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1日 星期四

密集播報不等於單一 專業採訪才能發掘價值


《目擊者》編按:

今年以來,社會大眾對於密集報導現象多次表達不滿,24小時新聞台聯合效應,又因線性播出方式,比起其他紙本、網路媒體,又更容易引起關注;自留日台灣學生命案,以致於近期Makiyo等人醉毆司機、鳯飛飛過世訊息傳出、林書豪NBA旋風等例子,這些事件也確有新聞顯著性,然而各新聞媒體共同密集報導背後,有哪些新聞正面因素及其他必要存在?




文/陳依玫(STBA新聞自律委員會主委)


關於新聞台報導密集重複,集中在熱門新聞單一化的質疑,在中華民國衛星廣播電視事業商業同業公會(簡稱STBA)新聞自律委員會(編註1的討論運作中,以林書豪的相關報導為例,委員會在220日進行回應澄清及自律要求,發出了兩封電子郵件。

第一封針對林書豪在台灣的家人,STBA澄清並且重申所屬會員新聞台,採訪前都根據自律規範,會先協商取得當事人同意,不做侵入式攔截式採訪,也沒有STBA會員對林家人從事狗仔跟追(STALKING)或者盯稍的行為。第二封電郵則針對篇幅問題,表示基於尊重各頻道對新聞價值的判斷,因此不協調篇幅,但是,提醒大家注意排擠其他新聞的效應。



24小時新聞台是收視權力的下放

重點新聞重複密集播出,原本就是24小時新聞台的DNA,台灣社會從老三台寡佔市場高高在上,觀眾必須準時晚間七點坐在電視機前面,才能看到45分鐘新聞,直到24小時新聞台出現,每小時滾動重複播放重點新聞,使得觀眾才能夠隨時加入,隨時退出,甚至因為市場發展出多個新聞頻道,看這一台不滿意,下一秒鐘就可以轉台。


台灣資訊取得便利

台灣已經不是老三台兩大報壟斷資訊的時代,雖然有線電視新聞頻道市占率高,但當閱聽人需求不能被滿足時,替代管道多且便利。有平面、電子、更有網路新媒體任君VOD。即使是在有線電視這個平台上,5055是綜合新聞台, 565758是財經綜合新聞台,這段林書豪熱期間,565758報導美牛、歐債、陳沖、敘利亞……篇幅一點都不少,呈現了明顯差異化的內容,而在2729 30也有整合式一小時單節的新聞報導,觀眾只要一秒鐘就可以轉動遙控器,自由選擇。


新聞性本來就與篇幅成正比

要說「單一化」,921地震、911事件、波斯灣戰爭,才真是單一化,媒體露出完全沒有其他新聞,尤其是921地震的報導持續超過一周,根據的是重要性,不是收視率。921事件一周後,災情與救難沒有新發展,開始重建之路,新聞性自然就淡化轉向到專題型態。但在第一周,尤其黃金72小時,當然分秒不能錯過。

至於這次Makiyo、鳳飛飛、林書豪,絕非單一化,雖然6個綜合新聞頻道因為理念各異而有不同篇幅的操作,但都有播出其他新聞,報紙也是整版加頭條,只不過因為可以靜態翻閱,比較容易看到。

我曾在柯林頓總統鬧出陸文斯基緋聞時,參訪美國CNN,發現CNNUSA本土新聞頻道,重複率比台灣媒體還高,當時台灣新聞台每節以一小時為單位,但是CNNUSA以每15分鐘為一單位,每15分鐘重複播出HEADLINE NEWS(多半用快節奏的SO或者BS) ,之後切棚內訪談與現場連線,談的還是柯林頓的緋聞,當然,他們討論的內容不是只有八卦,而是許多涉及公共利益國家體制的議題,包括總統誠信、總統的安全、總統該不該接受檢察官的調查等面向。


Makiyo、鳳飛飛、林書豪不能相提並論

純粹就新聞報導的部分(不含談話性節目操作)來看這三個案例,Ma案確實有新事證不斷出現,證實說謊與警方疏忽,也凸顯綜藝節目通告藝人的嚴重問題,確有新聞價值。一周後進入司法程序沒有新角度,篇幅自然縮減。

鳳飛飛的影響力不必贅述,更何況她步下人生舞台的背影如此優雅不煽情,新聞台播出鳳飛飛令人懷念的歌聲,不為過吧?更何況連總統府都要頒發勳章呢。

至於報導林書豪,更不只是炒收視率或「熱門」新聞而已,他是「有意義、有價值」真正值得持續一定篇幅報導下去的好新聞。

相對於其他平台的閱聽眾來說,依賴有線電視的觀眾,可能上網不熟練,英文不內行,林書豪這個案例,反而是電視台應該要加強的服務,幫忙從尼克的網站,從林書豪的臉書,從NBA的畫面中整理擷取,去克服版權障礙與語言門檻。

林書豪的新聞價值到底多大?不只台灣,美國也第一次碰到,CNN播報時甚至自嘲,一節新聞裡就講了200次林書豪、美國《運動畫刊》連續兩週讓林書豪登上封面、網路點閱率在1個禮拜暴增到4億多,直追出道好幾年的卡卡女神。林書豪的新聞性是世界級的,早就超越了美國、台灣、甚至超越了籃球。更何況,林書豪的新聞點,已不限球技,更在他的心理素質,爆紅不張狂,輸球不喪志,有所為有所不為,一個才23歲的年輕人,如何菜鳥領導前輩?如何馴服隊友? 如何展現自己又能照顧到別人的表現空間?從林來瘋到回歸常軌,如何繼續接下來每場都有不同挑戰的30場比賽? 這些議題,映照著一般人的人生課題。

我個人認為,報導林書豪的篇幅不僅不應該設限,甚至根本不夠,像是林書豪每次賽後,在情緒緊繃之下,第一時間回答記者訪問,非常值得一刀不剪原音呈現。雖然,這很可能不利於收視率。林書豪周邊新聞點,還包括經濟效益與美國運動市場的營運方程式BUSINESS MODEL、美國事實上存在的種族歧視如何突破、林書豪的成長與教養機制等面向。

真理越辯越明,不怕報導多,只怕提問不專業,只怕硬湊愚蠢內容,捕捉莫須有八卦,自甘狗仔化小報化,或者限於篇幅斷章取義譁眾取寵。

好不容易這個題目觀眾有興趣、正面、有品味,有教育意義,是真正的新聞,無須炒作就有收視率,讓台灣媒體沒有不回歸專業的理由。


誰是台灣市場結構解鈴人?

雖然我不贊同協調新聞篇幅,因為沒有人知道明天的新聞發展是甚麼?但是,確實因為資源有限,需要提醒排擠其他多元議題的效應。

只不過,若不解決台灣媒體市場「收視率(閱報率,點閱率)等於收入」的遊戲規則,只會看到「芬蘭國王偷看丹麥王妃的事業線」、「已婚老師臉書改單身 不孕老婆氣炸離婚」、「恐怖情人博士生簡訊狂轟」、「遠航空姐扯包養」這類的新聞取代了林書豪、鳳飛飛、通告藝人的後續檢討,這樣有比較好嗎?

6年的磨合,STBA跨頻道新聞自律有成效,也有瓶頸。自律機制有效約束了不該做的事,提升了大家對弱勢受害者的保護意識。但是,怎樣可以做得更好?彰顯媒體的專業價值? 需從市場結構遊戲規則釜底抽薪,提升電視台廣告以外的穩定收入來源;在市場結構改變之前,則不妨寄希望於各新聞頻道剛起步的內部自律委員會了(編註2






編註1目前STBA新聞自律委員會的頻道成員包括年代、東森新聞、東森財經、中天、民視新聞台、三立、TVBS、非凡、八大、大愛。


編註2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要求新聞台自行成立內部「新聞自律諮詢委員會」及相關製播規範。201181NCC通過TVBS、東森、年代、三立、民視等新聞台的換照案,即要求各台自行成立內部「新聞自律諮詢委員會」,並須每半年向NCC提出報告,其他新聞頻道也先後比照辦理。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