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轉讓風暴 壹傳媒聯合工會漸成形

蘋果日報企業工會舉行公開說明活動。(蘋果日報企業工會提供)

2012年3月31日 星期六

【記協會訊】記協第12屆會員大會 陳曉宜獲選會長

文/秘書處 第12屆台灣新聞記者協會第一次會員大會於3月31日舉行,由會員投票選出新任的執行委員與監察委員人選。 本屆投票選出之15名執行委員,分別為台北時報記者王思捷、今日新聞網記者王鼎鈞、自由撰稿人安德毅、天下雜誌主筆李雪莉、台視駐桃園記者林注強、自由撰稿人、社運紀錄片工作者林瑞珠、蘋果日報高雄採訪中心組長涂建豐、公共電視記者張志雄、自由撰稿人陳曉宜、自由時報生活新聞中心副主任黃以敬、壹週刊主筆楊汝椿、聯合報攝影記者鄭超文、自由撰稿人戴上茹、自由撰稿人謝三泰、宏觀電視台英語新聞編譯羅玉潔...

強權之下被孤立的圖博

新聞來源:無國界記者組織 編譯:陳詩婷 3月5日的議會開議前夕,中共政府正用盡辦法使圖博與外界保持隔離。中共西藏自治區黨委書記陳全國已下令嚴密偵查其所有通訊活動,尤其是手機和網路,以「維護大眾利益和國家安全。」 來自圖博的部落客兼作家唯色,先前於北京遭到逮捕、並軟禁於家中長達一個月,她向美聯社表示,中共的國安人員已經告知她,她將無法離家受頒荷蘭「克勞斯親王獎」。克勞斯親王基金會讚譽唯色「勇於為那些噤聲的、受壓迫的發聲,她出色的文字結合文學技巧、政治議題報導、資訊蒐集、分析和運動主張,發揚了圖博文化...

2012年3月28日 星期三

都更拆遷衝突 民眾、記者拍攝受阻多

「文林苑」都更案3月28日由警方執行協助拆遷,時至清晨當中員警以手電筒干擾拍攝影片的民眾,與其他包括本刊在內之記者。(記者宋小海攝) 記者宋小海/報導 台北市政府針對士林區「文林苑」都更案2個不同意戶,於3月28日進行拆遷勸離,並動用大批警力強制驅離聲援民眾。由於事先拆遷消息在3月27日傍晚傳開,聲援民眾及新聞記者則陸續在晚間8時前後到達士林王家等候警方到來。28日凌晨3時後,台北市各警察分局員警開始集結,而在警方完成驅離前,卻發生記者到場卻被隔阻在外、或攝影器材遭員警以手電筒光源干擾等情形...

2012年3月21日 星期三

新媒體與公民運動的合進──專訪《陽光時務》副主編柴子文

去年創刊的《陽光時務》將「烏坎人」評選為年度人物。 編按/宋小海: 今年3月3日,中國陸豐市烏坎村村委員會代表選舉投票,引起國際媒體重視。這場選舉之所以引起重視,緣自去年9月當地村民抗議村委會擅自徵收變賣人民所有土地,民眾其後發動數次上訪、抗爭行動,而在警民對峙衝突中,遭當局逮捕的村民薛錦波卻莫名死於警局拘押所,更掀起民眾憤怒,揚言將舉辦大規模遊行,在12月下旬廣東省政府最終出面,承認了村民的自治組織,抗爭活動才漸告平息。 而在去年8月香港成立的數位雜誌《陽光時務》,雖然成立不久即因觸及政治敏感議題,遭到中國政府封鎖,但後續仍在「烏坎事件」強調公民權利的觀點,多次深入報導揭露事件發展資訊,「烏坎人」接著成為《陽光時務》標誌的年度人物。 《陽光時務》與2000年在香港成立的華語獨立言論及紀錄片頻道「陽光衛視」,均隸屬陽光國際集團,各自獨立製作。現任集團董事長陳平自2005年接掌陽光衛視,去年創辦《陽光時務》時,則延攬中國資深媒體人長平擔任主編,柴子文、賈葭擔任副主編。 今年初《陽光時務》副主編柴子文先因龍應台文化基金會邀請來台,首先分享媒體經營過程。關切新聞媒體與公共論辯的《目擊者》電子報,後續透過網路聯繫專訪柴子文,希望在有限的文字中,讓讀者進一步瞭解《陽光時務》如何結合嚴肅的公共議題與新科技載體,在市場化的媒體時代怎樣嘗試另一條蹊徑。 ...

2012年3月11日 星期日

【記協會訊】日本311災後週年 災難報導經驗集結成冊

政治大學新聞系副教授劉昌德表示,希望《台灣災難新聞記者採訪手冊》廣泛給予未來將進行災難報導的記者參考。(宋小海攝) 文/宋小海(目擊者電子報記者) 日本311災後一年了,除了檢視人類社會如何因應地震、海嘯及核電事故等大型複合式災難,新聞媒體與記者面對各種災難發生,又該如何累積經驗,在未來可能再次發生的災難中,傳遞正確訊息?對此數位典藏計畫「新聞倫理與媒體勞動動權資料庫」、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台灣新聞記者協會、創傷新聞網共同合作,編輯《台灣災難新聞記者採訪手冊》出爐,並在3月8日於政治大學傳播學院舉行公開論壇,同時由新聞工作者楊樺分享處理災難報導的經驗。 ...

2012年3月5日 星期一

安眠藥殺人事件:台灣醫療新聞集體淪陷的故事

文 / 陳豐偉 二月二十八日,在BMJ Open上出現一篇強調服用安眠藥造成早死率(premature death)高達四倍、罹癌率增加、甚至一年吃不到18顆安眠藥死亡率也增加3.6倍、美國一年死因跟安眠藥有關的人可能多達50萬人的聳動研究。外國媒體紛紛報導,台灣媒體一日內跟進,「1月2次 安眠藥 害人罹癌早死」(中時)、「月吃2次安眠藥 英研究:罹癌早死」(TVBS)、「安眠藥當心用 增加早死風險提高罹癌率」(蘋果)的標題,在各大報、新聞台、網路新聞不斷出現,讓病人與家屬陷入極度恐慌...

2012年3月1日 星期四

【記協聲明】譴責中國政府再度拒絕特定媒體採訪 箝制新聞自由

文/秘書處 副總統當選人吳敦義先生即將以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最高顧問身分出席中國主辦之博鰲亞洲論壇,針對中國政府再度拒絕特定媒體前往採訪一事,台灣新聞記者協會今(1)日發表聲明如下:...

密集播報不等於單一 專業採訪才能發掘價值

《目擊者》編按: 今年以來,社會大眾對於密集報導現象多次表達不滿,24小時新聞台聯合效應,又因線性播出方式,比起其他紙本、網路媒體,又更容易引起關注;自留日台灣學生命案,以致於近期Makiyo等人醉毆司機、鳯飛飛過世訊息傳出、林書豪NBA旋風等例子,這些事件也確有新聞顯著性,然而各新聞媒體共同密集報導背後,有哪些新聞正面因素及其他必要存在? 文/陳依玫(STBA新聞自律委員會主委) 關於新聞台報導密集重複,集中在熱門新聞單一化的質疑,在中華民國衛星廣播電視事業商業同業公會(簡稱STBA)新聞自律委員會(編註1)的討論運作中,以林書豪的相關報導為例,委員會在2月20日進行回應澄清及自律要求,發出了兩封電子郵件。 第一封針對林書豪在台灣的家人,STBA澄清並且重申所屬會員新聞台,採訪前都根據自律規範,會先協商取得當事人同意,不做侵入式攔截式採訪,也沒有STBA會員對林家人從事狗仔跟追(STALKING)或者盯稍的行為。第二封電郵則針對篇幅問題,表示基於尊重各頻道對新聞價值的判斷,因此不協調篇幅,但是,提醒大家注意排擠其他新聞的效應。...

Pages 3812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