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政義 (東森電視台新聞部經理)
「靠call in救災 馬劉變臉親督軍」、「人民call in自救 官員還打口水戰」,報紙上大大的標題,點出了莫拉克風災的救災行動裡,電視新聞扮演了一個特殊的角色。
網路上有許多鄉民,肯定了部分新聞台在莫拉克颱風期間不收播,持續報導災情,並且接受眾扣應,直接呈現了災民的處境、失聯親友的焦急。但是,也有部分未具名的官員,在平面媒體上批評打進電視台扣應專線的災民,誇大災情,造成訊息混亂,妨礙救災,新聞台開放所謂的救災扣應專線,沒有經過「過濾」的消息,根本是扯後腿、幫倒忙,製造恐慌。
call in第一時間反應災情
這些意見雖未具名,但相信會是不少在這次風災中,飽受外界批評救災不力的官員,心裡的抱怨。call in作為一種新聞呈現,在未經查證流程的情況下直接播出,難免有人會質疑。災民誇大?媒體訊息混亂?各縣市的消防勤務中心,沒有接到類似的電話嗎?打到電視台的求救電話如果為了獲得援助,而誇大其詞,那直接撥到勤務中心的求援電話,豈不是形成更大的妨礙?民眾就是電話打不通,又無法從警消單位得到進一步的消息,才會「恐慌」轉求助媒體,而非媒體去引發民眾的「恐慌」,民眾對失聯親友的擔心,竟會被視為是不必要的恐慌,這是何等官僚的心態?如果這樣的call in,會引發恐慌,政府高官為何還能在8日晚間安心的跑攤、過節、吃大餐?絲毫沒有對南部災情感到「恐慌」?
從災民的角度出發,淹到小腿,與淹到二樓,都是一樣的著急,更可憐的是,早就被土石流淹沒的高雄縣部分村落,根本連打電話的機會都沒有,像這種連想要「誇大」一下災情機會都沒有的災民,當時又得到什麼樣的援助了呢?或許就是這種在第一時間,把民眾的求救訊息,都視為誇大不實的心態,地方的嚴重災情,才會被忽視,以致於無法在第一時間,透過正常的防災體系,回報到政府高層。
8月8日的深夜,我自己就在新聞台裡當班,一直有民眾的電話湧入,一部分是北部民眾,希望藉由媒體追查中南部失聯親人的處境如何;另一部分,就是人已經泡在水裡的災民,利用還未斷訊的電話,向救災單位求援。有一些是則藉由call in的形式直接播出,也有的,是記錄下來再轉給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由相關單位研判處理方式。不少撥打這些電話的民眾表示,就是打不通119,或者是接通之後,地方上的警消單位,兩手一攤,直言「我也沒辦法」,才會選擇打電話到媒體來。
因為有許多類似的災情通報,重複一直湧進電視台,媒體轉達的訊息,是經過整理(至少我所工作的新聞台是如此),才提供給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如果這還被嫌為是「扯後腿」,讓遭到災民電話打爆的勤務中心繼續癱瘓,或者讓災民繼續求救無門,袖手旁觀,才是媒體應該做的事?
新聞查証之必要
事實上,當時在整理、查證民眾通報的訊息內容時,就發現了許多救災上的問題。例如,早在9日的凌晨,就有來自甲仙鄉大田村的求救訊息,指稱有十多名民眾被大水圍困在屋頂,當我收到這個訊息時,也抱著懷疑,並未在第一時間播出,然而,向當地消防局查證,消防局的回答是「沒辦法,我們也過不去…」。還有,當我們在凌晨1:00左右,收到連接林園與新園的雙園大橋斷裂,傳出有汽車跌落的消息,向消防局查證,得到的答案還是「不太清楚」;打電話給當地林園鄉長,同樣不知情的鄉長才立刻趕到現場,証實雙園大橋的確斷裂。如此嚴重的災情,還有基層救災單位缺乏資源及人力的窘境,如果沒有經由民眾的通報,媒體徹夜不休的報導,如何讓中央官員重視這個事實?
在這次莫拉克風災中,範圍如此大的受災區域,逼得新聞台不得不以開放專線的方式,匯集各地的災情狀況,一方面提供警消單位救援的依據,另一方面,給予政府相關部門更大的壓力,加速救災的動作。讓基層救災人員手忙腳亂的,並不是媒體的通報資訊太多,而是災情實在太大,官員的調度能力太弱。我無意對call in這種新聞呈現形式,做過度的肯定,儘管發生了某位大學生在風災期間,利用call in時段惡作劇的遺憾事件,但是,這並不應該完全抹煞其在特定情境下,所發揮的正面功能。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