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合報記者卓亞雄長期撰寫環境新聞,應卓越新聞獎基金會邀請擔任《台灣減碳紀事》一書之審校。(宋小海攝)
文/王玉燕(作者為〈傳媒與教育〉電子報特約記者)
由卓越新聞獎基金會主編、聯合報高級記者卓亞雄審校的《面對真相、即刻行動——台灣減碳紀事》甫於日前出版,近年地球暖化議題日形受到關切,2009年莫拉克颱風重創台灣,民眾的危機意識更是大幅提升,明白救治台灣自然環境的急迫性,「該做些什麼?能做些什麼?這樣做對嗎?」成為社會大眾的焦慮,也是促使本書付梓的核心動力。「希望能夠發起讓每個人都有這種感受,每個人都能來思考、來觀察;庶民當中蘊藏非常多關於環境的智慧,如果能開發出來的話,那個效果非常大!」卓亞雄誠心地說。
本書採集體寫作的方式,企圖讓環境書寫的種子發芽成蔭。卓亞雄認為其出版意義在於,透過第一線環境守望者書寫下各自綿密的觀察,讓環境議題中涵蓋的多元意識得以廣泛傳播。「集結成書非常重要,因為留下紀錄,有了一個比對的基礎,才知道往後我們走得怎麼樣。」
喚醒在地支持的力量
卓亞雄認為,任何一個行動要發揮力量,不能端賴外部接收的資訊,自我覺醒才是重要的。「換句話說,怎麼保護台灣的環境?如果從國際的角度教民眾怎麼做,效果是小的,要台灣自己覺醒,有這種覺醒之後化成行動,那才有效果。希望這本書能夠找到一些在地支持的力量。」
《面對真相、即刻行動——台灣減碳紀事》採取少見的集體寫作策略,廣邀眾多跨媒體、跨單位的環境新聞寫手共同參與,提供了另一種新聞生產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