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11日 星期四

百萬的選拔 主播的條件



陳書瑤(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學生)


 自 1993 年政府開放頻道以來,電視新聞的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主播的角色也代表著電視台的品牌與形象。但是近年來,主播的形象越來越明星化,強調美貌與年齡,似乎甚麼是真正的新聞人員具備的「專業」,以非必要條件。從去年的台視百萬主播選拔來看,篩選一個具有潛力的主播,以整個商業廣告的包裝下,似乎印證了外貌與年輕是成為主播的必要條件。

 2009年8月8號,是台視睽違十年的新聞招考。頂著「百萬主播」的廣告詞,當家主播劉麗惠到各個新聞系所名校廣招人才,並在各大媒體、報紙、廣告,強力宣傳,打著不限科系、不限性別、不限年齡的條件,透過公開選拔程序,甄選三位儲備主播人才,並為強化台視品牌主播概念,將首度推出簽約金制度,與最後入選的前3名進行簽約。

 台灣學者研究根據電視新聞界具實務界經驗者的說法,規劃了以下五點主播的條件:一、精通新聞專業的技能、二、洋溢著親和力、三、表現專業的權威、四、外貌與音質令人舒服、五、具有即席報導新聞的能力。這裡提到的條件是「令人舒服」的外貌,所謂「令人舒服」的標準是甚麼?台視標榜的不限年齡、不限科系、不限性別的招考條件,最後選出的三位主播,強調各個年輕有活力,每個都是校園美女,展場主持與公關,充滿潛力!而筆者實在很難看出,這些工作經驗如何與俱備一個成為當家主播的專業形象有所關聯?到底是為了噱頭,還是為了建立台視品牌形象,而台視的主播品牌,似乎只建立在「人正」與「活力」上。電視台為了博取收視率競爭激烈,是否更是讓主播這個專業行業掛上美貌第一的框架?

 日前中央社報導,BBC急徵「歐巴桑」主播,目的就是洗刷歧視中年女性惡名。BBC發表聲明指出,「BBC新聞部向來致力確保我們有最好的主播,這代表我們需要有不同年齡及背景的主播」,同時證實總經理的確要求各部門主管延攬各界人才擔任主播和主持人,其中也包括中年女性。從新聞工作來看,就在其他國家紛紛走出性別框架與外貌迷思之下,筆者希望可以看到更多元的主播形象,並且提升新聞播報人的專業度與信任度,以及將性別主流化的概念融入新聞工作中,才能真正建立具有思想改革與表現專業權威的電視台品牌形象。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