遠比其他自律手段來得有效。

淡江大學亞洲研究所所長林若雩表示,在亞洲各國之中,印尼的政黨及媒體數量都呈現百家爭鳴的狀態,而馬來西亞、泰國,等國家,則因為媒體必須透過政府定期取得經營執照,言論顯得保守,而東埔寨,越南、緬甸等國的言論空間更小,未來這些國家的政治情勢演變則與媒體言論管制降低息息相關。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