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4日 星期四

喔,統媒




文/阿潑(統媒工作者)

 不知從何時開始,媒體開始被閱聽人分為兩種性質,一是藍媒(又稱統媒),另一則為綠媒,從字面意義上便可知,前者偏藍營,後者偏綠營,媒體有其意識型態國外亦然,美國媒體有分別親民主共和黨的,英國媒體也有左右之分,在台灣如同政策立場不被選民視為重點一般,媒體的意識型態便也反映了民眾在乎的政治傾向。這幾年,國民黨重新執政、加促兩岸交流,加上台商買下媒體左右言論後,這種政治標籤越貼越大,檢視的濾鏡也越來越強。每遇到重大新聞,閱聽人在乎的已不再是報導本身,而是等著看媒體「如何表現」。

 劉曉波得諾貝爾獎的新聞,便是一個範例。

 不可否認,身為一個跑兩岸新聞的「統媒」記者,我自己也非常好奇各家報社「如何」表現。

 記者都有本位主義,認為自己的選題最重要,關注中國新聞久了,自然也判斷這絕對是個大新聞,「很有戲」,只是不知高層是否和我們有相同的判斷。當然,編輯室的角力,也被我當成「戲」。其實我們都沒信心這新聞可被處理大,但不料,真成為各媒體版面競逐的新聞,這其中當然有若干原因可讓人事後諸葛一番,不過,關鍵在於這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新聞」。身在「統媒」,自然早知道這新聞不被等閒視之的決定。但在網路上,還沒看到「紙本」的許多人一邊嘲弄中國媒體的「沉默」,也不忘放話等著看統媒的表現(或者說是中資媒體)。

 這件事讓我覺得非常詭異與值得反思。

 詭異的是當時各媒體已經率先在網站上發佈消息,並無「不報導」的可能,分明上網就看得到,閱聽人顯然將「訊息」和「被製成的新聞」視作兩種不同的產出。

 值得反思的是,在網路時代,傳統平面媒體的角色是什麼?是一個當接近網路的閱聽人很快便能知道「訊息」後,回頭來確認媒體有沒「GUTS」,寫不寫社論,版面夠不夠大的檢測器?若是如此可檢驗媒體的信度也就罷了,往往即便版面夠多夠大,閱聽人也不會表示肯定,若是版面相對少,便嘲弄「沒救了」。

 他們平時可能不關心中國民主,或者也不在乎當天是否有更值得討論的新聞,他們只在乎藉此驗證心中的偏見。由於兩岸曖昧的關係,讓他們急於檢視媒體的態度立場,而非對新聞價值的主張。甚至,他們根本也不需要知道,統媒報導過多少次劉曉波。

 我們更需要反省的是,在網路時代,傳統媒體受限於版面跟速度,記者或主筆應該做到的是進行更多元、深度和廣度的報導和討論,當閱聽人僅滿足於「知道訊息救夠了」,傳統媒體工作者不應只保持過往只有編譯、整理新聞,應當做到網路所不及的耙梳、介紹和評論。作為一個比其他媒體更容易接近中國的「統媒」工作者,正比別人有更多的觀察接觸和採訪,或者這是在接受一堆偏頗嘲諷後,唯一能夠證明自身價值的方法。

 如果他們在乎的話。

 幾天後,綠營媒體出現一則充滿族群偏見的新聞,也被討論,聲音略小,也有人試著解套說:「沒有好好把關。」身為一個愛記仇的「統媒」記者,除了在心裡冷哼一聲外,只能摸摸鼻子更督促自己「好好表現」,誰叫老是被放在戲台上等著看戲呢。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