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屆卓越新聞獎頒獎典禮於20日舉行,兩年一度頒發的社會公器獎則由「環境資訊中心」獲得。圖中由左而右依序為,頒獎者富邦金控總經理龔天行、受獎者環資中心主編彭瑞祥、專案執行藍郁華,以及環境資訊協會副秘書長夏道緣。(記者宋小海攝)
記者宋小海/報導
第八屆卓越新聞獎今年首度與曾虛白先生新聞獎基金會合辦,最後定於本月20日於台北誠品信義旗艦店六樓展演廳正式揭曉。除各平面、廣播、電視新聞項目獎落各家,兩年一度頒發的社會公器獎則由「環境資訊中心」獲得。
首度與卓新獎合併辦理之「曾虛白新聞學術著作獎」,由頒給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助理教授林照真,在今年甫出版之《收視率新聞學:台灣電視新聞商品化》一書;「曾虛白先生公共服務報導獎」則由公共電視之「農村生存遊戲」系列報導脫穎而出,由李慧宜、陳添寶、葉鎮中三人共同獲獎。
置入?贊助?製作資金來源再成話題
當頒獎典禮進行「電視類」組,三立主播李天怡代表〈消失的國界』:台商拼第一〉團隊上台領取「電視類國際新聞報導獎」時,則有感而發地表示,由於去年金融風暴以降整體大環境不佳,因此製作節目必須找華航等廠商贊助。她也強調,儘管如此,〈消失的國界〉極力避免贊助商的相關資訊直接出現在新聞節目中,把守新聞專業。
接著擔任「專題新聞獎」頒獎人的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主委彭芸,上台致辭沒多久,便簡要陳述NCC禁止新聞置入性行銷的立場;新聞局長蘇俊賓頒發「每日新聞節目獎」時自嘲說,未來新聞局就要裁併,大部分業務將轉交給NCC辦理,所以頒獎致辭儘量簡短。在典禮中,受獎人與頒獎人的致辭發言,隱約可看出目前台灣當前傳媒政策的爭議點。
推動土地信託 環資中心貼近社會得公器獎
在典禮最後頒發的社會公器獎,乃每兩年頒發一次;前兩屆分別由「山城週刊」、「苦勞網」獲獎。今年被推薦共有19個新聞媒體或新聞工作者;從卓新官網之評審實錄,可看出「環境資訊中心」與「台灣立報」兩者受評審討論最為熱烈。
最後確定獲獎的環境資訊中心,正式成立自2000年,明年4月將邁入第十週年。現在該組織的架構以「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為經營主體,協調旗下「環境資訊中心」與「環境信託中心」兩大工作部門。
環境資訊協會副秘書長夏道緣指出,協會自成立以來,發送「環境資訊電子報」,並為台灣環境工作團隊與台灣民眾提供正確資訊,提倡環境意識,即為協會的核心工作;據網站資料顯示,協會之環資中心亦展開台灣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整理工作,嘗試規劃各類的環境資料庫。
環境資訊中心除了傳播環境新聞之外,更對協會之信託中心的「環境信託」、「工作假期」等環境參與工作有推廣宣傳之效。所謂環境信託,在卓新獎評審眼中,更有引領環境生態教育的作用:「它已經做到要去印尼買一萬公頃雨林,更呼籲要大家一起來買,這種沒有人要作的事情,可是它就是在作,這值得鼓勵。」
第8屆卓越新聞獎得獎名單:
社會公器獎:「環境資訊中心」。
曾虛白新聞學術著作獎:
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助理教授 林照真
《收視率新聞學:台灣電視新聞商品化》。
曾虛白先生公共服務報導獎:「農村生存遊戲」系列報導。(公共電視/李慧宜、陳添寶、葉鎮中)。
平面媒體類即時新聞獎:「煙囪裡的秘密─六輕麥寮高罹癌率大追蹤」(自由時報/劉力仁、林國賢、謝文華、王昶閔)。
平面媒體類專題新聞獎:「迢迢長照路」系列專題報導(聯合報/梁玉芳、鄭朝陽、張耀懋、劉惠敏、魏忻忻、程嘉文)。
平面媒體類國際新聞報導獎:「駛向綠色好生活」(天下雜誌/蕭富元、黃亦筠、江逸之、張漢宜、孫曉萍)。
平面媒體類新聞評論(漫畫)獎:「舉步蹣跚的『二次政黨輪替』一周年」(中國時報/夏珍)。
平面媒體類新聞攝影獎:「太扯了」(聯合報/曾學仁)。
廣播類即時新聞獎:「台灣日偏食特別報導」(警察廣播電台/趙彝民、張子榮、劉碧薇、梁瑄、鐘苑君、余國媛、徐郡秀、張涵、徐梅、宋玲、蕭文欣、傅裕傑、吳恙)。
廣播類專題新聞獎:「該『死』的一群--敲開死囚之門系列」(中央廣播電台/詹婉如)。
電視類即時新聞獎:「油走邊緣」(無線衛星電視(TVBS)/陳怡中、范文欽、古彩彥、楊茜雯、張倍綺、游皓婷、張靖玲、顏睿陞、黃建國、盧宏昌、羅樹明、廖廣賓、班瑪旺嘉、徐崑山、鄭光達)。
電視類專題新聞獎:「中台灣大事紀:濕地?失地?!」(大屯有線電視/林佳佩、林煥文、張政豐)。
電視類國際新聞報導獎:「『消失的國界』:台商拼第一」(巴西篇、捷克斯洛伐克篇)(三立電視/李天怡、劉川城、謝國安、王俊欽)。
電視類每日新聞節目獎:「Formosa News」(民間全民電視/張嘉欣)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