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21線嶺口段位於高屏溪兩大支流荖濃溪與旗山溪的匯流口,這段路的路基完全被高屏溪
掏空,警察只能望路興嘆!
文/李慧宜
大水湍急、路毀橋斷。就在父親節當天,莫拉克颱風開始在南台灣肆虐。8月9日早上,高屏溪水位竄升到24.4公尺,創下有史以來的最高記錄。 高屏溪上游的集水區,兩天之內下了超過2000毫米的雨量,使得這條全台灣第一大河,沿岸災情嚴重,山河變色。
無節制發展,遭大自然反撲
荖濃溪是高屏溪的主要支流,也是高屏溪重要的上游區域。荖濃溪上游的右岸,是一座著名景點-大津橋,也是茂林、高樹和六龜等地的重要聯外橋樑,可是現在這座橋,已經有一半,消失不見。至於這裡的主要道路台21線,也是受到河水與土石流的雙面夾擊,整條道路柔腸寸斷。而繞道進入荖濃溪左岸,六龜鄉的災情,也是慘不忍睹。層層疊疊的綠色山巒,在雲霧飄渺間,並非秀麗如詩畫,反而是一處接著一處的崩塌山坡地,還有無法得知是否有人傷亡的土石流掩埋區。
高屏溪上游的另一條支流-旗山溪,更是破碎不已。大水稍退的河床邊,出現兩台車輛倒插在土石中,原本座落在溪畔的集來村,甚至只剩下幾棟房舍屋頂,站在這裡看到的,是土石流一手打造的悲慘世界。河川上游的水土保持和山林保育狀況,完全決定了河流的先天體質。以高屏溪上游為例,這些鄉鎮過去以泛舟、溫泉、螢火蟲、紫斑蝶、有機蔬果、原住民文化為號召,大力推動觀光事業,民宿旅館、農耕開墾、休閒景點,出現快速集中化的趨勢,政府沒有站在山林保育的角度,適度規範民間開發的程度與範圍,因此在人禍的推波助瀾下,這次的天災才會如此慘重。
河道限縮,旗山鎮水患接踵
上游集水區蓄水功能降低,土石流淹沒山區聚落,河水順勢流向中下游,繼續在中下游肆虐。其中最明顯的例證,就是潰堤淹大水的旗山鎮。旗山鎮,是旗山溪旁發展最密集的鄉鎮,過去很少發生水災,但是從去年起,旗山鎮已經連續兩年被大水侵襲。
旗山鎮淹水的原因,除了雨量過大之外,主要是還是因為,旗山溪河道在進入旗山鎮時,寬度被限縮了一半。聚落的長期發展,河川高灘地的開墾,讓旗山鎮曾經滿鎮香蕉,紅極一時,可是卻也同時讓河道,變得過度狹窄,造成大水沒有水路可走。暴漲的溪水,硬生生沖毀旗尾橋,沖破堤防、灌進市區,根本讓人措手不及。
南部的歷史災區美濃鎮,雖然已經有剛完成的高大堤防保護,可是還是沒有逃過淹水命運。今年甚至還發生淹水區域往上游擴及的現象,以前不會淹水的地方,這次也受害!
杉林鄉集來村也遭受土石流侵襲,這棟平房只剩屋頂。
迷信水泥工程,反成生態殺手
美濃溪是高屏溪的支流之一,美濃溪的上游,是高雄著名的賞蝶景點-黃蝶翠谷。可是政府在這一段河床,興築的水土保持工程,卻反而嚴重破壞山林保育。原本彎曲的河道,被水泥化的邊坡修建地又直又寬,水的流速變快,溪流水溝化,山林蓄水和地表捕注地下水的功能大幅減退 。美濃溪,只是高屏溪的一條小小支流,可是中游的治水堤防、上游的水保工程,卻看盡政府過度依賴水泥的工程心態。
高屏溪豐水與枯水的逕流量比例是9:1,平常水量小的時候,平靜的河水,和高灘地上的農作或魚塭,都可以相安無事。可是這並不代表,人為築堤或開墾畫出的邊界,就符合大自然的規律。這次莫拉克颱風的災害,讓人類見識到,高屏溪要討回公道的兇惡模樣。希望我們能夠記取教訓,記得祖先尊重生態的智慧,懂得留一條路,給水走的道理。
(作者為公視「我們的島」記者)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