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座談會與談人由左至由分別為雲林縣新聞記者協會理事長江岱錦、台灣新聞記者協會會長莊豐嘉、旗美社區大學主任張正揚、蘋果日報記者辛啟松。(記協)
文/秘書處
由台灣新聞記者協會主辦的《衝進災難第一線:談災難新聞報導與心理創傷》巡迴座談會中,記協會長莊豐嘉指出,若無良善的傳播管道,政府有再好的防災計劃、救災行動,民眾也無從得知。
《衝進災難第一線:談災難新聞報導與心理創傷》於12月11日假雲林科技大學舉行,會中除了邀請雲林縣新聞記者協會理事長、中天新聞記者江岱錦;旗美社區大學主任.莫拉克獨立新聞網合辦人之一張正揚,以及蘋果日報台南駐地記者辛啟松等人參與座談,分享採訪及傳遞災區資訊的經驗。
莊豐嘉指出,災情資訊越豐富,越能安定民心減少損失;若無良善的傳播管道,政府有再好的防災計劃、救災行動,民眾也無從得知。
因此,他認為,媒體不應只是報導災難而已,還當在政府的救災體系裡擔任適當的角色。雲林縣新聞記者協會理事長江岱錦也表示認同,他強調,「傳播」在防災、救災體系中,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
致力於災後重建資訊的旗美社大主任張正揚也以「莫拉克獨立新聞網」為例,該網站自9月29日成立以來,深入詳實報導災區新聞,有別於主流媒體在災後,不再關注的態度,更具社會意義。
蘋果日報辛啟松分享在八八水災當下的採訪經驗,對於採訪災難的心理壓力,他認為自己還能克服。台視駐雲林記者郭振益也提到10年前的九二一大地震,對許多記者而言,是一畢子難以磨滅的記憶,即使事隔多年重回...