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15日 星期三

環境爭議烽火四起 主流報媒群起追蹤



編按:


 去年記者節前夕,記協曾倡議調查報導在當前新聞工作仍具重要地位。今年七、八月之間,中科三、四期環評爭議、六輕大火與八輕石化開發案風波不斷,加上莫拉克風災週年將屆的水庫現狀,以及花東水泥產業開發等議題,有的引起官民衝突爭論,或著積弊已久未發,主流平面報媒分別規劃數日全版專題,分析環境經濟衝突的結構問題,


 本期《目擊者》由就讀傳播科系的實習生,訪談部份參與調查報導的新聞工作者,除了向大眾簡述這些專題報導策劃過程與效應,亦希冀調查報導的精神能在校園中埋下種子。


實習記者許喬智/報導

 自由時報在7月26日至28日間,發表「生病的水庫」系列調查報導,揭露八八風災過後,水庫淤積與漂流木盜採等問題,而從中探討政府對於水庫管理政策的方向的合宜性。


「生病的水庫」──談莫拉克風災後水庫整治

 此次自由時報共協同8位記者,橫跨農委會、經濟部、交通線、教育線、環保線、再加上地方記者。策劃此系列專題的記者劉力仁表示,「生病的水庫」系列調查報導,耗費將近3個月的時間。記者除了數度走訪石門、曾文及烏山頭水庫,同時更蒐集近年來石門水庫、曾文水庫等整治條例,以及八八風災後各大水庫的泥沙淤積比例等資料。

 主跑環保線的劉力仁指出,在各大水庫的整治條例當中,政府竟動用高達數百億元的資金投入,其中石門水庫就高達250億元;曾文、南化、烏山頭水庫更準備砸下540億元之譜,意味著水庫淤積問題已經相當嚴重.

 因此,他決定將報導主軸聚焦在風災過後的水庫問題,藉由石門、曾文、烏山頭3座水庫,讓民眾瞭解日常生活中賴以維生的水源發生什麼狀況,同時也提醒政府機關,並期望相關部門能夠正視當前環境問題,有效地提出合宜的解決方案。

 談及調查過程,劉力仁表示官方對內部資訊十分保密,例如水庫管理條例制定相關細節、各水庫淤積量統計、政府對於八八風災後的處理計畫細節等數據資料取得都相當困難,必須有賴調查團隊各路線記者反覆申請,也另外從其他單位蒐集相關數據,才能夠完成這一系列的新聞報導,

 此專題見報後,水利署則回應表示將要求相關業者加快處理漂流木,劉力仁也從網路上看得到「生病的水庫」系列文章受到大量轉載並衍生相關討論。

 對於當前由中科、六輕等環境議題所引發的討論浪潮,劉力仁認為這類環保議題並非偶發個案,而有密切的連續與相關性質。隨著一個一個開發案的出現,環保議題必然會永無止境的持續下去。


「環保大風暴」──政府資料隱密為開發多輸主因

 若要歷數今年台灣重大環境議題,中科三、四期環評爭議必定不會缺席,而在高等法院裁定停工後,官方開發看法與民間反對主張持續衝突。目前環保署針對法院意見快速通過環評,中科三期已準備復工,抗議聲浪也正在擴大當中。六輕大火更燒出石化業在台灣能否擴大開發的疑慮,而經濟部刊登支持石化業廣告,也才方引起民間再度抨擊。
 
 在日前中科裁定停工及六輕大火之際,中國時報在8月13日到14日推出環保大風暴──「中科三、四期篇」、「六輕到八輕篇」調查報導。中國時報調查採訪室主任何榮幸表示,雖然中科三、四期,以及六輕大火當時媒體呈現連日不斷,不過報章雜誌的起先相關新聞,多屬於事件發展描述,深度略嫌不足,因此調查採訪室策動企劃採訪,探討政府重大開發為何從「多贏」走到「多輸」的局面。

 費時約兩週的「環保大風暴」調查採訪,主要由兩位記者實地走訪現場,瞭解地方環境生態,也試圖蒐集取得中科環評詳細文件以及官司訴訟等資料。而在石化業專題中,更透過與雲林駐地記者張朝新的人脈關係,聯絡到許多原先拒訪的相關單位與地方人士。

 何榮幸採訪後發現,官方對於環評等相關資訊的保守態度遠比想像中嚴重,中科管理局更直接表示不願受訪,獲取資訊的過程艱辛,但在某一層面來說,也符合了先前企劃中「從官方資訊隱密」的角度切入,從而印證政府單位從多贏走到多輸的一個重要關鍵,就是「資訊不公開」。

 對於現在官方與民眾的認知有所出入,何榮幸認為系列報導對於未來官、民雙方協調應有參考價值,目前即可看到報導內容由民眾在網路上大量轉載。

 何榮幸指出,現今的環保思潮因為中科與六輕而再度被帶起,他認為,只要中科環評與國光石化的問題還在、政府與民眾的認知仍有出入,環境保護的風潮將會一直延續下去。

 對於《商業周刊》與《今週刊》等平面雜誌也在當時推出相關主題的深度報導,針對此一現象何榮幸表示,不同類型的媒體大量報導能夠促使台灣人更加反省舊有的「開發掛帥」思維,重新思考經濟開發與環境保護的平衡點。他也期待未來在各大媒體上,能夠有一個長期去關心經濟發展與環保思維的新聞報導出現,將環保意識真正融入一般民眾的思想之中,打破經濟為首的迷思。


「產業東移」──從電影「阿凡達」思索台灣水泥產業

 有別於前述兩家報社的調查專題,聯合報並非從近年環境議題著手,而著眼於台灣宣式產業東移政策20年來的發展。聯合報記者蔡惠萍表示,台灣是世界上最喜歡使用水泥的國家,而政府在民國80年花蓮設立的「和平水泥專業區」,透過強制徵收的方式從居民手中取走土地的手段,與電影「阿凡達」的情節相仿,便以此作發想,從中探討台灣的水泥政策。

 蔡惠萍表示,產業東移的專題並非報社指派,而是由自己單獨提出,一個人進行整體的採訪規劃。採訪前與當地環保人士聯繫後,便直接與另一名攝影記者前往採訪,當採訪初步完成,她才聯絡地方記者,協助採訪相關單位的說法做為平衡。

 平時主跑交通線的蔡惠萍說,由於自己本身並非環保路線的記者,因此便從當年和平村抗爭開始著眼起,不斷的蒐集剪報與相關文獻,以及政府當年產業東移政策的詳細背景,一步一步將報導的整體框架整理出來。

 蔡惠萍指出,由於和平水泥專業區只有台灣水泥一家企業公司進駐,為求報導內容的豐富與平衡,因而聯絡台泥總公司,表達希望能夠進入台泥和平廠。最初廠方認為題材敏感不願接受,因此她再度提交採訪題綱,歷經多次溝通說明,才終於打破對方的戒心。

 在企劃一開始,蔡惠萍原先打算透過「和平水泥專業區」直接切入,但後來到現場實際勘察後,才發現鄰近和平礦場的「和仁礦場」,更是已被挖得滿目瘡痍。在震攝之後,她臨時決定改變方向,首日報導先從和仁礦場談起,第二天的才將重點放在和平村及和平水泥專業區。

 蔡惠萍說,在系列報導後,政府相關單位最先在花蓮縣政府引爆迴響,縣長傅崑萁在8月8日指出不會核准原有採礦業者續約或新的採礦案;經濟部也在8月23日宣布,將重新檢討國內三高──高汙染、高耗能、高排放的產業政策,水泥將以內需為主,節制外銷,這也是中央政府對於報導的首度正面回應,並成為政策宣示。

 對於現今這一波環保思潮的看似沸揚,蔡惠萍對這樣的現象抱持肯定態度。她認為苗栗大埔徵地、六輕大火及八輕等開發案,已經讓台灣沉寂已久的社會運動有重新集結的能量,一般社會大眾也能夠藉由這次機會,對環保議題有進一步的瞭解與省思。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