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27日 星期四

重回1925年 台灣民報特刊重印



臺灣民報特刊重印記者會上,蔣松輝先生(蔣渭水先生長公子)翻閱台灣民報新年特刊
號重製版。(潘承甫/攝)


 文/潘承甫 (作者為銘報記者)

 8月5日是台灣民主鬥士蔣渭水逝世78周年,為紀念他在當時日本的高壓統治下,還能勇敢創辦台灣《臺灣民報》的精神,台灣英文新聞發行人高志明特別選在這天,發行台灣民報1925年的新年特刊號重印版,希望藉此緬懷蔣渭水先生之外,並能與社會大眾一同追尋1925年的台灣面貌。

 台灣民報在當時以「啟發我島的文化,振起同胞的元氣,以謀臺灣的幸福」為出發點,扮演著批評時政、反應民怨、介紹新知、提昇文化的角色。舉凡臺灣議會設置請願活動以來的臺灣種種政治、社會運動,包括文化啟蒙運動、農民運動、勞工運動、學生運動、婦女運動,幾乎都有參與。因此被譽為「臺灣人唯一的言論機關」。

 這次重印的台灣民報新年特刊號,是由蔣渭水文教基金會提供史料、台灣英文新聞策劃重印出版,尺寸完全仿照原版,內容未更改一字一句,首刷2000份,贈送給各地圖書館及文化單位。高志明說,會選擇重印這期台灣民報,是因為光這一天的新年特刊號裡,就有包括了當時的政商名流、產業行號,甚至是一些不願公佈其身分的「無名氏」及假名所刊登的廣告高達629則,蔣渭水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蔣朝根說,當時一桌高檔餐會約8塊錢,以當期的廣告費可以辦350桌。當然其重要性不只是它的商業價值,而是代表著當時社會人士們對蔣渭水先生的民主理念所付出的實際行動。



  
蔣渭水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蔣朝根以日本殖民時代,日本發行的臺灣日日新報(右)與
臺灣民報(左下)來顯示日本政府對我們的歧視。左上為1925新年特刊號重製版臺灣
民報。(潘承甫/攝) 



 新年特刊號的重印,除了緬懷蔣渭水先生及那一代台灣民主運動前輩的壯舉外,還能追尋1920年代的臺灣面貌。高志明表示,之所以會在重製時要求一定要把廣告印出來,就是希望能透過這麼多的廣告,多方面尋找這些廣告主的後人,才能夠蒐集更多1920年代先人們的事蹟或照片,也希望這些後人們跟台灣英文新聞聯絡,他們將會彙集成冊,一起找尋先人的社會人脈。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