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日 星期六

没有天上掉下來的進步 獨立媒體工作者九一聲明


對於這段時間以來,旺中集團意圖透過併購有線電視中嘉系統,同時掌握内容生產與傳播管道,而引發的媒體壟斷疑慮,我們 ── 一群一般不被認為是「主流」媒體的媒體工作者 ── 在此表達我們的憂慮。我們認為:建立制度、並確實執行,以保衛社會公共的資訊生產與傳播,不至於成為少數財團的特權,是國家責無旁貸的責任。在「旺中案」爭議中,我們看到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在資本及政治的壓力下,對於防止「媒體巨獸」的坐大,可說是無能為力;當社會大眾以行動欲奪回資訊生產與傳播的權利時,國家不應繼續漠視此一呼聲。因此,在九一記者節,我們呼應「反媒體壟斷大遊行」關於新聞自主等諸項訴求。



90年代以降,我國的媒體環境以去除國家管制、唯市場機制進行調節的主旋律,走上了新自由主義的道路,其特點是,一方面對媒體部分之「內容」持續緊縮,特別有關性與色情等一般被簡單看作為是不雅或不宜兒童的訊息,搭配上越趨稹密的分級與嚴格裁罰制度;但另一方面,卻對媒體的「產權結構」管制快速鬆綁。

在這個脈絡底下,我們要特别指出,媒體如今服務於保守維穩的價值與意識型態,並淪為財團與政治力量控制的工具,其實與90年代以來,以「媒體工會」及「編輯室自主」為軸心的運動沒能持續推展,具有高度密切的相關。這一點,從「旺中案」裡媒體老闆竟能輕易以「新聞」作為其捍衛自身之武器的現象,就可以看出來。缺乏一個以集體力量為後盾的自主編採團隊,便不足以捍衛公共領域與傳播工作者的使命。編輯台相對於出資者、記者相對於編輯台的自主性,是媒體的防腐劑,也是捍衛公共性的第一道防線。

在「巨獸」横行的年代,我們以及我們所屬的媒體,可能被寄予了一些期待。我們暫時地免於「財團化」的問題,並以某種符合公共性想像的方式,進行報導的工作;但是我們仍要強調,媒體進步與否的關鍵,恐怕不只在於它「報導了什麼」,而在於它「如何生產報導」。任何一個組織化的媒體,其內部編採的自主性,都必須透過工作者的集體協力,並經由社會的監督來完成。「獨立媒體」的「進步」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更不會因為彼端商業媒體的沈淪就自然證成其「進步」。假使沒有獨立自主的編採制度、工作者又缺乏對「集體」的問題意識與行動,任何一個媒體的墮落,都將不讓人感到意外。「獨立媒體」需要社會的支持,它也同樣需要監督。

再來,我們認為,透過網路的擴散力,「獨立/個人媒體」與社交網站被認為具有「挑戰」甚至「替代」大媒體的能力;但是,起碼在今天,我們得反駁這樣的看法。這些媒體現在也許可以發揮重要的「補充」作用,但是仍不具備「替代性」;我們當然期待這樣的「替代」作用終將會發生,但在此之前,我們還是要呼籲社會大眾,不可忽視對生產「普遍性」訊息、構成大眾基礎認知的「主流」媒體的監督與改造,並且不可因酖溺於「小眾」的相濡以沬,便輕忽了同樣必須被寄予公共性要求的小媒體的表現,而這也正是砥礪我們正視公共價值、使我們終有具備「替代性」可能的一天到來,我們這些媒體工作者願在此承擔實現我們所屬的媒體完成此一目標的任務。

內部的「自主性」與外部的「公共性」,是我們在九一記者節,與社會各界「反對媒體壟斷」的今天,向大眾宣告我們發聲的位置。我們呼籲社會,持續投入大媒體與傳播環境的改造,並且不要忽略對「獨立媒體」的監督。實踐這兩大任務,並在上述的前提之下,支持我們能一齊向前。

共同聲明:

張心華 苦勞網記者
王顥中 苦勞網記者
孫窮理 苦勞網記者
陳韋綸 苦勞網記者
樓乃潔 苦勞網記者
何欣潔 莫拉克新聞網記者
柳琬玲 莫拉克新聞網記者
鐘聖雄 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記者
呂苡榕 台灣立報記者
許純鳳 台灣立報記者
蘇盈如 破報記者
林靖堂 新頭殼新聞網記者
汪文豪 上下游新聞市集共同創辦人暨資深記者
楊鵑如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攝製人員
宋小海 目擊者電子報記者
廖靜蕙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特約記者
彭瑞祥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主編
陳瑞賓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秘書長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