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15日 星期三

補教人生 媒體人生



台灣立報社論(2010.9.8)

 補教界教師高國華8月4日爆出緋聞,迄今已一個多月,媒體報導卻有增無減,除了3位當事者的私領域不斷被放大檢查、渲染報導,許多藝人、名嘴也加入戰局品頭論足,從道德到外貌,什麼都能談。

 這個新聞事件,媒體戲稱為「補教人生」,此一名稱對應的是八點檔連續劇《夜市人生》。事件的最新發展是,某名主持人簽下了陳女的經紀約,某電視台邀蔡女擔任新聞主播,當事者已儼然成為藝人或準藝人,由此看來,事件還會繼續延燒下去,欲罷不能,果然越來越像連續劇。

 客觀而論,「補教人生」已經不只是社會事件本身的簡單再生產,而早已成為一場極具娛樂效果的擴大再生產。整個事件質變為一種多重複合的娛樂產品,姑不論狗仔的挖掘、名嘴的評論、媒體人的介入,是各自基於什麼樣的心態與動機,他們的種種作為,都不斷在增加這個娛樂產品的產值和產能。

 在緋聞主角的矛盾關係背後,潛藏的是媒體競爭的矛盾關係。媒體之間比的是誰抖的料多、誰挖得辛辣、誰又能出奇不意的扒出任誰都想不到的每日一糞,各家媒體不遑多讓地加入這齣戲碼,由原本的報導評論者演變為參與者,自己製造事件、製造新聞,總之,只要節目有人看,只要收視率越炒越高,廣告進帳也就越多,即使公親變事主也無妨。

 所以,即使教育部長作出了沉痛批評,媒體人組織也存在著倫理公約,但種種品德教育之議或新聞自律之籲,其實都只是狗吠火車,終究難抵商業規律的狂瀾。其實,「補教人生」這場既虛擬、又真實的戲碼,真正的操控者,都還不是媒體自身,而是自由主義市場經濟下的媒體生態。

 為了競爭,為了搶食市場,為了創造利潤,它形成一隻看不見的黑手,主導著媒體與媒體人不由自主地陷入嗜血、嗜腥的瘋狂逐鹿狀態,資本運動及其規律所形成的商業媒體生態,制約了戲裡戲外的所有人,共同演出一場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的鬧劇,強力滲入台灣民眾的生活,讓一齣「補教人生」演變為「媒體人生」。

 自由市場理論的前提之一,是假設每個消費者都可根據自己的需求,自由選擇商品。這個假設卻罔顧一個事實,即所謂的「需求」,是可以塑造出來的。這種虛假的供需原則,旨在刺激人們漫無止境地不斷消費,其客觀後果,在物質領域造成能源虛耗、資源浪費、生態破壞,從而導致人類生存危機,在文化領域則形成低俗、庸俗、媚俗,從而嚴重戕害人類精神文明。

 電影《桃色風雲搖擺狗》(Wag The Dog,1997,美國)曾生動地刻劃出政客如何透過媒體操弄群眾,片中有組對白如下:「為什麼狗搖尾巴?」「因為狗比尾巴聰明。」「但如果尾巴比狗聰明,尾巴也能搖狗。」尾巴搖狗,此即片名的原意,隱喻主從易位,尾巴(政客、媒體)反客為主地操弄起狗(群眾)。

 在台灣,政客透過媒體操弄群眾,早已屢見不鮮,但起碼找得到那條尾巴,查得出誰在主導。但如今,從補教人生到媒體人生,媒體與媒體人照例成了幫兇,民眾照例成了搖擺狗,至於商業媒體制度,則凌駕於所有人事物之上,成為那條讓你看不見、卻又最聰明的尾巴!


(本文由台灣立報授權轉載)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