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政治大學新聞系於11月15、16日邀請三位普立茲新聞獎得主來台,於開設工作坊「第三代記者再思考」(Journalism3.0:Rethinking the Concept of Professionalism),與台灣傳媒工作者共論新聞事業的未來可能。第二天閉幕前論壇,議程安排三位新聞獎得主與國內六所傳播科系學生分享如何「從菜鳥記者到展翅騰飛」,《目擊者》電子報邀請其中與談學生,撰文分享這次工作坊的學習心得。
普立茲新聞獎得主工作坊於15、16兩日在台北市政治大學舉行,照片由左至右分別為Hank Klibanoff(2007普立茲歷史獎得主)、Julie Cart(2009普立茲解釋性報導獎得主)、Damon Winter(2009年普立茲新聞特寫攝影獎得主)。(記者宋小海攝)
文/ 李昀臻(世新大學新聞研究所學生,與談代表)
Hank Klibanoff的普立茲2007年歷史獎得獎著作《The Race Beat: The Press, the Civil Rights Struggle, and the Awakening of a Nation》,以調查報導的方式,勾勒著美國媒體在民權運動時期的面貌。
因為種族隔離政策,美國媒體長期合理地忽視黑人,也漠視黑人長期遭受的暴行。在對種族問題習以為常的南方媒體,黑人問題不但得不到主流媒體的關注,唯有黑人以犯罪者的身分才得以進入新聞版面,故Klibanoff這樣寫道:「媒體坐視不管,便是種族隔離政策得以成功通行的重要原因」。
Klibanoff生長在種族問題最嚴重的南方,他見證了對黑人最慘烈的迫害,也見證了黑人民權運動的掙扎與茁壯,乃至於後來全國對於種族問題的覺醒。身為南方的白人,他深深體會到廣大白人的無知如何造就了對種族問題的漠視,而他認為「漠視便是一種加害」;身為專業的記者,他批判著漠視的媒體如何加深種族問題,而覺醒的媒體又是何等地為黑人民權運動推波助瀾。於是他花了12年的時間研究調查,提筆記錄下美國這段重要的新聞史與民權運動史。
在參與座談之前,我讀著他的著作,想像著這位獲得普立茲歷史獎的資深記者,應該是個說話頗為大聲、態度頗為批判的一位前輩,而獲得這莫大殊榮,帶有一些驕傲也理所當然。然而,當我見到他本人,很訝異的,竟然是位慈祥和藹、溫文儒雅、頭髮花白的老先生。聽著他講述黑人被迫害的過去,他謙卑地與弱勢一同坐席,對遭到迫害的滿懷著悲憫之心;講到在這段歷史中媒體該扮演的、沒扮演好的角色,他又能站在一個高度,審視媒體該承擔的社會責任。
而Julie Cart獲得2009普立茲獎的作品,乃一系列針對加州野火的解釋性報導。她身為《洛杉磯時報》的環境記者,相當關注氣候變遷及其造成的災難與氣候難民問題,在座談會現場也談到許多現下的全球環境問題。很有趣地,她多次提到「不想用一堆的數字來讓我們覺得無聊」,她解釋說,關於全球氣候變遷的議題,通常會帶有很多不容易懂的科學術語和數字,讀者一定看不下去。但她認為,氣候異常的議題,並不是遙不可及高深莫測的科學問題,而是與我們的生活切身相關的糧食危機、經濟議題、與生活問題。寫環境新聞的記者,若是從這個方向切入,可以讓讀者容易閱讀,也讓環境議題更為平易近人。
談到災難新聞的報導,她認為媒體絕對不應該讓旗下的記者身處在危險之中,她的經驗分享讓我們見識到美國有規模的媒體對記者工作提供的莫大支持,如齊全的設備與充足的採訪時間,讓現場的大家頗為羨慕。但她也提到美國的報業,現在同樣也面臨著網路與科技衝擊之下的生存危機,以及媒體在維持生計與新聞品質之間的困難。但她也很樂觀地說,就算科技、網路再怎麼進步,媒介再怎麼變,如閱讀器的普及與電子紙的發明等,或許報紙這個媒介會退場,但新聞的內容是不死的,而新聞的精神也永遠不該被離棄。
在短短兩天的座談中,我在兩位資深前輩的身上,不只是看到獲得普立茲獎的殊榮及觀摩優秀的新聞著作,更是看見新聞人對新聞理想的堅持。並且,在優秀的新聞作品以先,他們,滿懷著一個關懷社會的初衷。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