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4日 星期四

兩地大火輿情異   環保政策誰人顧?




文/江岱錦(中天新聞台駐雲林記者)

 台塑企業3個月內發生3起大火,賠上了台灣神話級企業台塑王國的形象,同時突顯石化工業與台灣環境生態保育的衝突,也顯示工業開發口號,並不一定能與在地就業率及經濟發展劃上等號。


公害處理原則猶未定論

 台塑企業連續工安事故,提供了省思石化等高耗能工業未來發展機會、提供了政治人物操弄環境議題的舞台,也提供了環保人士抗爭國家經濟發展政策的大旗;一時間,雲林縣長蘇治芬在台北下跪、雲林縣民連續大規模抗爭、台塑高層之間鬥爭,紛紛浮上檯面,隨著事態演變,最初的環保議題,反而成為最不受重視的議題。

 現在台塑六輕工安事故風波已經平息,台塑將為雲林兩次工安事故付出5億多元,給予直接遭到污染的農漁民做為補償,表面上彰顯了「污染者付費」的社會正義,但實質上,台塑工安造成的環境公害為何?污染範圍?面積及危害的時間?似乎沒有明確定論,更沒有繼續深入探討,對於日後,同樣的事故,未立下可讓人信服的處理原則,讓人遺憾,工業開發與環境生態保護,依舊不斷的拔河,被犧牲的將是子孫未來環境生活權利。


企業承諾落實不足 雲林居民怨上加怨

 相對於台塑麥寮六輕廠於7月初兩次大火,台塑先硬後軟的態度,本月初嘉義廠大火,台塑處理的步調,明顯柔軟、迅速,地方的抗爭聲浪也遠低於雲林,除了台塑迅速反應,這幾年,台塑企業在嘉義縣的回饋,包括長庚太保分院、老人養生村等,都有了疏解民怨的效果。

 反觀雲林,台塑企業創辦人王永慶當年興建六輕時,承諾麥寮長庚分院、老人養生村、長庚護專等回饋,僅有長庚分院啟用(原400床規模,目前只有門診),而政府所謂的提升雲林子弟的就業機會,讓麥寮追上高雄成為工業大城的夢想,都沒有實現。反而長期不明的污染,導致農作物、養殖物病變,甚至學童健康安全堪慮等,讓民眾對工安反彈之大,可以預見。

 事實上,早在今年6月底,麥寮地方人士就積極計劃進行圍廠抗爭,向台塑爭取包括協助綠美化、加碼補助健保費、電費等訴求。連續工安事故讓這場抗爭更是師出有名,儘管最後達成麥寮每人每月7200元的補助,但部分激進的地方人士依舊不滿。


國土規劃政策何在?

 台塑六輕廠抗爭過程,處處可見政治人物的操作,地方上抗爭人士更陷入爭取立即回饋,與求得子孫環境安全的迷思。不斷拉距到了最後,要求立即回饋的一方得到勝利,獲得台塑每人每月的補助,但整個台塑六輕的未來與相關監測運作等,卻逐漸被淡忘。相對於工安事故,我們生活環境所必須支付的代價,這場石化工安賠償並不值得。

有人說,台塑企業在創辦人王永慶過世,及王永在不視事後,整個集團的螺絲鬆了,才會接二連三發生事故,但這只是其中冰山一角。政府沒有一套完善的國土規劃與工業開發政策,及所搭配的環保政策,才是最嚴重的問題,必須嚴肅的討論,讓水、海洋、土地、空氣與都能獲得永續發展機會,才是根本之道。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